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405年的7月11日,伟大的航 海家郑和在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 595年后的这一天,2000年7月11日,“中国新闻百佳”、“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湖北《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专程赶到当年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搭乘“崇明3号”车客渡轮,开始踏上“重走郑和路”的万里征程。出行前夕,太仓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与范春歌在太仓郑和纪念馆作了一次关于重走郑和路的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你介绍一下这次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情况? 范春歌(以下简称范):今天是郑和当年(1405年)启…  相似文献   

2.
太仓近举行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第三届中国太仓郑和航海节各项活动。太仓档案人不辱使命,积极投身到航海节活动中做好档案业务指导,拍摄各类珍贵照片,征集整个活动的全部资料,提前介入.为筹办工作当好助手参谋。  相似文献   

3.
郑和使东洋     
郑和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明代大航海家,他率领规模庞大的舟师船队不远万里,创造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如今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了。在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前一年,这位伟大航海家还有过一次出使东洋日本的经历。“东洋”和“西洋”是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根据香港学者陈存仁的研究,明朝以京城为中心,在京城之东的海洋为东洋,京城之西的海洋称西洋。日本属东洋,所以此次郑和出使日本没有被列入下西洋的范围,从而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公元1405年,明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一支由200余艘船舶、2万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舰队,开始了七下西洋的壮举。可惜的是,关于郑和的公务档案已在明朝万历年间毁于兵部尚书刘大夏之手,郑和所乘“宝船”的真实面目后来变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5.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中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标志性事件。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而且也是世界航海史上气势恢弘的创举。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的崛起,郑和下西洋引起世人极大关注。在2000年美国《生活周刊》举办的一次评选千年全球百位名人活动中,郑和在入选的6位中国人中居于首位。但令人惋惜的是,如今详细记载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全过程的航海档案资  相似文献   

6.
张群 《档案与建设》2005,(2):24-25,50
2005年,是世界级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这项纪念活动,作出“开展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的决定,并确定“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活动主题。2004年5月,“郑和文化论坛”在南京举行。中央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与郑和相关的地方云南晋宁、江苏太仓、福建长乐的代表,海军“郑和”舰代表,  相似文献   

7.
张会超 《档案与建设》2005,(4):47-49,40
郑和原名马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世称“三保(宝)太监”,是举世闻名的大航海家。他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与副使王景弘等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这一盛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辉煌壮举。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界纷纷开展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其中有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郑和航海图的问题。笔者不揣孤陋,试对郑和航海图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新上海档案》2006,(12):26-27
王景高在2006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发表的《试论我国档案的厄运》(续一)一文中介绍了这三次劫难。一次是所谓“八千麻袋事件”,一次是甲骨档案散失,一次是“敦煌石室遗书之劫”。  相似文献   

9.
阿昆 《北京档案》2005,(8):42-42
编辑本期稿件,时值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但天热不及档案人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的探讨热。大家从《北京档案史料》(下称《史料》)是否能成为区县编研的样板说起,谈到区县档案编研科的定位,继而提出招募档案编研志愿的设想,您认为这是一条新思路,还是一些档案人(包括阿昆)热昏了头在说胡话?请抓紧发表意见。一旦对本辩题再无新的见解,便转入下一辩题“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 。  相似文献   

10.
“云帆万里照重洋”7月6日,一位外国游客在参观郑和下西洋船模。当日,“云帆万里照重洋——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通过80余件(组)实物和190余幅图片展示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5,(4)
江苏太仓是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8月,太仓市人民政府与香港凤凰卫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举行了“凤凰号下西洋”电视行动。在长达一年时间里,太仓广播电视总台与香港凤凰卫视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外宣传合作,进行了两次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系列报道“踏寻郑和在非洲的足迹”和“非洲寻访郑和遗迹”在《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以12篇和20篇的数量连载,得到海内外读者的普遍肯定和认可。除人民网转发外,国内不少报刊也纷纷转载了这组报道,使之影响进一步扩大。回想起这组  相似文献   

13.
<正>(上接第9期第45页)郑和七下西洋扬国威名垂青史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以军事组织形式进行编队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就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第七期《新上海档案》载李文鹏“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文(下称李文),该文在“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之四“发表与存档的关系”中,提出“我们搞口述档案,不能以发表为目的,但要以能够公开发表为质量要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撰文与作者商榷,并求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界有些人对“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继续存在和使用持否定态度分,其原因是二:(1)改革开放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所有制成分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原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之外,出现了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档案的所有权随着所有制的变化而变化;(2)1987年我国颁布的《档案法》已停止使用“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改用“国家所有的档案”,“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档案”的提法。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称霸海上”,好一个令人心荡神驰的书名,它在我们的心底唤起了怎样的一种波澜? 美国学者李露晔女士所著此书,以生花妙笔,讲述了明代大宦官郑和七下西洋的壮阔伟业,对中国浩瀚历史上这段生气蓬勃的时代,投注以前所未有的眼光。 郑和指挥的庞大船队,远在哥伦布之前百年,即  相似文献   

17.
公元1405年7月 11日,民族英雄郑和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595年后的这一天,全国“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也从刘家港出发,踏上重走郑和路的万里征程。在范春歌波澜壮阔的新闻之旅上,这次行程格外引人注目,也格外艰辛,但却为确立范春歌在当代新闻界的影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报社出了个大记者 第一次见到范春歌的时候,是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学术论坛上,范春歌那时刚从郑和下西洋之路归来,带着一身的仆仆风尘,嗓音疲惫中略带着一丝沙哑。面对新闻专业…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迎接“风凰”号单桅帆船胜利到达蒙巴萨,探寻郑和航海足迹,近日太仓市人民政府率团前往肯尼亚,参加“凤凰”号下西洋成功到达终点庆祝活动,档案局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并征集到一些宝贵资料和照片。该局在肯尼亚不仅征集到“凤凰”号到达终点、海滩欢迎仪式、文艺晚会、勇士访谈等珍贵资料和照片,还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目睹了郑和航海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档案的管理者和利用者对档案分类的认识是不相同的。就是这种“类”的概念以及档案利用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规定“类”的理解,还引起了官司。这起官司发生在江苏省某市,利用者一方与当地的档案局馆关于档案的分类有很对立的冲突。这起案件的情况是在国家档案局2001年8月召开的“全国档案行政执法案例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上公开的。它涉及馆藏档案分类的部分是:2000年11月6日,陈某某第三次来到档案馆,向查档接待人员说道:我已经研究过《档案法》了,我要查的文件属于经济类档案,按《档案法…  相似文献   

20.
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激动人心的八天之行,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在历史的一瞬间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定格在两岸关系的发展史册上。这是人们期待着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历史性的握手,如记者给予的高度评价:“登上了50多年两岸交流的高峰”。在这样重大的受人关注的国共两党活动中,档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档案记录了连战与大陆的亲情、友情、爱国之情,档案证明了他的根在中国;档案记载了连战在“母校”再续亲情;档案留住了连战谒拜中山陵的“感念之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