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论语》成语广泛使用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文化探讨与透视。文章从《论语》成语涉及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论语》是儒家文化的载体。《论语》中包含了三百五十多个成语,这些成语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教育意义,广为传诵,流传至今。对这些成语进行大致归类,并从"礼"、"仁"、"中庸"和教育等方面,探讨其文化内涵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古代语言宝库的精品。《论语》中的语言既明白易懂,又蕴含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说理性。其中有许多内容被后人频繁使用,逐渐发展为成语。本文从修身养性、学习、教育教学、人生哲理等方面对《论语》中成语及其内涵进行粗浅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成语典故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积淀。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渊源,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文章将《圣经》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希腊罗马神话与三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加以比较,映射出英汉成语典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差异。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产生的成语是整部《论语》的浓缩版,本文在文化语言学的视野下,集中阐释《论语》成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君子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汤永根 《学周刊C版》2010,(1):118-119
《论语》和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论语》可以让那些简明流畅、含蓄隽永的语言,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可以让孔子的人格、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语言简捷明快,内涵丰富而深刻。在长期讲读使用过程中,这本只二十篇一万五千多字的《论语》就被归纳出近三百条成语,五十来字即有一个成语,若按字数比例来说,这可算出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我们将《论语》中的成语粗略地作一统计,按篇目顺序排  相似文献   

8.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主旨深奥,再加上为语录体,可读性不强,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中,我们发现。同学们虽然未认真读过论语。但对论语的成语与名句很感兴趣。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论语》的成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处处闪烁着孔子思想的亮点,蕴涵着我们民族的大智慧。在实践中我们先从梳理论语中的成语与名句开始。  相似文献   

9.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文献之一,其思想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成语,对后世影响极大。通过考察书中成语的来源、结构与语法功能、成语负载的思想及其流传三个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论语》的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语文以成语丰富为其特色之一,如果把那些成语从人们的口头、笔下全部勾销,中国语文的词汇就贫乏多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1)的第四个模块“名著导读”的第一篇是《论语》。《论语》这部书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语言精粹,辞意并茂。其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成语的句子和短语,为中国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批珍宋。  相似文献   

11.
一、历史上"学习"的口传文化渊源及其特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专家叶舒宪的考证,《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的名称是"语病"。因为"学而"不是一个词,而是引自孔子教学语言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外,在《论语》中类似的,还有第七篇的篇名"述而"其实也是截取孔子的另一名言"述而不作",于是引出了关于《论语》口传语境的发掘,呼吁重新恢复深远的"口传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2.
《论语》成语是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典范之作《论语》中能够找到明确来源和出处的成语。进入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不少《论语》成语保留了强烈的文言特征,并且在骈偶化、古音、用字、用词、句法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具有文言特征的《论语》成语,是文言文学习者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中的成语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但它也凝结了成语二百条,若按字数与成语数比例,我们可以说,《孟子》是继《论语》后成语最多的另一本书了。  相似文献   

14.
已故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论及《论语》语言时说:“语言简而易晓,含蓄有致,为语录的典范。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格言或成语,对后代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①实际上,《论语》语言对后世汉语文学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论语)选读》的教学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八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共收成语五千五百条,其中出自《论语》的成语约一百一十条,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其实,出自《论语》的成语,常见的,至少不少于一百四十条。 与出自其他典籍的成语比较起来,出自《论语》的成语,在结构定型的途径上有什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读完专题"成语文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江苏教育》2018年第9期)后,笔者眼前一亮。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准确把握了作为语言"活化石"的成语的独特育人价值,以成语文化为载体,走出了有汉语味的语文教学之路。开展"成语文化"研究,百草园小学已历10年,从成语主题活动,到成语文化研究,再到成语文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持续的研究让这所学校获得了生命张力。我们只有浸入汉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成语。通过统计《论语》中的四字格成语,旨在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其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专集,是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语言历来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以语言的文学性为切入点,分析《论语》语言的独到之处,如简练准确、质朴无华、寓意深远;个性的人物,丰满的形象;恣肆的文采,丰富的哲理;格言数量可瞻,成语笔笔生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