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调研了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同时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智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应用和实践情况。研究从系统平台建设、基础设备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对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座位预约管理系统、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等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从服务、数据、资源等方面提出对未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智慧图书馆"概念内涵演进脉络的基础上,以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涉及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为样本,对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英文智慧图书馆研究聚焦于智能信息技术、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智慧环境构建、智慧馆员、用户隐私保护等主题,未来智慧图书馆发展仍将重点关注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将更加重视对于智慧馆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新系统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旨在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为建设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提供实践案例与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梳理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脉络,在盘点现有的国内外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为例,探索图书馆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并打造NLSP,提升图书馆资源管控和知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蔡子凡  蔚海燕 《图书馆杂志》2023,(4):34-43+135-136
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智慧服务将是元宇宙图书馆的构建与实践核心,近几年AI在智慧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图情领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AIGC)已进入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阶段。本文在介绍AIGC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演进、技术场景、技术治理等基础上,着重阐述AIGC技术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文献采购、资源组织、阅读服务、决策咨询、素养教育、用户管理等方面。最后,在分析AIGC在智慧服务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需要从资源基础保障、场景预训练模型、专业技术能力建设、创新项目支撑等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创设不同用户需求的智慧服务应用场景,以满足用户多元化服务需求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评估有利于推动实践工作的完善与发展。文章基于前期构建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馆员、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4个维度对其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建设成熟度普遍较高。智慧图书馆建设可以从4个方面推进:馆员队伍方面,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和人才建设制度,强化图书馆员技术能力与技术素养的培养;基础设施方面,关注关键技术在图书馆的部署,构建阶段化发展路径并分阶段实施推进;智慧管理方面,优化经费使用配置,建立符合智慧图书馆长远发展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多措并举补足图书馆的人力和技术短板;智慧服务层面,通过加快新型服务能力和服务内容建设,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智慧图书馆是用户需求与现代技术共同推动下的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现有空间、资源、服务的重新整合与服务模式革新。文章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智慧图书馆在建设体系、数据安全、整合力度以及人文关怀上的不足,提出做好智慧图书馆发展规划、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大技术资源整合力度、实现技术与人文深度融合等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智慧图书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图书馆也不例外。自2013年开始,国内外学者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对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有关国内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上,侧重于图书馆创客空间定义、起源与发展、功能及意义等方面;在实践研究上,侧重于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研究、服务研究、案例研究等方面。今后,围绕用户使用意愿、创客空间利用效率、馆员参与意愿等方面将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将更趋向于定性与定量的实证结合。  相似文献   

8.
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在文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国内外的许多图书馆正寻求利用GIS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因而成为图书馆界探讨和研究新热点.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该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GIS的服务策略以及基于GIS技术的文献信息管理设计与实践,并提出应用GIS技术在文献层面实现可视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强化行业管理,提高图书馆绩效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侧重于集群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体系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了建立图书馆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国内外图书馆体系在评估指标体系方面的经验借鉴与思考等,最后提出了区域图书馆集群评估指标构建方法和体系模型,旨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给新形势下建立图书馆体系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智慧”一词本源的探究,对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理念进行重新解读和认知重构,认为应在技术赋能的同时更注重内容创建。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是以人的智慧为本,以智能技术为辅,通过智慧化的知识管理和智能化的环境创设,促进人的智慧的激发生成、记录保存、交流利用,并构建起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专家智慧库”,赋能图书馆新业态。智慧图书馆发展经历“一自两智”三个阶段:自动化阶段更侧重于机器替代,智能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机交互,智慧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智激发,本质上是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元宇宙技术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行机遇和发展空间,应正确厘清智慧图书馆和元宇宙技术应用的辩证关系:一是元宇宙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催化剂,可以促进两者融合发展;二是元宇宙技术应多元呈现但需不忘本源,在智慧图书馆中适度应用;三是元宇宙技术可以助推智慧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在规划中要放眼全局。最后构建“专家智慧库”的实现框架,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平台+”和“空间+”四大要素融入智慧图书馆,实现对传统图书馆的全面超越。图1。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1.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的相关研究,分析总结了图书馆微服务研究的现状,凝练出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的研究方向、热点和难点,以便增加对这一研究课题的理解。通过输入关键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给出了智慧图书馆和图书馆微服务定义,总结并归纳了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么雅慧 《兰台内外》2024,(11):61-63
