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创造教育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的本质的一种特性。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创造的潜能,也具有创造的天性。通过创造教育有效地加以引导和开发,蕴藏在人身上的创造性潜能就会变成现实的创造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①一、创造教育的内涵1.创造教育的界定。什么是创造教育?国内外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教育;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明,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是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弘扬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必须紧紧抓住少年儿童创造力素质的培养,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基础教育层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是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弘扬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必须紧紧抓住少年儿童创造力素质的培养,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基础教育深层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6.
从知识经济的实质和特征分析入手,将传统的“知识型”教育进行了深度解剖与反思,对构建创造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施创造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创造教育的主要精神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教育的主要精神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袁靖圻创造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创造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受教育者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心理、知识、技能和方法诸方面的准备),并为受教育...  相似文献   

9.
1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教育界把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竞争的战略决策。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如韩国1995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就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瑞典、德国和东欧各国早就开展了创造教育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机构,要求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创造教育下的人才观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其创造教育体系的建立,创造教育的目的、条件及方法,对当前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创造教育--学生要求我们做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素质.树立创造力培养的意识并建立创造教育的有效机制,走创造教育之路,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立于学生的视角来理解创造力和创造教育,并对构建创造教育的机制和突破口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对创造教育的文献予以分析研究,作为我们进行创造力教学的参考.同时,在探讨过程中,得出我国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略谈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观念,目前已受到普遍关注,但在对待创造教育内涵的理解上仍众说纷纭。有的说创造教育是以创造活动为内容和方法的教育;有的说是指教育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含义是:创造教育是指开发和培养创造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强调"教学做合一",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培养学生的"四敢"精神,以造就"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真谛对而今的基础教育科学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本在比较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教育的内涵,并就教学中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实施创造教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性教育方式为主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