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之侨献琴》这则寓言不长,但塑造了一位琴技精湛、洞察秋毫的人物形象。故事以工之侨两次献琴结局迥异为脉络,引发了人物心态在献琴阶段中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细加品析这些变化,愈觉文意深刻,有种不可言喻的警世作用。一、斫桐为琴,自信而乐观工之侨经过细心加工,制成了一张天下难得的美琴。琴的“天下之美”,具有两个特色:其一,得良桐斫而为之,材料属上等;其二,“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妙不可言,琴效极佳。面对绝妙佳品,我们可以揣测:此时,工之侨自信、乐观,在试琴之时,定然陶醉在喜悦的氛围之中。高兴之余,他做出了割爱的决定:珍贵的…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为内容,以“我”对茉莉花前后不同的感受为线索,对父母病房中情景的剖解,形成了绝妙的构思,引人入胜,也令我们对“爱”有一种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3.
雪白的栅栏     
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这一片风景又比自然风景绝妙得多。这一期,我们编发了关于“人”的若干短章,虽然不能概括其全貌,但所叙之事,所诉之情,所议之理,恰如一枚彩石,定会使你的心田绽开鲜丽的花……  相似文献   

4.
李弗不 《小读者》2013,(9):34-35
“啰嗦”是个贬义词,“哕嗦”之话不好听,“哕嗦”之文一般也遭人不屑,但也有“哕嗦”而绝妙的好例子。文学史上有很多真真假假的“哕嗦”诗文,就让我们来略赏几例吧。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非常注重写作技巧的短篇小说大家,在他的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极富变化。芥川笔下的“叙述者”既沿承了传统的戏剧化叙述,又发展了具有现代性的非戏剧化叙述,更是创造了双重叙述的模式。芥川在叙述者方面的创新给读者带来了新奇的审美感受,形形色色的叙述者也让他的小说变化多端,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通读芥川的小说我们会发现,一方面他注重技巧的创新,打破了小说叙事的常规;另一方面,他有“破”而无“立”,没有建立自己的创作规则。他在带给读者新奇之感的同时也启迪着我们去重新认识和思考小说与创作。  相似文献   

6.
<正>吾与君同看历史之画卷,便诵出鲍照的“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便诵出李白失意时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便诵出苏轼受贬时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的人生又会一帆风顺呢?只不过是坚韧之人永远怀一颗夺冠之心,越挫越勇,勇往直前,享受失利之收获罢了。我们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中有画”,学术界比较倾向于认为它是指在诗中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事实上,“诗中有画”存在于两个层面:创造和接受,同时还有一个前创造层面。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王维的“诗中有画”,我们可以发现,其独特之处正在于他运纯熟诗法,融绝妙画技,成鲜明之境。  相似文献   

8.
科技最前沿     
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有时一个绝妙的创意甚至可能改变人类发展的轨迹。让我们到“科技最前沿”瞧瞧又有哪些奇思妙想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酒的广告,画面将酒瓶倒置于地球表面,冠以“世界之醉”的标题。这俯视全球、寄寓醇酒的绝妙构思,不仅令人神飞心醉,而且其酒香似乎使整个世界都醉得颠倒过来,真可谓“世界之最”。“最”与“醉”音同字异,一字之易,妙语解颐,幽默诙谐,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2006压卷之声     
《课高》之声为你而精彩■本刊编辑部又是一年即将远去,《课·高》和大家又一起走过了生命中的365个日子。这一年里,很多老朋友去了大学,更多的新朋友走进了高中的校园,走进了《课·高》。而生命也总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远行里慢慢成熟。回首一年走过的路,照例会有太多的读者让我们感动,有太多的朋友让我们回忆。这样的时候,最好的感谢,也许就是重温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留住一份快乐:1月,《课·高》发掘、培养的第一位“新青春纪实”作家徐鹏的长篇小说《少年耶,安啦》正式出版;3月,《课·高》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指定读本…  相似文献   

11.
<正>羊皮纸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箴言字迹犹存,历史的车轮便已滚滚驶进新时代,但亘古不变的是那根引领社会澎湃向前的中轴——创新。身为青年,我辈应有踔厉奋发跃向创新之志,以孜孜矻矻点滴努力为腾飞之羽,以专精覃思、凝神沉潜为落地之爪,以锐意进取少年意气为肺腑肝胆,终得化身鲲鹏,扶摇直上于创新的天空中,臻于自我实现和奉献社会的佳境。  相似文献   

12.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将“诗人之境”分为诗人“所感之境”与诗人“所写之境”。在具体分析中,又将读者“所得之境”区别于诗人“所写之境”。这种区别是值得注意的。在艺术活动中,意境确实显示了不同层次和形态,考察意境的不同层次及其联系,有助于我们把握意境的特定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敬畏就是对人对事“又敬重又畏惧”。自古以来,圣人贤达就重视“敬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对天道人事要心存敬畏。朱熹也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我们党更是一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14.
品读《咏雪》这篇文言文。我在咂舌称赞才女谢道韫的同时,更推崇谢安为情境作文指导的高手——他为我们上了一堂绝妙的情境作文“指导课”,让我们从中领悟了一些作文之道。  相似文献   

15.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将“诗人之境”分为诗人“所感之境”与诗人“所写之境”。在具体分析中,又将读者“所得之境”区别于诗人“所写之境”,这种区别是值得注意的。在艺术活动中,意境确实显示了不同层次和形态,考察意境的不同层次及其联系,有助于我们把握意境的特定审美特征。 1 考察“常人之境”不是本文的任务,让我们先从诗人“所感之境”说起,什么是诗人所感之境?我认为,在客观景物或强烈感情的刺激下,诗人主观与外在客观猝然碰合的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汉代文坛的仿古风气及其原因 ,比较扬雄作品和前辈作品的异同 ,分析他别出心裁之作 ,认为他对前人之作既有模仿 ,又有创新 ;既有借鉴 ,又有发展。因此 ,对他的喜欢仿古应给予公正的评价 ,不可简单地冠以“摹拟大师”之贬称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后人常谓文中点题之句为“画龙点睛”。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淡漠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真;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究竟淡化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教育界课改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说“语”与“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对立而统一。多年来,我们对“语”与“文”不加区别,以为书面之“文”与口头之“语”完全一致,这是很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作为时代新青年,我们当以奋斗之声铸强国之路。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征程万里风正劲。从安徽省凤阳小岗村打响对内改革的“第一枪”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改革开放春风浩荡。回首峥嵘岁月,我们见证中国“入世”成功时的欢庆盛况,听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的举国欢呼。时代与青年的碰撞如星火照亮未来之路。新时代,面向我们的舞台帷幕才刚刚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