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围棋有“三手”——本手、俗手、妙手。本手是指基础的正统下法,俗手是看似合理实则有损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之举。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后,才能避免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而这也恰合我们的学习之道。以本手为基,方能避俗手之劣。学习上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蕴含的正是这个道理。历史上、现实中因为不以本手为基而终沦俗手的例子比比皆是:仲永从父之志,只追求少时的妙手扬名,  相似文献   

2.
<正>“本手、妙手、俗手”围棋三法,“本手”合乎棋理,“妙手”出人意料,“俗手”通常受损。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若忽视本手则难免出俗手。这一道理不仅是学棋的准则,亦是青年为人处世之道。初学者应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新时代青年立身处世亦是如此。打好基础,不急不躁,厚积薄发,才能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齐白石磨炼心性专画技,大器晚成成画圣;史铁生十年磨一剑,脚踏实地登峰顶;  相似文献   

3.
<正>围棋中“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术语的内涵与联系,启示着围棋棋手以本手为基,再创妙手,更启示着当代青少年应打好基础,再求深造。本手是妙手的基础,打好基础是我们行万事之前提。本手即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对于围棋手而言,本手是“万变中的不变”,是最基础的下法,初学者都应从本手学起,方能习得围棋本真。而对于其他方面不也是如此?“下足笨功夫,才有真功夫。”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根本,原理是基础,只有熟悉原理,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作文围绕了围棋的“三手”展开: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要从本手开始,本手是基础,只有把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才会有创造,才能下出妙手,如果不扎实基础一味追求妙手,往往得不偿失,下出俗手.解数学题,就如同下一盘棋,同样需要扎实本手功夫,打好基础知识,才能融汇贯通,提升能力,下出妙手.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语文新高考Ⅰ卷以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为作文题目,其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笔者由此想到,在数学的解题教学过程中,不也会经常遇到的正规解法、精妙解法、以及貌似合理却错误的解法吗?笔者便从“本手、俗手、妙手”三个角度分别入手,来探究一道对称双变量条件最值问题,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正如一张偌大的棋盘,走每一步也即着每一粒子,着棋想制胜,往往需要夯实基础,以顾全大局的本手为主,脚踏实地,避免俗手,同时发挥想象力,敢于创造妙手,从而稳中求胜并胜得漂亮。围棋如此,人生亦是如此。青年想成为栋梁之材,走向胜利,也需脚踏实地,下好“本手”,避免“俗手”,更思“妙手”。  相似文献   

7.
<正>围棋盘里,纵横之间,黑白博弈,本手合乎棋理,妙手出人意料,俗手貌似合理,从全局看实则会受损。在这“本、妙、俗”之间,我们可借棋领悟世间之理:行事当重基础,于基础之上拔高创造。真正的棋艺大师,“本手”功夫往往相当扎实,这启示我们:欲有所成,必先筑稳根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如老子所言,万事万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扎根基础,从零开始,自点滴出发,拥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生长拔高。全红婵书写奥运奇迹,  相似文献   

8.
李立 《中学时代》2022,(12):45-47
<正>[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人生途旅,一步一趋相结合,似棋局一手。或出本手,合乎棋理;或出妙手,出人意料;或出俗手,损己不知。放眼全局,须固本手以强基,方得行稳致远,又或妙手生花。稳住本心,不冒进,恒抓本手,力求成功。为了坚守那个“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张桂梅驻扎深山执教二十年,为迷途中的山区女孩拨开迷雾,助她们走上更加明朗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  相似文献   

11.
张善存 《读写月报》2022,(28):38-40
<正>(一)以本手为基,创妙手之绩山东一考生就围棋而言,初学者首先应练就扎实的本手功夫,如此才能提升棋力,进而出现妙手。倘盲目追求妙手,则只会落得俗手频出。对于个人、社会、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而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又有谁不是初学者?故吾辈青年当以本手为基,进而创妙手之绩。青年以本手为基,就要在方方面面注重基础,以“抓铁有痕”的姿态稳步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如棋,落子有法,行事有道,治国有方。踏实做好每一步,方为本手;化本手而用,便谓妙手;引本手而不精,便为俗手。在这盘棋局中,需重视本手,才可能避开俗手,成就妙手。以本手为基,真抓实干显本领。初学棋者,按固有方法下棋,则棋出有数,如水入万渠,各显神通,便如书圣王羲之,十年洗砚池边树,墨染成缸尽难数,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的新高考Ⅰ卷的语文试卷作文部分向我们科普了围棋中的三个术语: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棋道,蕴含万般变化,万般计算,如人生之道,亦如解题之道.本文从棋道的“本手”与“妙手”两方面对2022年新高考Ⅰ卷数学试题第12题的求解进行探析,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4.
“俗手、本手、妙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意在说明不同境界的棋艺。同样,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不同的层级梯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的文化内涵。根据数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可以尝试在认识结构中创新方法、在明晰关系中创新方法、在实施控制中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重视学科一般性概念原理掌握的“本手”甚至“模板化”教学的“俗手”,仍是当前高中区域认知教学的主要方法。分析2022年高考广东卷地理试题,认为“因应境脉增加区域认知的深度、运用证据思维增强逻辑推理能力、架桥类比助力区域认知问题解决,以及借助思维技能将认知过程可视化”,可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将“本手”变“妙手”的区域认知深度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可视化教学,可以实现“本手”向“妙手”的转化。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典型的司法案例创设可视化教学情境、设计序列化活动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案例中分析思考、在交流中理解感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思政课教学从“本手”向“妙手”转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走进了素养培育的新阶段,探索和建立素养导向的学业水平评价成为考试命题改革的关键内容。选择题作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主要题型,具有显著的特征,在科学测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题命制中存在“本手”“妙手”“俗手”“臭手”等情况,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探索素养立意下选择题命制基本要求,有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命制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池赛霞 《求学》2023,(3):64-67
<正>2022年高考,三元关系作文成为大热点。三元关系作文,指的是作文题材料中由三个重点词语或短语组合而成的作文形式。比如,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新高考II卷“选择·创造·未来”,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浙江卷“平台、人才、创新”。这类作文题思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9.
<正>“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无论是黑白纹枰论道,还是人世无字棋博弈,唯有立根本手,做实棋势,方可赢取妙手,规避俗手。步入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中,当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伸向天际之时,更应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汲取养料,将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注入现代社会之中,以期务本培元拓大道,守正创新铸辉煌。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好故事”作文题让考生感到意外又轻松。意外是因为前两年的新课标Ⅰ卷作文“强弱之变”与“本手·妙手·俗手”都是多元关系型作文题,所以2023年备考期,考生们训练了大量同类型作文。但是今年新课标Ⅰ卷却是一元型作文题,文题审题难度不大,上手容易。然而,看着“好写”的作文题,要“写好”并不容易,仍需要仔细审题,深入思考,巧妙构思。我们就以这道题来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