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保护私有财产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私有财产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保护私有财产也是坚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保护私有财产也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提出从异化劳动得出私有财产这一结论的含义、原因和意义。一些人对于这一结论感到迷惑不解。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为解剖资本主义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重要范畴。私有财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考察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就是从劳动的本质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及其将被扬弃。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采用了“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即从后头开始思考。由于某些人对方法问题缺乏理解,造成有意无意地曲解马克思的结论。异化劳动范畴,后来为剩余价值学说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批判和超越政治理性构成了马克思早期重要的理论主题.他当时将政治理性等同于普遍性,然而通过对黑格尔逻辑上的理性国家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之后的现实政治民主制的研究,他发现普遍性生成的真正领域并非是政治国家,而是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的两种具体形式,即土地、货币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在中世纪,长子继承制体现了土地的政治意义;而在现代社会,货币本身就具有普遍性和权力属性.然而土地与货币并不等同,土地只是自然物,货币却是人劳动的产物.由这两种财产形式的差异入手,马克思揭示了货币虽然具有普遍性,却并不创造普遍性,由此使他转向普遍性的创造主体与关键领域,即无产阶级的劳动,确立了他后来以经济批判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批判和超越政治理性构成了马克思早期重要的理论主题.他当时将政治理性等同于普遍性,然而通过对黑格尔逻辑上的理性国家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之后的现实政治民主制的研究,他发现普遍性生成的真正领域并非是政治国家,而是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的两种具体形式,即土地、货币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在中世纪,长子继承制体现了土地的政治意义;而在现代社会,货币本身就具有普遍性和权力属性.然而土地与货币并不等同,土地只是自然物,货币却是人劳动的产物.由这两种财产形式的差异入手,马克思揭示了货币虽然具有普遍性,却并不创造普遍性,由此使他转向普遍性的创造主体与关键领域,即无产阶级的劳动,确立了他后来以经济批判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银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银行体系的形成需要五个方面的经济社会条件,即生息资本向货币经营资本的转化、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信用机制得到充分发展、货币需求已充分展开、货币流通中的贮藏渠道多元展开且数额持续扩大、簿记机制有了充分拓展.他从银行信用的形成、信用货币的运行和信用货币的创造机制等三个方面系统阐发了银行体系的运行机理,既充分肯定了银行信用机制的积极作用,又指出了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负面效应.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马克思的银行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弥补金融数据短板,推进商业信用发展、夯实银行信用基础,以健全支付机制为抓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比较分析可知,由构成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的商品在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的同质性与非同质性,决定了国际汇率制度的安排,在现代信用本位制下,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具有易变性,不稳定性等特征,而影响其价值基础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可以把现代信用货币视为一个全息系统,并且不同的信用货币从本质上讲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性是国际浮动汇率制的根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以往共产主义思潮的批判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本质异化的分析,指出共产主义不仅是私有财产的扬弃,更是人的自身异化的扬弃。从共产主义的历史基础、主体发展和社会特征阐述了人的异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论证了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类自身解放和本质复归的现实运动。考察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走出对共产主义的实体化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保护私有财产载入宪法作为新中国制宪和修宪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与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密不可分。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支持农村改革,保护个体工商业者;允许部分人先富,使私营经济合法化;突破左倾阻碍,消除私营企业主疑虑;为私产保护入宪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顺应国情民意,将私产保护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私有财产发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其法律地位的巨大变化,既渗透着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鲜明个性及对中国私产保护入宪的独特贡献,又反映了私产保护的大势所趋与大国兴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客体价值化之极端即为货币,囿于货币的高度替代性和消耗性,为了维护交易秩序,"占有即所有"是对货币价值占有中主体的权利义务做了强制性配置。丧失的货币一旦被替代或者消费,货币占有丧失人就无从追索原货币,因此当事人只能请求不当得利或者侵权请求权。如此并不能完全地保护货币占有丧失人的利益,为此可以借鉴英美法衡平规则的适用,赋予受损人对代位物的追及权或优先权。由此,丧失的货币就可以被作为拟制信托的财产,而货币占有人就是受托人,货币占有丧失人就是受益人,同时对于所丧失的金钱代位物,原货币占有丧失人也享有法定的优先权,可以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10.
