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校队伍是在专业校对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出现的。据统计,大多数出版社专业校对力量均告不足,有些省的老出版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校对力量十分雄厚,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老一代的成员均已退休,新鲜血液又补充不足,中青年加入后不久即转岗,留  相似文献   

2.
提高素质与做好校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刊报纸出现差错,作者,编辑、校对、印制等部有责任。从校对来说,他的责任有二:一是校正排字差错,二是发现原稿的疏漏和不足,前者可称为“校异同”,后者是“校是非”。一个优秀的校对员,应该也是个编辑。校对工作本身就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完善。因此,在新形势下校对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在校对场上发挥优秀“猎手”的作用,如何发挥校对是“杂家”的才能以及如何提高“校是非”的能力,是值得今后的校对工作特别注意和研究的问题。要实现图书的优质高效,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3.
刘鹤 《采.写.编》2021,(2):157-158
校对环节是图书生产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图书内容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出版社在校对人员的岗位职责设定上既要明确校对人员在稿件编辑加工流程中的定位,又要突出校对环节的工作范畴与对应责任;既要强调校对人员对于稿件内容的工作重点,又要激励校对人员扎实基础、力争上游.而校对人员设置上,除了人数要与书稿数量相匹配,更要根...  相似文献   

4.
杨洪波 《今传媒》2011,19(2):119-120
许多高校校报编辑部结合自身实际,在对学生通讯员的选拔与培养上,都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学生通讯员一般在大一、大二,刚刚熟悉新闻采写工作,在校大三、大四就要准备考研或找工作,所以,校报通讯员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十分重要。高校校报编辑部要着重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以骨干带领众多通讯员,以校报全体通讯员带动各自班级学生为校报写稿、组稿,并逐渐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制度,让每个通讯员在临毕业前,都带出几名新通讯员。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通讯员队伍的集体成长与交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古代文献类图书出版面临的形势有了诸多变化。全国大部分出版社转企改制,意味着古代文献类图书的出版也必须独立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古代文献类编辑整体队伍出现较多流失,造成或新老接替,或青黄不接的局面。本文从新形势下文献类图书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出发,以笔者自己的工作所得,探讨文献类图书编辑的选拔与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寿丹 《大观周刊》2011,(40):51-51,53
讲解员是沟通纪念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纪念馆的一张名片。在纪念馆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帮助参观者深刻地了解陈列内容,使参观者从中受到教育,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因此,讲解员的能力水平和素质尤为关键,其在选拔和培养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8.
9.
校对管理是出版行业管理的一个分支,一本优秀图书的出版,决非一个偶然,而是从编辑到出版每一个环节科学管理的结果,校对管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刘征  郭晖 《湖北档案》2010,(9):24-25
讲解是以陈列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语言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近年来.各地档案馆特别是省一级的综合性档案馆都建有特藏库,还有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展览.因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讲解员。早期档案部门的讲解员多是由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兼任,人员变动很大.培训也相当不系统,随着档案部门向社会宣传力度的增强,全国许多省级档案部门对讲解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王丽 《报刊之友》2012,(12):124-125
编辑是出版物的创造者,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期刊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编辑部对新编辑从应聘、入职培训到试用期的带教为例,总结了科技期刊编辑选拔应注意的要素和培养方式,以期为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波 《记者摇篮》2004,(8):28-28
一位电视媒体的专家曾这样形象地比喻主持人:“如果把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看作是一场比赛,主持人就是这场比赛的最后一棒。这最后一棒最容易出成绩,出名,也最容易担责任。如果冲刺失败,前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现在我们正迎来人际传播时代,电视媒介的人文色彩极大加强,电视节目应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观众,最终是通过主持人这张面孔体现的。正是由于这样的传播方式,才说明了主持人的地位重要。  相似文献   

13.
习东新 《新闻前哨》2008,(10):72-73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告别纸和笔的同时,也使校对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作为一名新闻校对员应与时俱进,在无原稿作参照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现和纠正各种差错,确保报纸文字的正确无误。这就需要报社的记者、编辑和校对人员创新思维,对校对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岳金龙 《编辑学报》1990,2(4):237-239
近几年来,书刊校对的失误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个别出版社及杂志社出版的书刊尤为令人忧虑。例如,某出版社出版一本40万字的书籍,二号字的大标题错误竟达三四处。如果说文章内部文字有一点无关紧要的差错还情有可原,可大标题之错,实不可饶恕。由此看来,校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能简单地认  相似文献   

15.
江华秀 《新闻窗》2006,(5):83-83
有了新闻报纸,就有了新闻校对。勿庸置疑,新闻校对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校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博与专。校对工作中的“博”,是指校对人员应具有对汉语语法和修辞等规范用法的知识,以及对古今中外、文言白话、人文自然、天文地理等专业术语的熟练运用,虽不必精通,但须广博。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吕莉 《河北广播》2004,(2):44-46
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先天条件;广义上讲则是指人在一定的先天条件下,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修炼所达到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这里所讲的主持人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持人基本素质内涵丰富,综合性很强,从思想道德、化水平、心理素质、应变  相似文献   

20.
校对人员注意力深层机制的研究和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字数浩繁、专业领域各异的书稿,在一定的编校质量要求下,校对人员除了要有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校对专业知识、语言文字知识、编辑学知识、文学知识、逻辑知识等构成的完善的知识结构,又要有健全的身心素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注意品质,是搞好校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注意品质越好,校对人员对清样差漏处越敏感,越有利于消灭错误,确保校对质量,从而有效解决精品出版物塑造过程的瓶颈问题.为此,校对人员注意品质的改善,是校对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往关于校对理论的研究,多局限于校对步骤、方法、组织及校对者的态度等方面,对于注意品质等心理因素涉及较少,为此拟就本文.即将发稿时,忽然收到<编辑之友>杂志,当看到刘晓平、张平<注意和记忆在校对中的作用机制>一文时兴奋不已,诸君与我心有戚戚焉.然而,通读此文数遍,总觉得谈得不过瘾,故仍坚持投寄拙作,以应和前文,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