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得真经后,又回到东土。如来佛祖接到亚运开幕式请柬,就派了对人间最为熟悉的唐僧师徒作为代表,到广州观看亚运会,顺道看看广州的  相似文献   

2.
3.
唐僧     
弓木 《现代语文》2009,(7):F0004-F0004
不知道是因为吃了唐僧的肉能长生不老,还是因为几千年的传诵小时候真渴望随他西行取真经  相似文献   

4.
5.
6.
唐僧的依靠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自西天取经回来后各奔东西。唐僧回到大唐广收僧徒,宣讲佛法,劝人行善。一时间大唐子民人人诵佛吟经,时时拜求观音,以求我佛慈悲、广施恩  相似文献   

7.
8.
戏说唐僧     
本刊与中语会联合举办的“接力杯·我与课外必读书”全国初中师生征文大赛活动开始了,本期有三位小作者亮相,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读书所得。读课外必读书,是学习语文的需要,是应对考试的需要,更是精神成长和心灵建设的需要。读课外必读书,尤其是读中外经典名著,是心灵应答、精神畅游、文化“接力”。在阅读中积累起文化沃土,会涵养出多彩的精神花朵。朋友,捧起书阅读,拿起笔倾吐,加入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吧! 编者  相似文献   

9.
唐僧的依靠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自西天取经回来后各奔东西。唐僧回到大唐广收僧徒,宣讲佛法,劝人行善。一时间大唐子民人人诵佛吟经,时时拜求观音,以求我佛慈悲、广施恩惠、普度众生。  相似文献   

10.
11.
长期以来,在评价《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中,存在着一种抑师扬徒的情况,即贬低甚至丑化唐僧,而把孙悟空作为美化、歌颂的第一形象。这是一种颠倒和错位现象。因为唐僧是佛祖和菩萨选定的到西天取经的责任人,他是西天取经的真正主角和精神领袖。他表面上看似文弱、迂腐,实际上在内心深处闪耀着光彩夺目的精神光芒。主要是九死不悔、一路向西的坚定信念;持戒守节、视财如土的品德和定力;宽厚容人、以德报怨的慈悲心怀。这些精神,同孙悟空身上体现的反叛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一样,都是《西游记》这部伟大作品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的唐僧--一个"鸡肋"人物的再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在大多数的场合是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的“鸡肋”人物。但与他的几个本领高强的徒弟相比,他是一个凡人,与书中其他的凡人没有什么不同,懦弱胆小、肉眼凡胎,再加上敬佛为善的心理,使他常常被妖怪迷惑,这在所难免。而人们经常将他与孙悟空对立起来考虑的结果也会造成一种误解,即唐僧与孙悟空师徒关系一直是矛盾的、不可调和的,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关系有一个从相互冲突到融洽和睦的磨合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唐僧取经图册》上下册,共有图32幅,20世纪90年代发现于日本。其画可能出于元代画家王振鹏之手,所绘制的唐僧取经故事的不少内容为学界过去所未闻。作者在矶部彰等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图册》的作者、时代以及每幅图画的本事来源等进一步作了考证,并论证了《图册》在“西游”故事演化史上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宋元文化史研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修竹篇序》是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纲要,也是唐诗革新的著名宣言。短序主张"兴寄"和"风骨",一扫齐梁以来的宫廷形式主义文风。《登幽州台歌》、《感遇》三十八首等便是陈子昂践履自己诗歌理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本是祖籍河北钜鹿、出生于长安、家道贫寒、父宦卑微的长安人,其与唐代名将张公谨的宗族关系相当疏远。但在唐代寒庶攀附高门、"虚引他邦"等时俗文化影响下,僧一行攀附张公谨而称祖籍昌乐,并自谓张公谨之"孙"。僧一行出生地及祖籍地特别是出生地的判定,对剖析其天文素养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和民间传说对五世生钦活佛的身世众说纷纭,讹误颇多。事实上,卓哩克图汗布彦绰克图与福晋色勒特博勒噶丹仅有二子:长子布彦蒙库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次子布彦克什克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他们是同父同母兄弟,并非同父并母或同母异父兄弟,更非生身父子关系。布彦克什克即为五世生钦活佛的俗名,他并非私生子,光绪十六年(1890)被认定为四世生钦活佛的转世灵童。光绪十九年(1893)他到西藏学经之时,师傅为他所取法名为“洛桑策楞车敏”。光绪三十一年(1905),流亡在外蒙古的十三世达赖喇嘛最终承认其活佛地位,法名更改为“多布栋策楞车敏”,光绪三十三年(1907)返回新疆。布彦绰克图有四子、五世生钦活佛为第四子或私生第三子的错误说法源于《新旧土尔扈特诸汗和诺颜世系表》。五世生钦活佛是其母亲与西藏喇嘛的私生子之说乃是政敌的栽赃陷害和后人的无端猜测,根本不存在其母亲私通生子之事。布彦蒙库夫妇均系因病去世,弟弟五世生钦活佛并非谋杀他们的凶手和从事民族分裂的阴谋家,而是值得歌颂的进步改革家。  相似文献   

18.
“唐文三变说”是关于唐代散文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发端于中唐梁肃,发展于北宋姚铉,至北宋宋祁的《新唐书》基本定型,有着鲜明的发展脉络。《新唐书》之“唐文三变”说,较之前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陈子昂为初唐文风变革的先驱。  相似文献   

19.
初唐前期,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风,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沿袭宫体。"初唐四杰"探索新道路,改造宫体诗,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四杰"的作品未能完全摆脱齐、梁浮艳诗风的影响。陈子昂继"四杰"之后,从汉魏风骨中汲取素养,大力倡导诗歌革新。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要有风骨。陈子昂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超越了"初唐四杰"。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古代民族观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代进步民族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从最高统治者到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一般士人都表达了他们的民族观,为解决当时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方案。陈黯的《华心》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笔者认为,《华心》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华夷概念外延的扩大;二是民族认同意识的探究;三是"以华为心"的价值取向。《华心》民族观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夷夏之辨"思想的抬头,民族融合的现实,经济文化的繁荣。《华心》民族观对唐后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