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洋 《垂钓》2005,5(7):26-26
如今各种钓鱼类杂志介绍了不少关于遛鱼的技巧和知识,如8字遛鱼法等,但由于个人的理解程度不同,在实际垂钓中就出现了不少问题。我就亲眼看见过不少钓友在大鱼上钩时,主观上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先鱼而发力,总想让鱼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结果不是断线就是折竿。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人和鱼共同发力时,其合力是直接作用于整个钓组上的,当作用力超过钓组承受力又没有充分利用钓竿弹性时,最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遛鱼无定法     
张在福 《钓鱼》2005,(9):32-3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钓鱼活动中不论是休闲钓或竞技钓,钓友们往往会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钓法、钓技和钓获等,有自己的体会、领悟理解。而要把这诸多东西写出来,上升到理论上来认识,进而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想“8”宇遛鱼法的提出,也是钓鱼人反复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遛鱼有学问     
有人认为遛鱼很简单,不就是钓上大鱼时慢慢拉上岸吗?只知道慢慢拉是不够的。我们在钓鱼时,经常见到垂钓者钓上大鱼后,由于缺乏遛鱼知识,心情十分紧张、手忙脚乱,把仅仅知道的慢慢拉也忘了,而且是急于求成,只想把大鱼一下子拉上岸来,结果是线断鱼跑。这说明遛鱼并不像有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实用技术,也是擒获大鱼的重要手段。正确的遛鱼方法是:碰到较大的鱼咬约时,钓手一定要稳住情绪,不要慌张,绝对不能急于硬拉,以防线断鱼跑,但要适度绷紧渔线,保持竿梢的弯度。钓手要有和大鱼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千…  相似文献   

4.
张澜舸 《中国钓鱼》2018,(12):39-39
一忌鱼竿对头弯在遛鱼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出现鱼竿对头弯。有两种错误做法容易发生:一是钓手牵引鱼靠近岸边时,或鱼向岸边游动时,钓者仍站在原地直立着鱼竿,而且用力向上挑,此举势必增加手竿前端的负载,甚至集中在竿梢上,致使竿头回头指向竿柄形成死弯,最容易造成第一二节断裂。  相似文献   

5.
甯夕雨 《钓鱼》2005,(8):29-29
在遛鱼中,大鱼带线朝正前方逃遁,自己却提竿向后方强拉硬拽。初学钓鱼者,就是这样急于求成的心态导致这种错误作法。这种操作方法常常容易造成“拔河”现象,不能有效地发挥竿的弹性。在竿、线、钩,三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一般是线,而拔河的结局是断线。当鱼朝正前方深水逃窜的力量越来越大时,钓者却不遗余力地硬往后拽,人和鱼正好从两个相反方向地使力,竿线所承受的拉力成数倍增长,不是断线就是竿前端二、三节程小角度弯曲,应力过于集中而折断。  相似文献   

6.
怎样遛鱼     
河南读者李华来信称:几次钓到大鱼,皆因操作不当,将上钩的鱼弄跑了,究竟怎样遛鱼呢? 遛鱼,是垂钓中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每个钓手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掌握一些遛鱼的技巧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黄英忱 《垂钓》2001,(11):35-35
手竿“8”字遛鱼法,是广大钓友熟知的一种较为科学的遛鱼方法,本文不再赘述、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手竿较软、钓线较细、钓钩较小且钓上大鱼时,采用它就很难奏效。因为采用“8”字遛鱼法的前提是竿线能承受住大鱼的重量和冲击力,一旦这种力量超出竿线的承受力,就很难使用。勉强为之,不是竿折就是线断,使大鱼逃之天天。  相似文献   

8.
今年第三期《中国钓鱼》上刊出了贵州兴义杨秀山钓友的《海竿水库钓鲤鱼》一文,文中杨秀山钓友讲到遛鱼时,写道: “扬竿后立即打开绕线轮上的逆止开关,拧死曳力器,当鱼猛要线时,反转绕线轮,一转一转地给鱼放线  相似文献   

