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君 《传媒》2022,(2):50-52
游戏"身体介入影像"的特性为影视行业打开了全新的实践空间,包括技术维度的工业化理念、内容维度的游戏化美学以及市场维度的粉丝营销。但游戏与影视是不同的媒介,因此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游戏玩法破坏内容叙事、感官追求消解精神品格、市场导向限制题材类型等问题。影视业要从影视本位出发,以内容为主导,精细化运作IP,提高项目前瞻性,加强文化引导,促进影游融合类影视剧产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力维 《出版参考》2021,(5):58-60,43
影视剧带给观众直观的感受和冲击力,而图书则带给读者更丰富的内涵和想象空间.影视同期书是这两种媒介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与影视剧互相补充,形成双向的互动关系.随着国内影视行业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影视同期书的出版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品类更加多元化和受新媒体影响增大等.本文首先对影视同期书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特点,而后结合实例探讨影视同期书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出版传播提出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熊晓洁 《出版广角》2013,(10):13-15
影视图书的热销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影视与图书之间互动营销,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产业链。一系列影视同期书的热销进一步推动了出版社争相出版影视图书的热潮。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影像传播时代,影视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每一个影视剧的热播,影视图书也迎来一股出版热潮。影视图书的出版热潮既是出版行业的热门现象,各大出版社纷纷跟进,使得影视图书更加热门,同时也是大众传播的一个绝佳  相似文献   

4.
赵莹 《东南传播》2010,(8):54-56
随着中国主流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以及影视媒介的蓬勃发展,出版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寻求自身出路,出版业积极向影视媒介靠拢,影视书作为影视与出版合作的产物在出版物市场大放异彩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出版以及热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吴婧 《出版广角》2017,(24):53-55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和出版产业形态的演进,影视同期书出版进一步繁荣,但也呈现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带来不良后果.新的媒介环境中,出版企业应进行差异化运营,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影视热点,重视新媒体开发多元化选题,借助用户力量促进内容创作,构建品牌社群,实施精准营销,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萱 《采.写.编》2022,(6):133-135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及其他媒介,正在以各种方式相互渗透、融合,比如网络小说、影视同期书等。本文将通过对影视同期书的类别分析,探求其发展的特点和优势,针对市场上影视同期书的现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应对策略,从而梳理影视同期书的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7.
图书与影视之间强烈的市场共谋性,刺激了出版产业与影视产业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比9家上市出版集团公布的最新年报,分析图书出版集团的影视投资策略及其短板效应,并提出媒体融合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智媒时代构建和传播良好独特的城市形象,影视化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西安的城市形象不仅关乎城市自身发展,还直接作用于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基于对西安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现状的实证调查,结合智媒体传播规律、受众接受习惯,提出西安城市形象影视化传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进而力求...  相似文献   

9.
刘钊 《编辑学报》2017,29(6):579-582
在分析我国现有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形态特征基础上,探讨当下期刊媒体融合的发展瓶颈,以“共享、多元、开放、互动、交融”的融媒体理念重构了期刊的平台、内容、媒体形式、评议体系、功能和编辑角色等,以充分提升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环境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出版是人类选择、记录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也因此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的演进及传承、传播模式和发展路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当下,以社会学视角重新思考出版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对构成当代出版事业、产业的各种不同要素及其结构性关系进行反思,能够帮助人们推进媒体融合时代下文化与出版的互动,呈现媒介环境下出版的进路与出版文化转型的广阔图景,为阐释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出版业的盈利模式出现了单一化、线性化、边缘化和低增值化的缺陷。本文根据出版产业链在产业融合中的变化特征,提出产业链核心价值创新、产业链存量环节增值、产业链分拆与重构和产业链价值延展的盈利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出版产业政策调整、出版产业转型和出版单位创意策划能力不足三个方面回顾了出版工作室兴起的产业背景,分析了出版工作室的四项基本职能,重点论述了出版工作室发展对我国出版产业链建设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松茂 《出版科学》2007,15(4):41-43,47
产业融合导致出版业规制的边界、范围和内容出现较大变化,出版业规制权力因融合而分散.我国亟需构建基于产业融合的出版业规制体系,包括规制框架平台化、规制机制动态化和完善现有出版业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转企改制历程,探究中国出版产业当前和未来的战略形势,认为出版产业发展必须以创新和转型为动力,强化与经济、技术和市场的整合创新,进入竞合时代、再集约化和再集团化时代以及全媒体融合时代。  相似文献   

15.
白林 《出版科学》2016,24(1):34-38
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不断发展形成“大媒体产业”:传媒业内部界线模糊,外部边界不断扩大,呈现融合式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对出版业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媒介融合理论为基础,研究媒介融合对出版产业的一般影响,进而研究对出版业的生产核心——内容编辑体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时代的传统出版业:焦虑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业与网络出版、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面临挑战与机遇分析,依据媒介与图书出版的互动关系,探讨图书出版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出版业评价体系创新的五重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评价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引作用.目前,出版产业缺乏一套客观、科学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建立出版产业评价体系,需要着重考虑出版产业特性,体现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结合.本文认为:要平衡对社会与行业、使命与码洋、宏观与微观、硬性与软性、模糊与量化这五重关照,从而构建新的出版产业评价体系,实现产业评价的合理化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郝振省 《出版科学》2007,15(6):《出版科学》-5-9,12
出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要迎接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出版创新,创新是推动新闻出版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出版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在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出版业正面临重要战略转型.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出版大发展大繁荣,兴起出版发展的新高潮,正在成为出版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王丹丹 《出版科学》2011,19(5):62-65
全媒体出版是一种整合多种媒体形式对同一内容进行多媒介同步发行的全新出版理念。本文对我国如何进行全媒体出版转型作了进程、问题、全媒体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研究,意在为这样一种转型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8,16(3):9-14
分析我国出版宏观管理的现状,指出出版宏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出版宏观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