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湘行散记》与《湘西》是沈从文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部作品,代表着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对这两部散文集的比较可以看出,沈从文散文创作在不同的阶段显现出一些不变的因素,一方面是恒定的写作题材,另一方面是一以贯之的情感表达,它们共同构成沈从文散文创作的“不变”。而沈从文散文创作的“变”则主要体现在内容表达、情感倾向和思想内涵这三方面,造成他散文创作变化的原因是时代环境的变化与作者心境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30年代创作最为丰盛,此时期对于沈从文来说是一个极富独特文学意味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生涯的高峰期与转折期。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地摆脱了初期的幼稚,其创作变得较为成熟,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与此同时,在文学批评方面他也作出了不小贡献,创作出一大批有影响的书评文章。书评创作作为沈从文30年代创作的组成部分,生动反映了其在特殊时代背景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品特点以及特定的文化审美价值,体现出他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接下来文章就试着通过对沈从文30年代的书评创作文本分析探究其中隐含着的作者独特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沈从文人格与创作和水的关系,认为沈从文不仅人格中具有水的特性--柔弱顺从却可以冲击一切比它坚强的东西.而且他的创作多抒写河上、水边的人生,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又如涓涓细流般淳厚、绵长.  相似文献   

4.
在《沈从文与张兆和》中,刘洪涛先生认为,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总是正面的,他把沈从文几乎所有的创作成就都归结于张兆和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有偏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体貌特征和亲族关系、沈从文创作所受到的女性的影响,以及理性与情感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美学角度和沈从文生平出发,结合其作品,分析沈从文的创作心理,说明沈从文童年经验在他人生、创作历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拟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及其作品与沈从文的创作进行比照,旨在从存在主义视角探讨沈从文的创作。尽管沈从文没有受到这一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但他的许多作品对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等重要哲学思想都做了不谋而合的诠释。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作为研究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一个独特的理论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与"水"有着须臾不能分离的密切联系,"水"是他创作道路上的伙伴,是他作品的灵魂。沈从文所建构的湘西世界是一个随处有"水"的世界。本文紧紧抓住"水",详细论述了沈从文对水的那种特殊的情感,以及对美的一贯追求,并写出了他以一种"保存原料"的态度,不加人工雕饰地描述出湘西女性具有水的灵性与美质的女性美的特点。通过生活在水边的人民淳朴自然的思想情感和民风淳淳的人际关系,以及纯真美丽的爱情的分析,揭示出湘西的人情美、人性美。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是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沈从文与湘西的关系密切。主要从沈从文作品中涉及的水出发,从他对湘西河水的描写、抒情和意象等方面分析其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自称“乡下人”,在他的作品里,毫不掩饰他对“乡下人”的称颂,对“城里人”的厌恶。本文考察了沈从文创作指向和艺术实践,解读他的“乡下人”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研究城乡冲突的意义沈从文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早期的沈从文研究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以沈从文早年的创作和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认为沈从文的作品缺乏斗争性和思想性,是空虚无聊的作品,尤其是对他的爱情作品中性的描写持批判态度。当代的沈从文研究更多的关注其乡村题材的作品,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注重沈从文作品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将沈从文的作品与外国作家相比较。在此,笔者  相似文献   

11.
激情的王蒙     
王蒙是一位勇于创新,富于激情的作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时常出现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影子,是作家对生活,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反映,是对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激烈冲突的诗意思考。王蒙式的激情表现在人物的塑造,运思的独特,语言的扩张等各个方面,从而“唱”出了对生活,对社会执眷恋的强音。  相似文献   

12.
李广田以其谦虚公允、明达恳挚的批评风格成为20世纪40年代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具有独特品格:理论与审美并重,深刻与美感同在,平而不平,淡而不淡,平实中藏有批评家自我目光的深邃与独到,并传达出其睿智深刻的文学见解和独到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3.
白先勇是台湾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批评多以读后感、杂文、论文等形式收录在其散文集中。在《谈小说批评的标准》一文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小说批评的三项标准:作品的文字技巧及形式结构和作品的内容题材相互协调;作品中应该有广袤的世界观和成熟的人生观;永恒的人性。在文论中,白先勇从作家的特色谈到作品的艺术世界,从作品主题谈到作家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南唐后主李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虽历经千载却依然广为流传,并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他的词中最为大家所称赏的是其历经亡国之痛后饱含深情的思国念家之作。然而,后人对他的感情词却关注不够,本文从亲情、爱情、思念故国之情这三个方面的词入手解析后主的情感世界,力求贴近李后主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柳穿元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而且名播海外。他的诗文最晚于唐末就传入了朝鲜,被以次韵、拟作、集句、引用、化用等方式接受,其文学理论也同时得到应和。朝鲜的文人们还各抒己见,展开了对柳宗元其人及诗文的批评,其中有少部分指责或指瑕。  相似文献   

16.
丹尼尔·笛福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丰富的阅历和记者生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素材。与当时社会流行的宗教文学和流浪汉故事不同。笛福用详实可信的人物与细节。塑造了诸多真实的人物形象。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来分析《摩尔·弗兰德斯》,可以清晰地看出小说中女主人公求生存意愿这一伦理线及其在五次婚姻中的伦理结。  相似文献   

17.
尤金·奥尼尔晚期的戏剧作品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但其早期和中期作品中揭示人生的幻想与现实的双重困扰的主题没有改变,而是有了进一步深化.他的悲剧作品生动地展示了当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并试图为陷入精神危机中的人们探索一条拯救的出路,体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激情.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选材切近生活,风格朴实奔放、抒情色彩浓郁,以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感染读者。虽然他的很多作品以情感旋律作为内在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但他毕竟是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其小说中随处可见。短篇小说《虎种》以纯真与邪恶的完美统一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的种族问题,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歧视的压力之下,走上毁灭道路的过程。作者用洗练的笔法,写出了美国社会在繁荣外表下隐藏的社会危机,以及作者对世界、人类本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健吾先生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颇有特色的文学批评家,其批评风格卓异,富于才情。时至今日,他的文学批评仍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针对他的文学批评观点,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指出作者在文学批评观上与李健吾先生有异议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与其文学创作一样特色独具。文体批评、"恰当"与"人性"准则、创作的无功利和批评的功利观,是沈从文文学批评的主要特点。沈从文以文学家的身份进入批评领域,艺术家的素养和个人独特的文学观念在成就其进行批评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与缺憾。两者促成了沈从文作为批评家的批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