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持续、规模化地向城市流动,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动问题主要源于"城市中心"教育制度、农村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家庭为本的文化传统、农村学校管理滞后和农村生源流失。因此,提出建立和健全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教育制度,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加强农村学校管理、完善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和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破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距造成了农村中学教师经济待遇不高和社会地位低,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农村中学教师流失的问题。农村中学教师的流失问题己经成为制约当地教育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本文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理论根据,通过研究教师流失所带来的影响,探讨解决教师流失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培训模式应"短、平、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存艳 《职教论坛》2004,(16):32-34
一、"短、平、快"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农民工的素质现状.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属于单向的流动,具有不合理性。此种流动导致农村学校师资流失严重,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引起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生源流失严重,进而给农村学校带来了生存危机。此种情况的产生是教师获取的薪酬与工作环境的差别,教育资源没有均匀配置的映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如果想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农村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以及工作环境。政府也从宏观的角度来调控教师流动,使教师流动更加规范,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农村师资力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学教师流动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这种"流动"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师工作条件和待遇悬殊的一种反映,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学校自身管理与调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职业流动得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在各种职业流动中,教师职业流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师的职业流动状况。由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流失相对于普通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更加普遍。幼儿教师流失的状况不仅给幼儿园教育教学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动荡。关注幼儿教师流失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找出相应的策略,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学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一、幼儿教师流失现状及后果(一)流失类型幼儿教师的流失可分为外部流…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教师这一宝贵资源。然而,当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流失问题严重,农村教育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教育生态学视角考察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流失问题,可通过优化农村学校生态环境、优化师资结构、优化社会支持系统等,重构农村教育生态系统,改善农村教师生存环境,遏制和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贵超 《高教论坛》2007,(5):135-138,141
地方性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存在着流动和流失的现象,特别是"隐性流失"的现象,给地方性高校师资工作造成困难,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多方面论述造成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地方性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从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作为"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而农民工从城镇"回流"和返乡创业正好弥补了"逆淘汰"式转移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质与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生源流失已成为许多农村公办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造成生源流失的原因很多,究其最关键因素在于学校教学质量偏低的事实。为缓解这一现状,政府和许多农村公办学校也做了诸多尝试,诸如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制度改进层面出发,创设多中心的学校管理体制;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为农村公办学校找寻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村教师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借鉴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当中的相关理论,从"职业锚"角度考察农村教师流失现象,可以使我们找到新的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即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及种植业增大的空间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教师流失的问题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教师这一宝贵资源,教师是农村开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教师开始作为社会人才的一部分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目前,农村教师的流失成了农村教育最大的痛处,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教师工资低下,福利待遇不高工资作为教师劳动价值的体现,是教师生存的保障,而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下,这对农村的教师阵线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成为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许多地方教师的工资都很难保证按时…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师流动、流失问题严重,农村教育质量不高是我国教育领域共识。"特岗计划"招聘来的教师由于诸多现实问题,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农村教师"留不住"面临新一轮农村教育师资缺失、农村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出台旨在提高特岗教师工资补助标准,增强特岗教师岗位吸引力。随着教师群体的更新,大批"90后"进入教师队伍,仅靠有限提高工资待遇并不能留住农村教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依然尴尬。因此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还需转变思路,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从而探索出农村教育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河南省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村义务教育日益"空巢化"的现象:学生流失严重,优质师资短缺严重,学校硬件建设水平不高,一些学校甚至出现运营困难的局面。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政府原因、社会原因、市场原因。要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空巢化"问题,需要从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供给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综合竞争力、完善农村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费问题未能根本解决、产生"挤出效应"、教师"逆向流动"流失等。突破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可采取以下措施:打通域乡壁垒,建立"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教师公务员制度,实现城乡教师同质;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出现,给社会发展带来种种隐患,已成为"社会之痛".文章分析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苏北农村学校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优生"流向城区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他们被称为"流失学优生"。但是流动并没有促进所有流动学生的正向发展,多数学生进步不明显,少数学生染上不良习惯。为此,需从帮助"流失学优生"适应环境、家校合作无间断监管和培养"流失学优生"优良的学习品质等方面着手进行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硬件设施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有效破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应拓展眼界和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系统思考,寻求全方位的解决措施,具体有: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