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娟 《早期教育》2003,(9):12-12
在改革的大潮中,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许多幼儿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不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幼儿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有意无意地在其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并最终对幼儿人格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有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幼儿教师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施小蓉 《职教论坛》2002,(24):58-59
大中专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许多人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和困惑中,有的甚至表现出激烈的或异常的行为和心理疾病。因此,了解大中专生的心理挫折及其调适方法,对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一、大中专生的心理挫折主要表现形式1.环境变异挫伤。由中学生到大中专生,是一个人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但入学后不少的大中专生心理呈现“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我封闭”等心理特征。面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变化,很容易产生不…  相似文献   

3.
董秀玲 《教育艺术》2006,(6):74-75,68
人际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功效。如果一个人在认知、情感以及性格方面都存在障碍,这必然会给他的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试论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不良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心理障碍的症状主要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的不安感和无法入睡等。 一、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 1.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与教师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目前,在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很严重,上级主管部门用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用升学率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晋级、奖金、评优和职称评定自然与升学率挂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教师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综观国内师资现状,不得不承认,教师素质不高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70.71%、49.15%、88.72%、96.81%。这与小学教师专科化,初、高中教师本科化(部分高中教师研究生化)的新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一些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些教师为此产生  相似文献   

6.
7.
1.学生情况。王某,独生子,16岁。个头高,身体壮。头脑聪明,性格直爽。容易冲动,很讲义气。父母对王某很疼爱,虽然家庭并不宽裕,但一直努力满足儿子的各种生活要求:穿要名牌,吃要美味,玩要新潮。  相似文献   

8.
苏红梅 《考试周刊》2011,(47):217-217
目前中职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保持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中职学生乃至对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心理调适的基本内涵出发,着重探讨了中职学生心理调适在中职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并针对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只有教给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学生的情绪就不会有问题,心理就会健康。中小学的多门课程都可以做好这一工作,语文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课时最多,语文教师当然首要任务是要通过引导语文学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情感,但它同时还可渗透德育,渗透心理教育,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从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能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我仅就听《狱中联欢》这一课为例,谈几位教师是如何利用课文渗透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固有的潜能的外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人先天的潜能状况 ,而是人外化潜能的技巧。而心理调适则是潜能外化的准备阶段 ,关系到个体能否进入外化氛围 ,能否进行高质量的潜能外化。笔者根据自身教育实践及理化研究 ,总结了如下几种调适方法。1 心向法 ,即教师根据一定教育目标的要求 ,通过设定学生能力范围内的目标 ,并引导学生达到目标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 ,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 ,即教师教给学生的任务或设立的目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即可达成的。(2)吸引性原则 ,即教…  相似文献   

11.
钟坚 《广西教育》2013,(2):64-6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善于调适学生心理。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活动,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教师互动,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现就语文教学如何调适学生心理这个问题,笔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入学起点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在自我定位、学习方式、个人发展等方面出现一些心理适应问题,了解这些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及其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分析了高职院校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进行有效疏导和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受教育者心智的影响,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职业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推进.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教师是高压力、高应激群体,具有诸多引发心理问题的诱因.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负面效应具有差异性和与其他职业群体的不可比拟性;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成长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追求主要表现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人文教育促使其全面发展。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关心、关怀、关注角度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找到心理调适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初期 ,其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 ,在实验课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个性心理品质 ,如恐惧、紧张、依赖和模糊等 ,严重地阻碍了教学实践环节 ,影响了教学效果。实验指导教师必须正视和了解大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心理行为 ,并采取相应措施克服他们的消极心理因素 ,使其心理状况与专业水平同时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不仅与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有关,而且涉及到人的动机、情绪、态度、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因此,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不仅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偶然的、暂时的消极情绪并不会影响心理健康,若持续时间过长或产生变态情绪,就会对心理健康构成威胁。研究证明,长期情绪困扰会导致焦虑、抑郁,进而引起偏头痛、胃溃疡等身心疾病。从当前在中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异常和行为问题看。无论是过度焦虑、抑郁、厌学、早恋、恐惧、敌对。还是自卑、嫉妒、人际关系障碍、悲观厌世、轻生自杀。原因固然很多。但消级情绪是其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自我心理的调适,实际上是体现了个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心理过程。以职业中学的学生为例,一方面,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比较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自我表现范畴迁移,体现出思维活跃,行为自由,情感需要强烈,  相似文献   

20.
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的障碍和恋爱认知偏差方面,如何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呢?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笊以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作用,指导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摆正爱情的位置,开展多方位教育,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有助于女大学生心理调适和健康心理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