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艳艳  曹娜 《天中学刊》2005,20(1):79-81
李商隐以其凄楚的经历感受着晚唐昏暗的社会,以其感伤的文学之笔,将其文学中的感伤情调表现得独具个性魅力,无论是其感伤的渊源、感伤的表现以及表现途径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琢。同时,他的深婉精丽虽使其作品透出雅致精密细腻的感伤情调,但没有落入只重感伤不重艺术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李慧燕 《文教资料》2008,(26):15-17
感伤在田汉的早期剧作里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不认清这一点就无法正确读解他的戏剧.因此本文着重从田汉所处的时代环境,他的个性、经历,以及他驳杂的文学接受等角度来分析促成其早期刷作感伤风格的原因.只有认清感伤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感伤的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感伤色彩和浪漫倾向风格为主,这与他在国外的经历和经常涉猎国外书籍有关。本文选取他的代表作《沉沦》,试从感伤主义、自叙转体例两方面来分析西方文学思潮对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的作品中总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情绪,带有明显的世纪末颓废色彩。郁达夫作品之所以会有这样浓重的感伤情绪,除了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他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之外,西方世纪末非理性主义思潮,特别是唯美主义对他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1768年,罗伦斯·斯泰恩的杰作《感伤的旅行》以一种在情感和知觉上对经验世界的独特的把握照亮了人类精神世界。这本描写约力克旅程中和他的心灵中那些不同于理查逊所表现的敏感性的小说,被斯泰恩冠以“感伤”一词恰如其份地表达出来,因而成为十八世纪这一奇特的文学现象的概括。英国感伤诗的产生大约在蒲伯之后直到十八世纪末。这一时期,英国经历了历史上伟大的巨变——工业革命,从一个拥有许多小城市和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的诗歌中,浓郁感伤和知足保和、委顺任化的诗作占相当大的比重,感伤与摆脱感伤也构成了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从其心路历程的发展变化看,早年形成并伴随着他的感伤,促使他不断努力摆脱、超越,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的“中隐”思想。但这也使他沉醉在生活的“乐趣”中,没有对自己的人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导致生活在伤感中,未能实现对伤感的彻底超越。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忧郁、感伤情怀几乎贯穿在他的整个小说创作过程中,其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真"我"的忧郁、感伤和人生的自我忧郁、感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韩偓的自传诗是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生动的展示。诗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有着鲜明的特征,都反映了他的生活和思想经历。总体上都体现了一种感伤的情调。纵观他的全部诗歌,我们发现“诗史”性质是他诗歌有别与同时代诗人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后期,在欧洲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这便是感伤主义文学,其鼻祖为英国的作家斯泰恩。1768年他出版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也叫《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一词便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10.
鲍照作为南朝刘宋文坛大家,其诗、文、辞赋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鲍照的赋作,则会发现作者时而流露出自己的现实处境之悲,时而为生命的短暂易逝而感伤,时而又充满着昔盛今衰之叹。这些无不使他的赋作充满着浓郁的感伤色彩。作者的这些感伤情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仕途遭遇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激情的王蒙     
王蒙是一位勇于创新,富于激情的作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时常出现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影子,是作家对生活,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反映,是对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激烈冲突的诗意思考。王蒙式的激情表现在人物的塑造,运思的独特,语言的扩张等各个方面,从而“唱”出了对生活,对社会执眷恋的强音。  相似文献   

12.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在晚唐诗歌璀璨的星空中。李群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湘楚文化滋养下的文化个性和抒情模式体现了对以屈、宋和庄子为代表的湘楚文化及其诗性思维方式的认同,其诗歌作品是对以迁谪和隐逸为主题的湘楚文化的反复吟咏和诗性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再创造。从情感的共时向度上看,其诗歌与晚唐普遍的末世情感也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王士禛诗歌在神韵说指导下,追求言外之意,含蓄深婉,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真谛,纠正了明七子貌袭而“神”遗之失,弥补反复古派强调个性之真而忽略诗“韵”的偏颇,与清初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合拍,触及感伤的时代情绪和失落心态,也为传达志找到安全合宜的形式。而雅正清远的神韵之什,又是营造稳定、太平的“盛世元音”,被皇权着意选择,以之“振兴诗歌”,扶轮大雅,他也受到康熙帝的眷遇和擢拔,登上诗的“开国宗匠”之位。这除了个人的因素外,也是诗歌自身发展与历史、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黄药眠是创造社后期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黄的早期诗作 ,既有独特的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又体现了创造社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 ,因而在创造社文学倾向发展历程上有重要意义。在艺术特征上 ,黄诗突出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生命创造、理想追求和个性表现等特征 ,但黄诗的浪漫主义既不像郭沫若那样雄强自信 ,也不像郁达夫那样一味的悲观感伤 ,而是一种在理想与个性带动下的既有飞扬的遐想 ,又常在现实生活的挤压下迸发出铿锵强音的兼具感伤与感奋之意的浪漫主义。因而黄药眠的早期诗作在我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中独具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废名小说《桥》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名的小说创作 ,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讲究意味深长的意境。其长篇小说《桥》着力于层次纷繁而又融为一体的意境营造 ;以文为画 ,在画面中传达如诗如歌的境界 ;追求“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含蓄蕴藉的“虚境”美 ,对现代早期诗话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道家文化的接近与体贴,戴望舒在他一生的处世、为人、诗歌创作、择取西学的路径等方面有鲜明的独异性特征。戴望舒与道家文化的关联很深,老庄哲学、诗学、美学思想对他影响极大,并内化为潜在心理机制,影响着诗人的人生选择与诗艺追求。他在爱情生活中选择逃避、他的悲天悯人的忧郁气质、他钟情于死亡书写、独特的诗歌写作的运思方式、诗歌经典意象的营造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深邃,忽断忽续,具有一种朦胧美。由于他特殊人生遭遇和灵心善感的气质,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海子诗歌中所开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及其所彰显的个人风格具有深沉的悲剧特质。他无论在诗艺领域的勤奋探索和执著追求,还是痴狂坚决的身体书写,都透露出非常的悲情特色。他诗歌中所展现的悲剧情结及其生发的至真、至纯、至悲的诗歌意象是探讨其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姜夔的词作悲伤凄婉,形成独具特色的感伤词风。这与其早年宦游时的情感经历、布衣终身却清雅脱俗的个性气质、风雨飘摇时代引发的忧国情怀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文章结合这三方面对其词作进行分析,剖析其词风的感伤性,了解一代词人的创作经历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