9.
遛鱼的技巧     
徐锐 《中国钓鱼》2021,(3):46-47
遛鱼,是垂钓中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每个钓手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掌握一些遛鱼的技巧大有必要。有人说遛鱼就是耐性加技术,此言不谬。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钓大鱼,就自然而然想到遛鱼;一想到遛鱼,又会联想到"横8字遛鱼法"、"绕圈遛法"、"收放遛法"、"进退遛法"、"避实就虚法"等等诸多遛法。如何遛鱼,说到底是个技巧问题,对技巧的灵活运用或超常发挥,就不能老停留在技术处理水平的高低上去认识。因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基础,再好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也很难正常发挥。当鱼上钩的那一刻起,人与鱼直接对抗的矛盾就展开了:一方想擒获,一方想脱逃。开始鱼带线逃命是主动一方;人利用工具的功能(如竿的弹力等)和鱼怕痛的本能,或将就,或控制,最初阶段是被动一方。所以,有实…  相似文献   

11.
浅论遛鱼     
王书生 《钓鱼》2005,(8):26-26
如何遛鱼?笔者认为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虑,而不是简单地使用什么方法的问题。因为地势、钓法、时段都对遛鱼有着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聂超群 《垂钓》2012,(12):28-29
在垂钓活动中,折竿、断线、脱钩跑鱼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遛鱼的技巧。在钓鱼活动中,遛鱼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笔者现将自己总结的一些遛鱼技巧、心得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遛鱼四忌     
王志保 《钓鱼》2006,(17):25-25
钓上大鱼,遛鱼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鱼在水中,行动敏捷自如,冲击力量很大,而人站在岸上,行动难免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与限制,操作稍有不当,就会断线跑鱼。虽然钓组具备一定泄力功能,但再好的钓组,其泄力功能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我认为,遛大鱼切不可犯以下四  相似文献   

14.
生手碰到大鱼,十有六七空欢喜,而成手、老手钓住大鱼,则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很少会有跑鱼之虞。可见同样的遛与抄,个中学问深矣,名堂大矣。 1.遛鱼。大鱼上钩时,若钓位左右有较大空场,钓者应带竿绷线,将鱼“领”至空场处,避免与其它鱼竿绞线,为搏鱼留出足够回旋余地。竿体应尽量立起,充分发挥弹性张力。此一弹性张力,不但可在鱼的摆挣中不断消耗其体力,而且一旦鱼回头激逃,那么除了在曳力自动出线等诸般缓  相似文献   

15.
遛鱼游击战     
赵玉堂 《垂钓》2002,2(12):17-20
从大鱼上钩到出水入护,每一环节无不充斥着人与鱼斗智斗勇的无穷乐趣。我积40余年的垂钓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运用游击战术遛鱼的玩法,觉得很过瘾?遛鱼游击战术总的战略原则是“鱼驻我扰,鱼进我退,鱼突我放,鱼疲我擒”16字方针。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傅常奇 《钓鱼》2005,(7):29-29
读了2005年《钓鱼》杂志第4期“8”字遛鱼法的文章,很受启发。这种“8”字遛鱼法,在我多年的垂钓中曾多次使用,实践证明此遛鱼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周成机同志的文章《手竿细线钓大鱼——关键在遛》(《中国钓鱼》1997年第四期),我反复读了几遍,总觉得与我们在实际钓鱼中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周文说:“当你一抬竿,手感沉重,判定是大鱼咬钩时,不能急于往岸边拉。事实上这细小的线要将大鱼拉拢岸边是困难的,即使能拉拢,鱼见人惊动,回头逃窜,其力将超过其体重的几倍,必然落得个线断、鱼跑的结局。这时应马上倒竿,竿尖贴近水面,摆开打消耗体力、持久战的架势。”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钓鱼爱好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好不容易钓上了一条大鱼,三两下让鱼给跑掉了,实在可惜。鱼脱钩有两种情况:一是鱼钩渔线不够结实;二是遛鱼过程中力运用不当。如果力运用得当,小钧细线也能钓上大鱼,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因此,遛鱼过程中巧妙运用大极拳注的“四两拨千斤”对防止鱼脱钩是非常有用的鱼受到的力是线的拉力,遛鱼的效果不但和阻力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有关。人用力的方向和鱼游动的方向应该形成某一合适的角度。一般是用变换竿子的角度来调整拉力的方向。遛鱼时竿子的角度(竿与线的夹角)对遛鱼成功与否很重要。有两种角度…  相似文献   

19.
陈中春 《钓鱼》2005,(7):28-28
读过《“8”字遛鱼法可行》文章后,我觉得“8”字遛鱼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海竿钓到大鱼,如何遛鱼,是个高超的技巧问题,也是人与鱼斗智斗勇、事关遛鱼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