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拟从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互动的角度考察妈祖神话演化过程隐喻的历史,认为妈祖神话演化的过程其实反映的是海洋经济化在农业经济化的夹缝中生存变异的命运,是古代福建地方社会与国家力量斗争妥协历史的展演。这种不断的互动和交换使妈祖信仰的解释以及妈祖的象征意义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造成了妈祖信仰二元一体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妈祖信仰文化社会功能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妈祖信仰与其他信仰相比具有本身的特质。在千年历史的传承和变异中,妈祖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不断得以分化和演进。文章在分析妈祖信仰文化原始功用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角度剖析了其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作用,这对正确看待妈祖信仰、发挥妈祖信仰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妈祖信仰传播香港地区的历史,分析由于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使香港地区的妈祖信仰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认为香港妈祖信仰具有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心理调节、社会交往与文化传承以及其他一些综合性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其影响不可忽视.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封建社会、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这四个时期湄洲岛上发生的妈祖信仰事件,以官方与民间两个主体的互动为主线来揭示,由妈祖信仰的“兴起——断裂——复兴——合法化”四个发展过程所反映的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唐宋莆田南北洋开发的历史过程,宋代木兰陂建成后,莆田南北洋大开发完全改变了莆田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农业一岁三熟,科举文教大兴,不仅为妈祖信仰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文化支撑和宗教土壤,而且直接促成宋代妈祖信仰的快速传播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6.
《莆田学院学报》2017,(3):19-23
概述闽南妈祖信仰与民俗文化在不同的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闽南妈祖信仰的复兴经历了从"迷信"到"传统文化"的转变,而后成为文化资本与多方利益参与的平台,最后经历自身的调适而呈现出经济与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妈祖信仰在向海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扩大了其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特征。认为妈祖信仰复兴背后的历程与逻辑给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复兴研究带来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海南妈祖,自宋元时期传入,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妈祖信仰之所以能够在海南兴起、扎根、发展以致对外传播与海南独特的海洋环境密不可分。以海南妈祖信仰为考察对象,既有助于了解妈祖文化在海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也有助于了解海南社会中的海洋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8.
妈祖信仰形成了大量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妈祖造像。这些造像,系统地展示了妈祖形象变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溶入了各时代人们对妈祖形象的理解,是造像师们的审美心态和时代审美倾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秉承了中国传统神像造型艺术传统,同时记录了妈祖的造型演变和民众的文化审美理念,成为妈祖信仰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文化资产。从妈祖造像语言的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国民间造神的演变过程;从妈祖造像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中国神像造像美学意涵的广大精微。  相似文献   

9.
姜琨 《华章》2011,(11)
妈祖信仰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妈祖作为航海保护神的影响已经大为减弱.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受不同时期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妈祖信仰也根据信众各自的不同心理需要扩大或转变神职功能,由海神转化为可以求福消灾的万能神,这也是妈祖信仰之所以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妈祖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7,(1):14-19
借用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沃森提出的"神的标准化"概念,剖析妈祖信仰兴起与国家政权之关系,列举妈祖神像、称呼、仪式、信仰功能等在地化现象,认为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推动和风俗文化助力是妈祖信仰在地化的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平。本文从诚实信用原则在伊斯兰文化中的内涵及体现、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学中的理论基础、伊斯兰文化与民法学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共性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伊斯兰文化中诚实信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侗族信仰与祭祀文化是侗族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侗族信仰与祭祀文化在侗族社会与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文化内涵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仍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非宗教运动对洹河流域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非宗教运动作为一次思想文化革命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能长久。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低俗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民间信仰在传统社会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将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同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力量主要是道德诚信和信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权力寻租、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问题,亟需作出回应。道德诚信体系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解决"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法宝,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社会发展形态的统一体中具有自身独立特点,与以往社会和未来社会有着必然联系和差异的社会发展阶段。由经济差异导致社会文化领域的差异,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等思维方式存在着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和谐进步有著极大影响。因而,提出构建主导文化,调整文化产业布局,推进文化民主等构建和谐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富足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安乐,反而加剧了人们的困惑失落。当我们反思这个现状的时候,发现心灵的失落与信仰的缺失有关,因为信仰能够带给人们精神的引领。关注社会转型期信仰的构建维度,对中国信仰缺失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如何建立真正融入我们灵魂的现代价值系统,成为全民族的内在精神力量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伦理思想中,对诚信伦理高度重视,强调由诚生信,由信显诚。诚信不但是个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也是统治者立身行政的政治要求。在现代社会倡导信用系统建立建设的同时,弘扬儒家自明自律的诚信伦理思想,两者相得益彰。这对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在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社会评价体系的欠缺、教育实践的偏差、大学生个人主体性意识的弱化等原因,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诚信教育功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凸显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功能的延伸、经济发展的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规划师、建筑师所重视。中国城市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吸收和继承优秀的城市文化传统,并不断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20.
评剧是冀东地区的重要曲艺形式,为“冀东三支花”之一,代表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它诞生于民间,逐步为主流社会所接纳,历经了从俗到雅的过程.其间,雅、俗文化之间互动融合,优秀的艺人起了桥梁作用.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框架为研究雅、俗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利于我们从宏观文化层面审视冀东评剧的产生,但是雷德菲尔德过于重视大传统对小传统的影响,认为乡野文化这种小传统终将被都市文化这种大传统同化的观点有失偏颇,冀东评剧产生的历程就恰恰证明了小传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