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文有感     
在报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 一位教师给他的学生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老师问学生:“树上有10只小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相似文献   

2.
在茅盾故居的陈列室里,展出两本荆川纸线装的“文课”。便是当代文学巨匠茅盾13岁时就读于家乡鸟镇植材小学的作文本。两册作文,共37篇文章,16000多字,内容大都是史论。老师在批改茅看的作文时,时精采的词句,加了很多密圈,同时,也写下很多评语,对作文大加称赞。如,“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笔意得宋唐文胎息,词旨近欧、苏两家,非致力于古文辞者不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职业》杂志2002年4期发表《职业教育市场探析》一文(以下简称“析”文),作者曹晔。首先我钦佩曹晔先生那种勇于创造的精神,对“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市场”这个大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进而提出“生源市场”的新概念、新论点。我记得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反教条主义,以端正党风学风时,曾有过一句名言,大意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看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我将就此思路,把我对“教育市场”不解的问题,请教曹晔先生。一、什么是…  相似文献   

4.
读《清醒纪》的三重境界,对原著的理解,先是觉得有些凌乱,却又是淡淡的心情日记;接着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孤独、无助;最后明白了“清醒”的含义——宁静、自由,独享文字的美丽。茶味的比喻贴切,增加了文采。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教育一直为我们今天所关注并不断研究与借鉴,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各领域卓越的学者、大师,这些与民国时期优秀的学校教育、优秀的教师当然是分不开的。孟志荪老师是民国时期南开中学的国文教师,他的教育、教学很有特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南开学子。本文是以《南开国文教师孟志荪》这篇文章为基础,在阅读之后融入自己的思考,具体分析孟老师选编的教材、课程设置等特点,对其教学方法也有总结和研究,以此吸取其中有益之处,为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7.
畅读邓友梅先生的《奉命从文》,犹如浸沐于和风暖阳之中,无限舒泰。先生用最平实的文风、最质朴的语言将其从文经历、学习方法娓娓道来。我仿佛看到一位慈言悦目的老人正隔案讲述自己的幼年稚事,我甚至舍不得眨一下眼而离开他明亮、柔和的目光。这或许便是大家的风范吧!我这样想着,即使像我这样往往看到华丽辞藻才会加倍留心的人,也舍不得放下已深读两遍的此文。  相似文献   

8.
一元钱在旧书摊儿上买得一本薄而旧的书———《茅盾少年时代作文》。看写作年代,系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是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前两年,废除科举制后四年。茅盾时年13岁,在家乡浙江桐乡县乌青镇高等小学读书。这是他一学年中的习作,共计37篇。文言文,多为史论,夹几篇时评,16000余字。也许是刚废除科举制不久,从这位大文豪现存最早的作文手稿的题目来看,《武侯治蜀王猛治秦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善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义》、《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燕…  相似文献   

9.
翻开《辽宁教育》2002年第3期首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向儿童学习"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生鈜老师所作),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我一口气拜读了全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0.
11.
翻开《辽宁教育》2002年第3期首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向儿童学习“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生鈜老师所作),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我一口气拜读了全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2.
翻开《辽宁教育》2002年第3期首页,一行醒目的大字”向儿童学习”映入我的眼帘(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生鈜老师所作),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我一口气拜读了全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最强音,这是一种心灵的呼唤,这是教师灵魂深处的重大革命,这是构建良好师德风范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3.
<祭妹文>是袁枚的散文代表作,古之论者将<祭妹文>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清文评注读本>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陇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指<祭妹文>)乃鼎足而立.作为清代"性灵"诗说的倡导人,袁枚主张"若夫诗者,心之声也,性情之表露者也""诗者,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他的这种主张在散文中同样得到充分的体现,<祭妹文>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情真"二字,在于独具特色的抒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文教工作的“斗士”和“领导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对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光辉的语文教育思想大量的渗透在他众多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理论研究的论著之中,在这方面,虽无专门的鸿篇巨制,但是吉光片羽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宝贵财富。《中学生怎样学习文艺》一文,原载一九四六年七月一、二日《文汇报》副刊《文化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茅盾的语文教育观,现将笔者学习的粗浅体会分述如下,向专家同好求教。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的吴方言可分为浙北区、浙西南区、台州区和温州区.茅盾的出生地桐乡市属于浙北区.与鲁迅一样,茅盾也是“南腔北调”的人.据熟悉茅盾的人回忆,他讲的蓝青官话带有浓重的浙北口音.在七大方言中,吴语是仅次于官话的第二大方言,而且使用吴语的江、浙、沪地区是魏晋以来经济和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之称.因而茅盾在《我怎样写<春蚕>》一文中指出:“太湖区域(或者扬子江三角洲)的农村文化水准相当高.文盲的数目,当然还是很多的.但即使是一个文盲,他的眼界却比较开阔,容易接受新的事物.”经济与  相似文献   

16.
读文     
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现的女人是什么呢?从前人将女人比做花,比做鸟,比做羔羊;他们只是说,女人是自然手里创造出来的艺术,使人们欢  相似文献   

17.
本从作畅岸是善于思考之人、博学多才之人、热情奔放之人三个方面论述了散集《闲庭信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结论为人如其,如其人。  相似文献   

18.
贺敏 《教育文汇》2014,(6):31-32
孙建锋老师在博客上写道:好教师是一个蓝色文本。 他的博客配图别有意味:墨蓝的海,澄蓝的天。海天相接的地方,晨曦微露,曙光乍现,像是哲人的眼眸。  相似文献   

19.
读刊有感     
国内的音乐报刊虽不算多,但可说也不算少。我每月收入虽不算太高而仅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但不管情况如何。我每年所订阅的报刊杂志中不  相似文献   

20.
读刊有感     
开学不久,我刚拿到2004年第9期的《小学生导读》,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当我看到《超市风波》这篇文章时,不由地想起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跟《超市风波》中发生的故事竟然如此的相似!“五一”放假,我和家人去了“合肥逍遥津公园。中途弟弟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