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哦,香雪》以诗意化的文学表述,呈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普遍失落与分裂。一方面,台儿沟的姑娘们和火车上乘客的商业交易背后呈现出传统伦理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的交锋;另一方面,在以“火车”为代表的城市文明面前,以“台儿沟”为代表的乡村成了“被发现”的客体,而以“香雪”为代表的台儿沟的姑娘们也从“看”的主体变成“被看”的客体,乡村与城市就在这样的叙述站位中被各自界定。小说将“香雪们”追求“铅笔盒”背后的痛苦在充满诗意的想象和温情脉脉的语调中渲染成一种欢乐与满足,从而在“美”与“真”的对峙中淡化了“泪水”的苦涩,达成对文明进程必然性的认识与对昔日世界的无限怀恋这一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2.
短篇小说“哦,香雪”是铁凝的一篇力作,写于八十年代。作者以一个与现代生活完全脱节的封闭而又贫穷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蓝本,以一条铁路线的贯通为契机,写出这些贫穷落后角落冲破了时代的樊篱,触动了现代意识的神经。小说集中描写了一群山村姑娘的“觉醒”,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主人公香雪。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如阵阵清风,拂去我内心的风尘。香雪,我真想与你促膝长谈。你的目光,带着台儿沟特有的淳朴,那纯净而没有杂质的眼神,让我沉醉,仿佛一块强大的吸铁石将我吸引。你单纯地认为只要拥有那些文具就可以与同学们为伍了,他们就不会再挑剔你来自贫穷的台儿沟。其实这点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4.
《边城》《荷花淀》《哦,香雪》三篇小说,从环境比较可看出,不同的“乡恋”“乡缘”“乡愁”;从人物比较可看出,主人公的命运差异和性格差异,个体在群体的参照下更显突出;从主题比较可看出,《边城》是乡土的标本,《荷花淀》是乡土的样本,《哦,香雪》是乡土的象征与隐喻。  相似文献   

5.
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傍晚七点才过,小姑娘香雪被列车捎到了陌生的西山口。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小树林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小说《哦,香雪》的高潮部分,就将主人公置于这样可怕的环境中。香雪是否又耍急得哭起来了呢?作者铁凝以她富有感情的笔触,从容展开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香雪没有哭,她要一步一步走回去。须知这位“台儿沟惟一考上初中的人”,每天上学都要走到十五里路以外的公社去啊!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她的心里,除了害怕,还有满足。“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  相似文献   

6.
<正>铁凝的《哦,香雪》发表于37年前,那时铁凝25岁,正"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初读到《哦,香雪》则是30年前,还是一个做着"文学梦"的高中生。如今,以及五之年,重读铁凝的这篇"少作",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给《哦,香雪》这篇小说另起一个名字,那么,叫什么好呢?莫如就叫《一只铅笔盒的重量》。可以自动关闭的自动铅笔盒是这篇小说的核心"物象"。在台儿沟一起去看火车的一群乡村少女中,香雪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7.
日前听了一节课,内容是讲解作家铁凝的小说《哦,香雪》。课堂上,任课教师重点分析了作品所表现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体现了社会进步给广大农村,特别是台儿沟这样的偏僻山村带来的巨大冲击,揭示了改革开放形势下中国农村的新变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课后有教师对课文的积极意义提出质疑:类似香雪这样的农村少女,即使能够走出山沟,走向外面的斑斓世界,她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该教师联系当今进城农民的生存状况,特别是进城农村少女大量存在的在艰难生活中的消沉与堕落的情形,认为铁凝的《哦,香雪》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产物,这样的作品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  相似文献   

