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律制度怎样满足社会变迁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是法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中国法制史上永远闪耀着它奇异的光芒。文章通过对新中国第一次离婚潮的历史社会因素分析,道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产生的背景;通过对新中国第一次离婚潮的法律因素分析,道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广泛的社会影响。目的是让新中国第一次离婚潮带我们走进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把握好法与时的关系,以满足人们对法律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翻译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是始于东汉,结束于北宋的佛经翻译时期,而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翻译活动掀起了另一个科技翻译高潮。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有相似点,又有很大的不同。本文略谈了这两个时期翻译活动的相同点,然而从延续时间、翻译方法、翻译形式、译著数量、译论以及意义影响等方面对这两次翻译活动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李尔王》和《高老头》对父爱的描写,存在着共同点.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差异性。本文将通过对李尔王和高老头父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比较研究,以便探明导致他们父爱悲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大变动、大分化的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在这风云激荡的100年中,中国的政治发展、文化选择和现代化模式.曾经出现过多种多样的改革方案。其结果,马克思主义最终在各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中国的历史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亟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有两个:1.什么是中国民主革命?在中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2.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关系到20世纪中国历史命运的两个关键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面临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集中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两个问题的正确解决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历史命运,也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与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有两次大的理论创新:(1)20年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2)8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文将对这两次理论创新的产生、意义及内在联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学制改革必将再次提上日程。20世纪以来我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对新时代学制改革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启示。20世纪以来我国学制改革的成败得失启示我们,新时代学制改革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新时代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学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学制形态,勾勒了新时代学制改革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铁路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德两国在19世纪中期同处于不发达地位,但不同的国际国内因素造成两国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历史的比较中,我们将得到深刻的启示,从而更加促进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思潮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平民主义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批判封建教育,要求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使普通平民获得文化知识。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它是在进步青年要求新生活的急切愿望下,作为一种新社会,新制度,新生活的模式而出现的。由于提倡工读主义者的信仰不同,对工读的社会意义,目的的理解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当前,我们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力图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公共事业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事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由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人们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城乡公共事业管理在具有共同点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点。本文主要从城乡公共事业管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强调解放思想,主要是针对经济建设中所谓的“右倾保守”,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的迷信,破除对知识分子的迷信,以发动、进行“大跃进”运动。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和背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言行;毛泽东主张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达到解放思想。邓小平主张通过民主和法制的形式,达到解放思想;毛泽东强调解放思想,全国出现了短暂的但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大跃进”运动。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全国出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局面。他们所倡导的解放思想的前提都是坚持马列主义,目的都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先后在日本和中国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传播的中,日本逐渐正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准则,展开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而日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的介绍、研究、翻译,则深刻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本成为中国引介马克思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主要发展阶段(即从古典传记向现代传记的嬗变。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突破和发展,以及当代传记文学的马鞍形发展)和主要作家作品,论述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传记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并进而总结了中国20世纪传记文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展望了中国21世纪传记文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念把舆地之学仅视为史学的附庸,然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脱胎于舆地之举的历史地理学茁壮成长,五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历史学中的一门显学,学科理论逐渐莉到完善,学科基本建设初步完成,历史人地理研究方兴未艾,高质量的论层出不穷,在历史政区,疆域,产业,人口,城市,军事,交通,社会化,古代地理学家与地理献等领域均有所突破;同时居历史自然地理研究方面也是成就喜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研究日益兴旺,这一切均昭示着该学科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20世纪文学女性自救意识的唤起是艰难的,经历了沉寂中女性的挣扎与女性意识的初步发展,"无性化"的失语时代,动荡过后再次觉醒发展,女性意识的转型期四个阶段,显示出女性作家主体精神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三、研究成就(一)神话理论涉及神话理论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有关神话的定义和范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7]对神话这一概念作了基本的界定。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神话的定义得到了肯定即“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都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8]从文艺学角度给神话所下的定义,不适合于阶级社会产生的神话,为此,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以“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为分界点,经历了萌芽,建构,低迷,繁荣四个阶段。资料搜集由1920-1930年代的“整理国故”逐渐转向田间作业,建国后,形成搜集民间神话的高潮;在翻译介绍西方理论资料方面,也经历了从建国前简单的混合介绍到“文革”结束后分门别类的全面展开。中国神话学研究从理论到个体形象,从症状学特征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神话史学等方面的取得重大成果。港台神话研究1950年代突起,有“乾嘉”遗我,成绩斐然;国外的神话研究以日本,苏联为代表,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他各国的研究者在传播中国神话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终身教育的国际性,时代性,变革性,政治性为经纬,分析其持续发展观与科学性,整合与创新,理想与实践,政治性与全民性的辩证关系,从而简明论述了20世纪终身教育思潮与运动的兴起,发展,基本主张,实践领域,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初中国婚姻变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大变迁的背景下,处在生活表层的婚姻发生了显的变化。婚姻主权下移,择偶标准变化,离婚、再嫁自由,婚姻程序趋简及“明结婚”的出现则是这一时期婚姻变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概述:1.主言语音;2.方言语法,3.方言词汇;4.方言扁,5.综合研究;6.方言地图;7.方言分区,8.方言调查和方言概论论著,9.方言学的应用与方言研究的新领域,10.港台、海外的方言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颇为艰难曲折。制约中国社会转型的外部因素主要是20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友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参与;内部因素是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根深蒂固和中国人在盲目自大的同时所具有的消极防卫性化心理。另外,在若干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上存在认识迷误,则是制约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中国社会转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多次转型、波浪式逐渐递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