黄微 《华章》2013,(28)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有着最高的法律效力。而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落实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的意义。针对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现行宪法仍存在一些待于修正的地方。并从法制建设、私有财产保障法律体系建立等方面,阐述进一步完善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内涵是 :进一步明确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 ,加大了保护的力度 ,扩大了保护的范围 ,确立了征收和征用制度。保护私有财产的现实价值在于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构造安全的投资环境 ,有利于保护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有利于保障人权 ,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 ,为社会保障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持。切实保护私有财产需要全社会要对立正确的保护和尊重私有财产权的观念 ,要及时出台及清理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立法 ,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中切实保护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原本复杂的货币本质问题更令人迷惑.有人提出的"纯价值体说"实质就是货币名目论的翻版.我们应勇于坚持和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本质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货币视角论证了在资本主义货币供应的无限性与货币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有限性矛盾下自然资本必须向货币资本持续转化这一核心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货币资本耗费和破坏自然资本的内在动因,并从货币核算规则、货币无限发行、债务货币三方面具体论述了自然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了货币资本主导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且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货币危机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退出历史舞台后的最大危机,由此引发了对现有信用货币体系深刻影响的讨论。本文就信用货币过度投放导致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有两条主要的发展路线,其一是由物物交换发展为利用一般等价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后固定为金银,然后发展出铸币;另一条路线是由生殖崇拜物贝壳发展到仿制贝壳,再到铸币。从这两种发展路线说明价值的两种来源: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种价值都产生了铸币。本文认为在历史上货币价值的产生早于信用的产生。由货币的发展过程说明本质上货币是价值和信用的复合体,起初人们看重的是价值,后来价值的成分逐渐减少而信用成分逐渐增加,最终发展成为纯信用货币。  相似文献   

16.
朱福惠 《红领巾》2004,(3):45-48
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作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修改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首先,明确规定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使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得到确认;扩大了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范围,从一般生活资料的私有权扩大到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其次,明确规定对政府行使权力的限制,即政府只能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并在给予补偿的条件下才能征收和征用私有财产.修正案颁布实施后,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宪法的这一修改有利于保护我国私有财产权,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然而,宪法的这一规定仅仅从宪法规范上初步肯定了私有财产权的地位,宪法能否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真正起到保护私有财产权的作用,还要从宪法学原理出发,对宪法规范和宪法体制的合理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内涵是:进一步明确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加大了保护的力度,扩大了保护的范围,确立了征收和征用制度。保护私有财产的现实价值在于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构造安全的投资环境,有利于保护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有利于保障人权,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为社会保障提供更有力的经济支持。切实保护私有财产需要全社会要对立正确的保护和尊重私有财产权的观念,要及时出台及清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在法律的实施和适用中切实保护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8.
和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注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不同,大卫·哈维立足当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金融资本”时代的现实,将目光聚焦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及价值和货币之间的矛盾。围绕货币,哈维通过考察资本主义货币发展史,揭露了“作为社会劳动本质的价值”和“作为具象化和符号化价值表示的货币形式”两者之间的系统性张力,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张力”将会进入“落差”阶段,进而发展到“矛盾”阶段,最后崩溃于“危机”阶段。哈维阐述了这一演进轨迹中内含的货币二次具象化理论,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从生产危机向货币危机转移的本质、动因、趋势和规律,并进而提出了西方左派围绕货币权力的反抗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课教学》2003,(7):43-43
近一段时间以来,保护公民财产权的宪法规范问题成为法学界的热点问题,《北京日报·理论周刊》5月26日刊文对此进行了介绍。一种意见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的保护与公共财产的保护同等重要,既然《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应该写进宪法。一种意见认为,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是不适当的,即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也只是规定保护私有财产权,而没有说它是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在必要时,可以对私有财产进行征用,并给予合理的补偿。如果把私有财…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学中,信用、信用货币是使用广泛的概念,但其定义却粗糙、模糊不清,这将直接导致对信用货币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刻,而信用与货币两者间的关系更是成了未解之谜。本文从合同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对信用、信用货币重新定义,试图明确信用概念,厘清信用与信用货币的相互关系,揭示信用、信用货币的本质。同时,对信用与货币的相互关系以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