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教师教育重点是教师个性化自主发展。实现自主发展要求教师教育从注重宏观培训到微观研修的转变、从关注学分考核到关注学力评价的转变、从重视活动形式到重视教育内涵的转变。为此,我们通过优化环境、激发潜能、关注内涵等策略建构教师自主发展的个性化研修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查中职教师培训中的几个问题,以"知识管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中职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索了中职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两种途径—建立"青蓝工程导师制"和实行"科研化"校本培训,提出了"青蓝工程导师制"的策略和"科研化"校本培训策略。利用校内培训、校际交流、自主发展的培训方法,实现教师从被动成长到渴望成长最后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培训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在其内涵上凸现出政策性要求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培训形式与内容、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师培训实践、教师培训质与量、师资匮乏与教师培训基数大等方面的矛盾。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过分依附于教师需求,不过分拘泥于形式,不过分追求政策规定任务量的实现等原则,通过合理确定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有效整合优质教师培训资源等策略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研究》2018,(2):16-20
需求供给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评估模式主张以组织和参与者的需求满足度作为判断教师教学发展项目成效的主要依据,并以此通过供给调整来改进和提高需求满足度。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设计应该从探寻教师需求入手,依次经历组织需求序列化、确认项目需求、确立项目目标、项目评价方案预设、项目方案规划、项目实施以及建立项目资源保障支持体系和数据(或信息)收集支持系统。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创新的要义在于要求供给方通过强化项目设计能力,灵活运用各类资源特别是培训师等高关联度人力资源,及时有效引导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并逐渐解决"不培训不行,培训后也没用"和"培训就是负担"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林伟 《广东教育》2015,(3):53-54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努力践行"以人为本,成长为先,追求卓越"的理念,积极实施"四轮驱动"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快速的提升,成效显著。一、目标驱动,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潜意识"教师成长,目标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南针"。学校制订实施了《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书》,对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不同层面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以《教师年度发展计划书》为载  相似文献   

6.
"教育心理联盟"是广州市天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心育教师培训过程中构建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目标策略、模式策略和活动策略指引下,"教育心理联盟"以搭建平台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引导心育教师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把个体的成长融入到团队的成长中。心育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探索规律的同时,思考吸收心理学科发展成果、立足本区实际找准定位和设法促进联盟个体成长等问题,有助于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特岗教师是"特岗计划"的主体,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是受着与非特岗教师不一样待遇,面临许多专业发展问题,有强烈专业发展需求的农村初任教师。作为初任教师的特岗教师有教学和心理两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增强特岗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可以满足特岗教师这两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从而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科研素养是指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在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既是目标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具有差异化和多变特征,因此,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既要体现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又要能满足教师内在价值和潜能实现的本性,遵循的是"自我导向性学习"和"用以致学"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风起云涌,教师为了"学分"跟着培训走,缺乏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和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和实践。究其原因是,这种常态培训流于一种形式,没有从教师需求和个体情况出发,缺乏真正过程性的培训和指导,教师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缺失,专业成长停滞不前。本文从多维培训模式入手辅以多元发展评价进行探索实践,注重培训的过程,让教师从培训到实践操练到再调整改善等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真正实现培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教师培训在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的"由量到量质并重"转型提升之经验,以宁波市为例提出:在教师培训理念上,要建构"服务型教师培训"体系,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致力于教师"追求卓越"的努力;在培训内容上,基于"4X·双核"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设计课程,兼顾教师培训需求;在培训方式上,通过"百名名师"的专业引领,"千名骨干"的积极跟进,"万名教师"的全员参与,最终实现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的"学导共进范式"。上述经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自主选学培训是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丰富教师培训形式、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动机和提高培训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针对传统培训的弊端,自主选学培训可以推动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解决教师培训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双轮驱动"的教师培训模式分别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键要素进行设计,建立起内在的联动机制,体现了自主选学培训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可资借鉴的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12.
教师培训成为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探索一种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培训效果、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我们以教师培训的诸多问题为逻辑起点,以"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和承办的各类委托培训为契机,以"缄默知识"理论、"泰勒课程模式"、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础,不断转变培训观念,破解教师培训转型的有效策略,探索出适合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实践性教师培训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丁勇慧 《教书育人》2013,(14):32-34
(接上期)三、创新有效载体,涵养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精髓,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我们利用学校有效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以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为主体,创新练兵载体,扎实教师基本功,通过"三格工程""一课三摩"研修策略、"全景式"培训链等载体有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基于《专业标准》的教师培训,其价值取向在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其目标追求是教师学习文化的建立,培训内容应以师为本,培训方式注重教师的参与和体验。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抓住"国培计划"重大机遇,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全面实施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把握教师真实需求、创新脱产研修模式、转型实践培训方式、健全自主参与机制、改进培训管理方式等六项改革,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培训改革的综合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草根化教师校本培训基于学校资源及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扎根课堂,以丰富的科研形式与成果,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以往单一的依赖校外专家培训学习,到校内教师自主发展、自我锤炼、常态化培训学习,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入职初期的培训是新教师能否适应、融入教育教学从而缩短成长周期、快速站稳讲台的关键,也是新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着眼教育发展需要与教师成长需求,坚持科学规划,优化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探索全景式研修、抱团式研修、嵌入式研修的培训策略,引领新教师自主发展,实现教师从自然成长到自觉成长的初步跨越,为教师快速成长赋能。  相似文献   

18.
遵循成人教育一般规律,把握专业教师培训需求,是网络培训课程设计的基础。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培训课程应按照"理解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职业技能—落实行动研修"的设计思路以及"模块—专题—话题"的设计框架,系统设计培训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要结合中职教师日常教学,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以及多样化信息资源设计,培养教师学员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竞争的日渐激烈,学校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把教师培训当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手段.然而,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从"教师培训"到"教师继续教育",教师都没有摆脱被动的身份,主动选择的余地太小,始终处于被支配的从属地位.要实现教师发展,教师必须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由"他主"变成"自主",...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性教育理念引领下,幼儿园要切实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与自主发展的合理需求,努力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专业支持,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成长,以教师自主发展来实现幼儿自主发展。一、注重营造人文环境,激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依托发展性教育理念,教师内在动力是其自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自主成长"的身心支持性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