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下)是目前全国使用最广泛的初中化学教科书。自2001年第1版发行以来,为适应2011年版初中课程标准修订以及新形势下的要求,2012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人教版改版初中化学教科书。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宏观(体系和结构的调整)、中观(实验、栏目和内容的调整)和微观三个维度比较分析两版教科书的变化和特点,具有以下启示:注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全面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精神;重视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凸显对教与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技术—社会(简称STS)、化学实验、插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其总体数量、分布、呈现形式等方面的演变,获得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发展特点,为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STS内容进行分析,考察了STS内容的总体数量、分布、呈现形式等方面的演变,归纳了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STS内容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中STS内容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四套教科书中化学史在总体数量、呈现形式、年代、化学家国籍、篇幅和学科内容等方面的演变,可以获得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史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中化学史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磊 《化学教与学》2023,(24):81-8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化学教育应立足学科特点发挥德育价值。研究首先确立了5大德育范畴,并将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德育内容逐一归类,发现相关内容主要聚焦于科学世界观教育;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教育较为隐含;科学精神与科学伦理、文化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均有体现,也需要再深入挖掘。随后,通过对于具体内容的分析提炼,发现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具有促进学生思想观念建构、价值观念形成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三种功能。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习题的编写与使用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习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习题的总体数量、单元习题、题型、探究性习题等方面的演变,分析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习题的发展特点,能够为教科书习题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内容在研究化学实验的总体数量、类型、比例等方面的演变,可以看出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内容在研究化学实验的总体数量、类型、比例等方面的演变,可以看出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结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物质结构内容在内容选择(广度、深度)、内容组织(编排)、内容呈现(栏目、插图、习题)方面的演变,以期获得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的发展特点,为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内容选择、编排模式、学习方式和呈现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及教科书中环境教育编制的特点,指出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环境教育主题与内容的选择注重贴近学生生活;环境教育内容的编排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环境教育内容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环境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1.
王磊  许敏  孟潘  孙影 《化学教学》2022,(12):17-23
以人教版7套不同时期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借鉴Gkitzia等人编制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各时期初中化学教科书中视觉表征的演变趋势。结果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视觉表征的编排设计在表征类型、表征注释及表征与文本的关联维度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而在表征标题及多重表征间连接维度的变化较小。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对今后化学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编入农业化学知识的意图、内容体系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增加农业化学知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增加农业化学知识的建议。目的在于推进农村中学教育的职业性渗透,为加强新型农民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78年以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发现,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构成与内在意涵经历了诸多的嬗变:传统文化教育的要素类目由集中分布走向均衡分布;分段布局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移;载体形式从偏向单一到偏向综合;主题内容注重国家情怀教育与人格修养教育;角色地位从素材取向为主向学习取向为主移动。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从重视德育教科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优化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文本内容和改进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外部构成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以初中化学不同版本教材为例对教科书中学案内容的功能进行分析,教科书中的学案对帮助学生在知识建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迁移应用等方面有重要积极作用,并针对教学书中的学案的使用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作为传递科学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而存在,科学性、真实性是其内容呈现的应然状态。然而一直以来,教科书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却饱受人们的关注和质疑:教科书内容是否真实,有多少"不真实"的知识内容存在,为什么存在"不真实",究竟该如何编写教科书等。将教科书知识作为特殊的社会知识形式,以知识社会学为理论支撑,试图解读教科书的"真实内容"。教科书知识作为特定语境下的知识,其真实性体现为一种社会共享性、"非中立性"的知识,由教科书产生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化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价值发挥的大小、使用效果的优劣依赖教科书主体的不断理解、解释、表达与创造,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对教科书的诠释。教科书的诠释遵循三重逻辑:知识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基础与依托、价值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立场与导向、教学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进路与旨归。当前,教科书诠释存在一定的误区:“文本复原”和“无限扩展”式的诠释、“低级红、高级黑”式的诠释、“娱乐至死”“上纲上线”式的诠释。纾解教科书诠释的困境,要从忠实和创生取向转向相互调试,实现对教科书诠释的价值引领;从教师理解走向主体对话,促进教科书诠释主体间的视域融合;从文本解读走向话语分析,构建规范的教科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教师的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是教科书中应该呈现却没有呈现的内容.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有的偏于社会价值,有的偏于学生发展价值,有的偏于知识价值.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的干预、编审者的视阈局限和教科书更新缓慢造成的.教科书空无内容对教材编审、教材使用和师生教学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教科书是编辑者根据实际不断摸索、长期努力的结果,事实显示,根据地教科书具有浓重的农村倾向。根据地教科书根据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现实需要,注重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功能,开启民智,全面系统传播农业的科学生产知识;指明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抓住农村问题的关键;同时,根据地教科书贯穿战争理念和斗争意识,昭示武装斗争在革命胜利中的价值。根据地教科书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教科书必须回应现实需要,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教科书应突出两大时代主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培育新型的国民。  相似文献   

19.
数字素养既是终身学习和数字生存的基础,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五册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字素养相关内容发现,教科书侧重信息技能掌握,忽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没有得到统一;随着年级升高,数字素养相关内容的数量和类型反而随之降低,数字素养的培养缺乏持续性和进阶性.数学教科书落实数字素养的策略为强化课程标准顶层设计、实现数字素养教育常态化,优化数字素养相关内容在教科书中的分布、补足数字素养落实的短板,构建数字素养相关内容多样化呈现形式、开发多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科书是聋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为了解我国聋校语文教科书的研究进程,采取内容分析法,整理了1991—2020年的101篇相关研究发现,一线教师是聋校语文教科书研究的主要实施者,研究内容主要关注教科书使用、开发和内容特点三个方面。我国聋校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正从起步阶段迈向繁荣发展阶段,教科书的价值内容的课程社会学分析、新版教科书的使用、教科书资源体系的开发以及教科书的历史研究,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