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比喻(下)     
<正> 把作比和被比事物联系起来构成比喻辞格,有各种表达方法。《修辞学发凡》根据不同的表达方法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以后讲比喻的,大都沿用了这种分法。但是,事实上这三种表达方法远不能概括现代汉语比喻辞格的种种表达方法。于是,有人想出来一些弥补办法。例如曹毓生《现代汉语修辞基础知识》就在“比喻的基本格式”(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之外还列有“比喻格式的变化”——包括“紧缩”和“扩大”的格式。这是看出了矛盾,但未找到妥善解决矛盾的办法的具体反映。实际上它并没有摆脱《修辞学发凡》定下的框框。  相似文献   

2.
一、相似点在比喻结构中的重要性 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对比喻的研究,系统而具有开创性,其比喻理论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恐怕要数如下两点: 1、譬喻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划分法已成为传统分类法,六十年来的修辞学著作大都沿用。 2、提出了比喻的“三个要素”和“三个成分”。比喻的三类划分的成功,基于此。《发凡》指出:“这格(指比喻)的成立,实际上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个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1998年5期张国义《明喻、隐喻和借代》中说,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关于明喻和隐喻的界说不对。其实该教参是采用比喻的另一分类方法。传统的比喻分类沿用的是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的分类方法,根据正文(本体)、譬喻(喻体)和譬喻词语(比喻词)的异同及隐现分成三类:明喻、隐喻和借喻。《发凡》上说: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隐喻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比喻的分类,人们大多从构成成人的角度予以考虑,陈望道先生就此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而从认知的角度,以“具体和抽象”,“已知和未知”为轴,可以将比喻分为8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汉语辞格中古老的人家族。《诗经》中“赋、比、兴”的“比”,就是比喻家族的远祖。随着汉语的发展,比喻的子孙繁衍成林。宋代的陈骙,在《文则》中把比喻分成十类: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但划分嫌杂乱且有重复。到了近代,陈望道先生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开始注重于比喻的结构。在前人的基础上,濮侃在《辞格比较》(下称《比较》)一书中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引喻、反喻、曲喻、较喻、潜喻九种。划分之详细,阐  相似文献   

6.
按照修辞学理论关于比喻类型的结构特点的论述,把比喻型成语分为明喻类、暗喻类和借喻类三大类别,从修辞角度对其结构、语义和表达分别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化阐发.  相似文献   

7.
比喻中除了有明喻、暗喻、借喻,还有多种变化形式,本文通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精品《绿》作一些介绍。一、缩喻喻体与本体直接结合成定语 中心语的偏正短语(不用比喻词),叫“缩喻”。例如:“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  相似文献   

8.
谈谈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比喻是选用事物的相似点(喻体)形象生动说明、描述本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常见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明显地以喻体说明、描叙本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格。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它的表达形式是“甲像乙”。明喻中间常用...  相似文献   

9.
读了八九年二~三期“修辞新探”栏目中刊登的新疆孙光贵同志《谈比喻的分类》一文后,令人神驰。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精辟地分析了我国修辞学者对比喻分类所存在的繁芜性,并将比喻修辞囊插为明喻、暗喻、连喻、直喻、借喻五大类,还为其拟表说明,增强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透明度,这很有利于教者与学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庄子》比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篇章层面,而从词句层面研究《庄子》比喻也甚为重要。为了比喻描写的系统性,根据比喻句中本体、喻体以及喻词的关系,《庄子》所有词句层面的比喻均可归入明喻、暗喻、借喻和潜喻这四种基本类型之中,而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又根据喻词的不同、喻体的特点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若干下位类型。由此观之,《庄子》词句层面的比喻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体系,且比喻格式也大体定型,基本暗合了现代词句比喻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我国现代词句比喻理论与实践的源头之一。《庄子》词句层面的比喻还形成了大量的成语,其比喻喻体也体现了较多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比喻是用打比方的办法来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运用它,能收到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语言效果,这在谚语中的作用尤其突出。 谚语中常用的比喻手法,一般来说,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一、明喻: 明喻是一种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常用“象”、“如同”、“犹如”、“有如”、“似”、“似的”等比喻词连接。例如:“道上行人口似碑”(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一折),“救麦如救火”(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树艺·谷部下》),“伴君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修辞学者对比喻的分类从来就存在着缺陷。缺陷之一,在于分得不够、无法概括比喻实际存在的形式;缺陷之二,即是分类太多太乱,交叉重叠,缺乏科学性。比如,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五篇‘积极修辞”的“譬喻”一节,按正文(本体)、譬喻(喻体)及譬喻语词(比喻词)三个成份的不同情况,将比喻辞格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式。这种分类方法,为后来的修辞学者沿用下来。但是,这种分类法有明显的缺陷,它囊括不了比喻这一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3.
明喻、暗喻和借喻这三种基本喻格,在应用中不断地扩张或紧缩。扩张,便于从不同角度显示相似点,由常用单句成了复句、语段甚至段落篇章,并衍化出众多的比喻形式。紧缩,为求用语精炼简便,明喻、暗喻由句子紧缩为比喻词组,有些还沉淀浓缩为比喻义合成词,借喻是复杂词...  相似文献   

14.
修辞王国有个比喻家族。人们习惯上将“像”、“好像”、“仿佛”、“像……一样(似的)”等比喻词当作他们的标志。比喻家族有兄弟三人——明喻、暗喻、借喻,他们性格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法,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喻词都齐全的,比如甲像乙;暗喻喻词是是、为,比如你是红花,我是绿叶。借喻则是本体、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比喻的事物即喻体。比如下面故事里的这副对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日语的比喻分为「直喩、隐喩、換喩、提喩」四种。本文对汉语的"明喻"与日语的「直喩」、汉语的"暗喻"与日语的「隐喩」、汉语的"借喻"与日语的「換喩「」提喩」用法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希望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的比喻时能够注意到这些不同,正确地使用日语的比喻。  相似文献   

17.
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形式。暗喻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一般用“是、成为、形成、化作”等。暗喻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可以不出现喻词,变成一种“附加式”,本体作修饰语,喻体作中心词,或者相反。二者组成修饰、被修饰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何晓青 《文教资料》2013,(26):10-11
《礼记》的论者成功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借助比喻化陌生为熟悉的功效,将抽象的礼学道理表达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本文从《礼记》比喻表现形式进行初步探讨,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再对每一类分别从本体、喻体、喻词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比,现代修辞学列为比喻和比拟两种辞格,古代《诗经》学则统称为“比”。《诗经》三百零五篇中的比,一种是纯乎比体的诗,只有《硕鼠》、《鸱号鸟》、《螽斯》、《鹤鸣》数篇;一种是为起修辞作用而在赋句和兴句中用比喻,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诗经》各篇中运用的比喻,有明喻、隐喻、借喻。(一)明喻。明喻,即孔颖达疏引郑司农语:“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者,皆比辞也。”凡有喻词的比喻句都是明喻。《卫风·硕人》描绘贵妇人庄姜的美貌,因其描写的成功,被后人称为“美人赋”。其中接连用了五个比喻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相似文献   

20.
张静先生主张借喻借代合并,借喻并为借代的一个小类,称作“喻代”。“借喻无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符合借代的特点,不应该算比喻的一种,而应该划归借代”;“明喻、暗喻跟借代的界限很清楚,但借喻跟借代有什么区别,就很难分清了”,这是张先生主张借喻借代合并的两点理由。我们认为:借喻和借代在形式上很相象,但内容不尽相同。借喻跟借代都有甲(本体)和乙(喻体或借体)两部分,且都是以乙代甲,乙出现而甲不出现。但是,借喻甲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