8.
[高考对结] 哦,香雪铁凝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  相似文献   

9.
河北与北京交界的大山皱褶里隐藏着一个小山庄叫“苟各庄”。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就是以此为背景写的,香雪、凤娇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苟各庄少女形象的浓缩。只不过在铁凝笔下,荀各庄有了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台儿沟,因为这小村就在一块山坡的台地上。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你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同十几户乡亲,掩藏在大山皱褶里。绿色的长龙擦着它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一分钟短暂的停留,搅乱了台儿沟的宁静。从前吃过晚饭就钻被窝的姑娘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晚饭后就梳妆打扮,然后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哦,香雪》这篇小说的理性分析认为,该文本潜在地存在一个两难结构设置,即在现代工业文明全面入侵中国的乡土世界的时候,现代性自身出现了牵扯与分裂。一方面呼唤着现代化的到来,一方面又畏惧着它的力量,感觉到前途的渺茫。这样一种两难结构,构成了《哦,香雪》复杂的审美内核。  相似文献   

12.
《哦,香雪》是当代女作家铁凝的代表作,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台儿沟里香雪、凤娇等山村姑娘的形象,表现了她们的纯真之心、善良之心、美丽之形,体现出了山村姑娘对摆脱封闭贫穷的祈求及对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13.
《哦,香雪》的教学,以香雪为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赏析,以“哦”字为切入点建构教学框架,摘录文中对香雪进行细节描写的句子,设计了三个递进式的任务,引导学生以朗读的方式逐步理解香雪人物的精神成长,并且探索小说更深刻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4.
铁凝在《哦,香雪》中,以对大山、乡村,对明天生活的挚爱,用简捷清新而极富情韵的笔活生生水彩画般地描摹大山的轮廓,展现鲜为人知的台儿沟。几个女孩子每天晚上认真而欢悦地梳妆打扮之后,专为出门看火车的情景让我一次次以散文的眼光而不是以小说的心境读它。铁凝在叙述小说发展时,不是企图用这种语言去推动情节,而是在语言的背后蕴藉一种亲切的感受,为着这种叙述如水流露石般闪现自己的内心体验。更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在叙述香雪被火车带走那段经历时所用的语言。作者在叙述里面融入个人丰厚的情感,将掩藏在大山深处的人们古朴的情…  相似文献   

15.
《哦,香雪》是一篇值得反复重读的小说。小说中对“火车”“鸡蛋”“文具盒”等事物的叙述,表征了年轻的香雪们对“现代化”的到来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欣喜。尤其体现在叙事方式上,小说在叙述香雪“出走”时极尽笔墨,而在香雪出走之后的“回归”叙事却极尽简化。作者用“叙事落差”的叙述技巧传达了小说独具匠心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将香雪出走的叙事性质转变为一种回返时个体的精神启示。  相似文献   

16.
香雪与同龄人不同的青春价值追求是《哦,香雪》在统编教材编辑体系中的重要教材价值,《哦,香雪》的审美体验是其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笨花》是铁凝继《哦,香雪》之后用心打造的又一部乡土风情小说,但作者不再只是表现一个乡下女孩单纯的善与美,而是通过还原历史和生活的真实、探索秩序建构下人性的善,以及回归大地、回归家国、“人”的回归,最终缔造了一个真善美的诗性审美空间,从而展现了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笨花》是铁凝继《哦,香雪》之后用心打造的又一部乡土风情小说,但作者不再只是表现一个乡下女孩单纯的善与美,而是通过还原历史和生活的真实、探索秩序建构下人性的善,以及回归大地、回归家国、“人”的回归,最终缔造了一个真善美的诗性审美空间,从而展现了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哦,香雪》通过回避重大的社会矛盾,切入女性人物的情感世界,构成作品独特艺术视角;通过象征符号刻画主人公朴素而热烈的追求,构成作品独特艺术视角;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塑造田园诗风格,构成作品独特艺术视角;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主人公淳朴的心灵,构成作品独特艺术视角。总之,《哦,香雪》构成了独特逸韵的气息和格调。  相似文献   

20.
《哦,香雪》作为铁凝的早期代表作,入选了粤教版《小说选读》教材。笔者有幸曾执教过《哦,香雪》公开课,下面借助这节课,谈谈我对小说教学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