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教师一般采取没收学生手机的办法来加强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管理,这引发了很多问题。认为学生在校园内携带和使用手机不具有正当性;学校没收学生手机没有违反民法和教育法律,没有侵犯学生的通讯自由权;学校没收的学生手机属于临时占有,没有最终处置权。建议学校制定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与家长签订手机管理协议;教师以身作则,不在学生面前使用手机;学校没收学生手机后,应当着学生面将手机封存,避免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并妥善保管,及时返还。  相似文献   

2.
高职校园里,学生基本人人有手机,很多学生把手机作为学习工具使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因此,预防学生使用手机娱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当务之急。学生在上课时几乎人人都携带手机,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课并不可取,强制学生上课关机效果也并不好。只有任课教师正视现实,因势利导,开发手机中帮助学生学习的功能,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上,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课堂"过度"使用手机现象日趋严重,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加以关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00名大学生展开随机调查研究,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频率、目的、动机以及对课堂使用手机的态度。结果表明,91%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其中53.8%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和聊天,46.2%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查阅资料和辅助课堂记录。分析原因发现,2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教师对课堂管理不严格,3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不良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差,17%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归纳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从改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强化学生思想教育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的不断普及,现在中学生普遍都持有手机。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给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学生中手机的广泛使用,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针对手机给孩子带来的利与弊,和家长配合,化堵为疏,教育学生规范使用手机,了解手机的学习功能,借助手机学语文,强化手机实用功能,利用手机勤练习,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手机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不但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而且还实现了网上冲浪的高科技功能,这也正是学生们喜爱手机和出现“校园手机热”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城镇中学约有80%的中学生有手机,农村中学也有约50%的中学生拥有手机。虽然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也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与学生的学习。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为“校园手机热”现象降降温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主动从手机热中解放出来,就要找准施教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现状,通过对手机上网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分析,探讨了手机上网对高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应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带来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手机依赖。此外,手机依赖在性别、专业上差异不大,但在不同年级中差异较大,高年级的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远高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形成手机依赖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总之,该地区学生手机依赖应引起足够重视并积极引导和监督学生,帮助学生减轻对手机的依赖,促使其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手机一族".学生配备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靖已显得十分突出,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的不断普及,现在中学生普遍都持有手机.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给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带来了方便,然而随着学生中手机的广泛使用,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石室联中初2022届12班51名同学和53名家长就目前学生手机使用和学校手机管理现状进行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对初中生手机使用和管理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对学校和老师而言,在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上应引导与监管并重;对家庭和家长而言,在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上应陪伴与约定并行;对同学自身而言,在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上应从他律走向自律。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被人们称为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已经不是新鲜事。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该现象已经侵蚀到课堂,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通过学生个人努力,学校、家长、老师的合力引导和督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让大学生不再成为手机的奴隶,让手机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助手。  相似文献   

14.
校园手机的普及泛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职教育由于生源素质的原因,其课堂手机公害更加严重;为从根源上解决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需要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制定相关制度约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同时,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13,(3):60-60
为了让学生少逃课,日本的神奈川工科大学采用了一种叫“手机学生证”的防逃课系统,非常有效地阻止了学生逃课。手机学生证是什么所谓手机学生证,是指将学生的所有信息都输入手机中,手机再与学校电子网络系统联结。这样,学生只要拿着手机,  相似文献   

16.
杨积强 《甘肃教育》2011,(22):37-37
近几年来,学生中间持有手机的人数在急剧增加。三年前,笔者所在学校拥有手机的学生寥寥无几,而现在,经抽样调查发现,我校(一所农村中学)初三学生的手机持有率为30.7%;高中生持有率为48.65%;而初一、初二的学生中间,也有人数相当的学生持有手机。尽管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教室,但是学生拿手机的人数还是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湘西自治州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5所职业院校的8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手机上网内容的现状,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行为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手机上网差异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就读学校性质、年龄和月生活费等3个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时长上有显著性差异;除民族外,其他人口学特征不同的学生在手机上网内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手机上网行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习得、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等4个社会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其社会化环境由现实转向虚拟,时间大大缩短,内容呈明显的跨界性。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39):147-148
目的:了解当前山东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状况,探讨因为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面向在校大学生,采取"非导向性、方便和简明可行"原则,编制问卷,搭建IIS服务器,使用网络化问卷的方式,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使用卡方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长、最晚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学院67%以上的学生使用手机达到或超过3个小时,且用手机的最晚时段对学生的睡眠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影响,导致47%的学生反映睡眠不够。36%的学生自我评价依赖手机,3年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尤其明显。83%的同学反映身边同学有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对策:建议征求学生对课堂意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使用手机,严格要求。辩证而且全面看待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发挥手机在党建、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由此引发了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甚至出现手机成瘾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笔者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和危害,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量表分析的方法,为大家指明对待手机的正确态度,帮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减轻其对手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宋新华 《教育》2013,(31):11
据报道,河南省渑池高中在前不久的一次高中月考中,考试前监考老师要求高一考生主动交出手机,一些学生主动交出了手机,随后考生答题时,校方用探测仪,又搜出来了一部分未主动上交的手机,"主动上交的同学只是被砸了手机,被搜出来的同学还要遭到停课处罚。"课间操时,当着家长和围观学生的面,校领导要求当事学生把自己的手机摔毁,大概有30多台手机被砸。随后,这些说法在其他几位同学处得到证实。有家长表示,有老师也参与砸手机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教育暴力变得冠冕堂皇。学校杜绝作弊理所应当,关键在于怎么管。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很多学生养成随时拿出来手机上网的习惯。显然,这与很多家长给学生配备手机的初衷相背离。我们看到,手机成了学生的必需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