文章以“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分析其现状,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介绍了智慧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分析“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现状,包括服务内容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发现,现有智慧服务存在内容不够丰富和技术应用不够创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优化路径研究,包括服务内容优化、技术应用创新以及管理与机制改革,为“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一套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明瑞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12):101-103+106
智慧图书馆是在智能技术、城市发展和读者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形成的图书馆发展新形态,其充分融合了观念、技术、人员和管理服务。文章在四螺旋理论视角下,从政府主导、技术支撑、人员保障与社会支持等角度研究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多重价值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赵姗 《晋图学刊》2022,(4):32-38
随着5G牌照的发放,5G技术与生活服务相融合已进入实践阶段。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成为5G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图书馆与5G技术融合的应用场景,重构图书馆服务体系,搭建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以数据智慧服务为切入点加强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性,同时实现对科研、社会管理和项目决策等多方面的精准服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平台成为5G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结合发展成果,充分彰显5G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全新变革和给用户带来的突破性服务体验。为5G应用场景服务提供图书馆新的实践实例。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作为21世纪新兴的技术,随着其不断发展,具有智慧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的三大特性。图书馆工作人员将新兴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中,拓展了图书馆智慧阅读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文章分析了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驱动下的智慧阅读,从国内外图书馆创新技术的应用现状、智慧阅读建设模式和智慧阅读展望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探讨,旨在利用创新技术帮助读者接受更好的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进入了纵深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的方向。[方法/过程]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题内容,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基本问题、技术应用、实践案例、智慧服务以及智慧图书馆馆员。[结果/结论]认为智慧图书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建设的重点应当从馆员、资源和读者3要素入手,建立图书馆馆藏、图书馆馆员、图书馆读者的多维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需求的精准识别为起点,重视读者体验,构建更加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中台是继云计算、大数据之后又一系统构建方法论与管理思路,研究其在图书馆的应用有助于图书馆数字化重构与智慧图书馆业务发展,实现基于读者和资源的持续服务创新。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中台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溯源,厘清中台的起源、发展、内涵、现状、应用与潜在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验证法研究中台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建设方式,并提出图书馆中台建设方法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台理念有助于图书馆进行数字化重构,提升业务智慧化的底层支撑能力;实现业务与数据的模块化和热插拔服务,助力图书馆信息化业务的快速创新与上线;帮助馆员衔接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提出的新型运行理念与技术范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应当在智慧校园建设浪潮中,主动融入,释放潜能,将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智慧校园基础建设结合起来,在提高自建服务应用质量的同时,为学校建设贡献数据与服务能力.针对智慧校园信息化环境变化趋势,本研究探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开放融合策略,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为例,进行应用实践与成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白薇 《图书馆界》2023,(5):69-74
图书馆服务正从文献资源服务过渡到空间场景服务,而图书馆空间在智慧化变革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案例分析与演绎归纳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在剖析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中服务数字文化的虚拟空间建设、服务阅读推广的实体空间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数实空间融合建设三维实践路径基础上,提出智慧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的三大实现机制:数据生态化治理机制、空间规范化治理机制、服务融合式治理机制。未来智慧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应该按照服务中心、技术应用、评价监督和反馈改进的整体逻辑不断推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智慧图书馆”理念于2003年被首次提出,代表一种不受空间限制、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便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构建科学、合理、完备的标准体系对智慧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和技术应用等核心要素入手,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探索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的选采策略,提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对策:①重视多维度标准体系构建,保障智慧图书馆建设行稳致远;②注重与现有标准体系的融合,适应国家政策要求与行业发展变化;③深化标准制定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智慧图书馆相关标准的话语权;④推动制定主体多元化,提升智慧图书馆标准体系的科学性与完备性。表7。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