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兴东 《新闻界》2005,(5):110-111
国家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表明,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全球共识下,我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为国家建设的基本战略之一,并于2002年提出了“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3.
刘式南 《中国记者》2015,(3):100-101
对于中国藏疆地区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西方媒体一概或明言或暗示,指为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诬称因汉人政权对藏族、维吾尔族实施利益侵犯和宗教迫害而致当地人激烈反抗,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被抓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的同情。这些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报道引起包括藏族和维吾尔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概。  相似文献   

4.
5.
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需要新闻工作者有较高的个人思想道德与文化修养,需要新闻工作者走向基层接近广大群众,更需要在新闻采写中坚持新闻原则,注意新闻作品各个细节,坚持新闻职业道德与操守.作为对中国问题的中国媒体解读,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一种媒体内容和传播形式的有机统一,作品带给从业者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获奖作品中呈现出的一些必备和共有的要素是媒体从业者值得关注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新闻奖对于获奖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新闻作品报道手法也在不断地求新,从首届中国新闻奖到第17届,新闻作品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贴近受众。  相似文献   

7.
报告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寻找报告文学选题,既要朝“前”看也要向“后”看;要发掘独特视角并持续追踪,越是冷门的地方越能挖到好题材;陈年旧闻、历史典故都是呼应时代精神的题材宝库,使用得当,同样可以出彩。  相似文献   

8.
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将网络作品列入评奖范围,一直到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网络获奖作品数量连年增加。本文从分析获奖网络专题作品的特点入手,探析了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现状及网络新闻"把关人"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10.
11.
《新闻记者》2008,(6):70
首次出台违规问题惩处办法。从正在评选当中的第18届中国新闻奖开始,凡发现参评、获奖作品和相关申报材料有篡改、伪造等严重违规问题,一经核实,就取消该作品的参评资格;已获奖的要取消所获奖项,追回证书、奖杯和奖金,3年内禁止该作者、编辑和推荐单位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并将查处结果通报全国新闻界。  相似文献   

12.
13.
田伟 《视听纵横》2002,(4):19-20
2001年度中国新闻奖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之新闻节目编排、新闻现场直播复评暨年赛,5月中旬在北京举行。本人有幸担当评委。评选活动严谨有序,尘埃落定后,感触颇多,痛惜这次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捧回大奖,思绪延伸,就此对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创优搏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完之后,中国记协举办了一次较高层次的培训班,邀请一些中国新闻奖评委谈评奖感受。这样做,一则可以趁热打铁,把当年获奖新闻的缘由,给大家做个交待;二则可以让媒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见贤思齐,退而结网,有利于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下面,我就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有关情况谈点感想。  相似文献   

15.
段涵敏 《青年记者》2021,(19):34-35
如何将科学家的职业素养中最可贵的科学精神展现出来,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带到大家面前?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一等奖、湖南日报策划的"走近科学家"年度大型系列人物报道,采取在现场、讲故事的形式,用生动的事实和大量丰富的细节阐述科学家鲜为人知的事迹,展示了当代科学家的风采,彰显了创新务实的科学精神,为典型科技人物系列报道的策划采写提供了崭新样本。  相似文献   

16.
靖季  万璇  徐云 《新闻前哨》2022,(1):69-70
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科技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科技报道往往因专业性、学术性较强难以被读者接受.如何贴近受众,做令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技报道,是科技新闻能否真正发挥促进全面科技作用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载人航天报道为例,从策划、内容和形式分析报纸如何在科技报道中求新求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国新闻界和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通过对两个奖项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新闻价值取向,然而目前基于获奖作品文本的分析较少,或是时间久远,因此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0年两个奖项获奖作品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看出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论科技报道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气象,其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而考察近20年来的媒体实践,科技报道也明显地存在着一种倾向: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由此而导致的报道失范正成为它的一根“软肋”。这势必要求我们将科技报道的规范问题纳入学理的层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一、直面“轰动性”2003年6月11日,解放日报就SARS主题在其观点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整体战败”考量科学理性》的对话。对话中的主人公赵寿元是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就人…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 黄云、黄保卫报道:因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成绩突出而受到上级表彰的80848部队大学生士兵徐海波、曾建红,近日喜获部队拨给的3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党委给科技练兵典型搭“高台”的举措,在部队上下产生强烈反响。徐海波和曾建红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士兵。去年,他俩密切配合、共同研制开发了“某型导弹测试模拟训练系统”和“某型导弹引控模拟训练系统”,并在去年二炮军事工作会议上演示获得成功。为鼓励他俩继续攀登科研高峰,3月中旬,该部党委研究决定,为他两人拔出专项经费30万元,用于软件开发及购买科研设备和资料。同时作出规定:今后凡是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成绩卓著者,经党委研究,均可获得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