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豪  汪雅君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1):81-88,93
在现有的文献中,关于工作记忆与口译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仍存在不少分歧。文章梳理了译员的工作记忆优势和工作记忆对口译绩效的作用两方面的研究。总体来看,理论层面上,已有研究对工作记忆的概念、口译过程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的认识比较模糊;实证层面上,前人在研究(实验)设计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各研究间选取的被试及工作记忆测量任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工作记忆与口译关系的研究需要深化对工作记忆以及口译过程的认识,并且需要不断地完善研究设计,以求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工作记忆与口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璐 《考试周刊》2013,(83):76-77
停顿产生与认知资源相关,以往的口译研究很少从工作记忆角度分析口译停顿.作者对11位口译研究生进行汉英交传实验,通过“有提示性回忆”获得停顿原因的相关数据,将停顿原因分类,计算各类停顿时长、频率和占总停顿的比例.研究发现:停顿主要由于提取表达、读取笔记造成,读取笔记停顿的深层原因是工作记忆没有协调好笔记和记忆,重视笔记忽略记忆,导致笔记识别慢而出现停顿.  相似文献   

3.
口译中源语认知和工作记忆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通过对口译中源语(SL)感知认知、听觉认知(AP)、"中枢执行程式"调控以及工作记忆阶段等的研究,分析出SL认知和工作记忆对口译操作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神经系统兴奋度影响听觉系统SL感知能力,而中兴奋度时听觉系统SL感知表现状况最佳,由此可知"中枢执行程式"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凸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并得出激活惰连关系,实现从惰连关系到专联关系的转变有助于增强SL认知。研究发现口译工作记忆分为回声记忆、听觉整合、最佳模式信息识别和短时记忆四个阶段,各阶段记忆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发挥口译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同声传译工作在近年来成为热门。要想做好同声传译工作,首先要掌握工作记忆与口译技能。文章以工作记忆与口译技能的概述为研究基点,分析两者的关系及其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对其质量的影响,简要论述工作记忆与领域技能的三个模型,并研究两者在同声传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口译员复杂的口译过程是研究口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记忆—输出,基于三个主要过程,口译员必须采取正确的口译策略。储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是准确快速理解源语言信息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笔记则是保证长时间记忆的必备策略,使用顺应原则是口译输出这个环节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口译过程和口译策略的关系基础上,以口译过程为出发点,在剖析口译过程中大脑的复杂运作的同时,强调准确运用口译策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张金凤 《考试周刊》2010,(51):81-82
本文从工作记忆的角度重新审视口译,旨在探讨影响翻译(尤其是口译)的因素不仅是语言及文化的问题,心理因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言语交际的一种手段、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口译是语言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纽带,口译员的入门更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长期准备的过程.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口译工作实践,谈谈口译实践入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涉外商务谈判口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人员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涉外商务谈判口译中,经常出现口译者“故意”不忠实于原文的现象。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对这种不忠实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口译不是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而是借助语言转换进行的动态文化交流活动。鉴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切实考虑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接受能力和期待,尽可能准确地传递原语信息。基于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探讨实现有效文化传播的口译策略对英汉口译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琳 《考试周刊》2009,(41):35-35
本文旨在研究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口译策略。口译人员要加强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有效地推动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习语的翻译历来是译事难题,因为它需要译者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拥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而口译有着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等特点,习语的处理就成为口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将对习语口译的一些策略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12.
英语虚拟语气的翻译是口译教学中的难点。文章在阐述虚拟语气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从句中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英汉虚拟语气在表达上的异同,着重探讨了运用添加词汇、调整句法、借助上下文逻辑关系及语言环境等手段来准确地翻译虚拟语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Erisson提出的超常记忆模式说明了意义编码是译员拥有超常记忆能力的基础,特殊的提取结构和提取速度是意义记忆的保证,这就为口译教学中的记忆训练提出了明确目。本文将从信息编码和信息提取2个方面探讨短时记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虽然许多学者对语用模糊作了深入研究,但很少分析外交语言中模糊信息的语用功能和翻译策略。本文在分析模糊语言在外交活动中发挥的语用功能的基础上,总结了外交口译活动中模糊语言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徐学敏 《考试周刊》2011,(26):113-1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在翻译中很难把握,也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只有正确地理解其内涵,才能译出习语的内在意义。本文中我将通过中英两种文化异同点的比较,将习语翻译归纳为三种关系类型: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不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难点,尝试给出了几种解决方法。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才能将习语译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口译的定义出发对口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根据心理学家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解析口译工作中译员记忆的工作原理。进而通过对口译过程中工作记忆模式和原理的分析,确定口译工作中可能影响译员工作记忆能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并得出了口译教学中几种有效的记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口译生成策略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研究表明,在口译过程中,一个成熟的译者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认知视线,其认知领域始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口译的直接对象———原文的认知;其二,是对自身口译过程的认知。所谓元翻译,指的就是译者在口译过程中,专注并有效驾驭于自身口译过程的一种认知。  相似文献   

18.
龚宇 《海外英语》2013,(9X):141-142
译员一方面作为源语听众,需要理解和记忆发言者的讲话,另一方面作为阐释者,通过语言转换,将讲话意思传递给目标语听众,因此在整个口译过程中,译员处于一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位置上。在跨语言交际活动中,译员作为参与者之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角色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译员应了解一对一商务洽谈中角色变化时的口译应对策略以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庞愿 《文教资料》2006,(12):187-188
交替传译是一项需要特殊记忆能力的专业活动,一般的工作记忆水平在容量方面很难满足单段发言信息量大的交替传译工作。Ericsson等人提出的长时工作记忆的概念,有助于解释译员超出一般水平的工作记忆容量。分析交替传译下译员记忆的容量有助于指导获取专门的记忆扩容技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科技口译研究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也逐渐走向科学化。如何脚踏实地地加强实证研究,如何引导科技口译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如何根据科技口译特点进行科技口译教学,这是口译界面临的新课题。口译的研究跟教学密切相关,本文从科技英语口译策略入手,浅谈其具体内容及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