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先请您一定要认真阅读这封信,这是我们班老师经过长期积累经验总结而写,目的就是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更好地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2.
与初一新生的家长交流,不难听到“我孩子初中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及小学?”诸如此类的话语。透过这些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甚至家长也不适应孩子在初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周桃珍 《山东教育》2005,(33):61-61
家园联系册一个月循环一次,它通过孩子们的手往返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通过联系册,家长与教师都能较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当前发展情况,及时地了解孩子当前的兴趣、困惑及不足,促使老师、家长进一步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当前问题共同教育、引导好孩子。表面上看,“家园联系册”确实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无形之中成了老师、家长的好参谋、好帮手,因为通过它,老师、家长可以直接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4.
林灿洪 《广东教育》2005,(11):67-67
说起小学教师,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可能都是弱不禁风、谈吐优雅的文人。我是小学教师,偏偏却是一个近1.8米高的堂堂男子汉,走路咚咚有声,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大老粗,不论怎样看都不像老师。记得有一个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我接手一个新班,一个家长带着迟到的孩子进教室,我忙走上前准备带孩子回座位,谁知这个家长却上上下下打量我半天,就是不肯把孩子交给我,直到巡查的领导来到才给我解了围。后来,这个家长跟我熟了才对我说,当时还以为我是人贩子呢。你看,多丢人。这个故事一时间成为同事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5,(12):36-37
教育的问题:一位家长悉眉苦脸地说:“我的孩子在初一时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的前五名,到了初二,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一落千丈。我发现他以晚自习的名义在网吧打游戏,为了能更好的约束他,我只好在学校附近租房,加入了陪读的行列。可孩子并不领情,我真的费力不讨好,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相似文献   

6.
郭强 《湖北教育》2006,(5):27-27
最近,看见了一个“家长签字”的帖子。跟帖数以百计,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似乎都言之有理。没有哪个家长、也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成绩好的。在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家长忙,老师也忙,学生更忙。如果老师和家长没有联系,当然更谈不上联手,姑且不论“家长签字”本身的好与坏,它至少实现了一个功能:家长和老师发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7.
无语之爱     
今天指导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人》,我和孩子们谈起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是一个教我3年的男老师,说话柔柔的、轻轻的。他很宠我,也许是因我成绩好,或是因我长得可爱吧!渐渐地.我便恃宠骄纵起来。唉,小孩子就是这样的不识抬举。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件事,虽说一晃已是18年。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正常的课堂教育之外,纷纷花钱聘请家教给孩子补课。本来作为正常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无可厚非,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等,一些在职老师陷入了补课“怪圈”,有偿家教逐渐“变味”。对于此类现象,近几年一些地方和学校虽明令禁止,但收效甚微,甚至愈演愈烈。社会怨声四起,家长、学生苦不堪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舍不得     
张琴 《教师博览》2014,(1):38-38
<正>我常看到别班孩子因写错一个问,被老师罚抄十遍二十遍,或因在课堂上表达不同见解而遭到训斥;常看到孩子因为调皮打架,被老师唤来家长狠狠地责打……这样的事情见多了,我就为我们班孩子感到庆幸。我秉承的教育理念是:"孩子肯定是会犯错的,不然就不是孩子了。"孩子有错,纠正就可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极端的责罚方式让孩子的童年布满恐惧阴霾呢?  相似文献   

10.
陈鹏 《小学生》2007,(1):26-27
陈鹏老师是我所见过的睿智的人之一,他是一个策划名人,尤其是在和儿童打成一片这件事情上,那是相当的厉害,他给他和他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妈妈开的网上家庭社区“中国小奔儿头”http://blog. sina.com.cn/m/xbt是我喜欢的地方。今天很高兴能拉他来做我们杂志的观察员,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多看他的奔儿头,敲他的奔儿头,总结出我们自己的生活来。  相似文献   

11.
课间闲暇的时候,与同事们谈起的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句话,就是“我拿这几个孩子怎么办才好啊”。每次谈到这个话题,老师们滔滔不绝,就连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老师也会有很多话要说。这几个孩子——也就是此时你脑海中闪现的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一直都是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诚然,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每个老师都希望桃李满园。可是一个班级里那么多学生,就像五个手指伸出来长短不齐一样,要求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对后进生的教育也就成了班级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我读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教育故事。故事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有这样一个孩子,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成绩只考了59分,而父母要求他必须考及格以上,否则,就得挨揍,所以他十分着急。怎么办呢?于是,他找到了语文老师:“老师,我的语文成绩不及格,请您在我的作文成绩里再加上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可以给你加1分,”老师说,“不过,你可要听好了,这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借东西是要还的。要连本带息的还,借1分还10分,期末考试时,我会从你的成绩中扣10分的,你愿意吗?”这个孩子迟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是81分,老师扣下10分后,还有71分。  相似文献   

13.
六年级语文“调考”结束了,家长在试卷上的签字收上来了。“感谢老师!”“老师辛苦了!”“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家长的盈盈谢意,洋溢卷首,信手翻阅的胡老师欣然点头。突然,一行醒目的红字跳了出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宁海六中的德育主任胡一民亲眼看到自己的同事因为给学生下的评语过高而遭遇尴尬,那个学生本来在校表现很差,老师在评语中不指缺点并且说孩子表现还不错,最终学生闲了事,家长被叫来,感觉很没面子,当面质询老师为什么在家庭报告书中不能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5.
傅健 《今日教育》2006,(11):26-26
杨颜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常常打人,活动中也爱捣乱,别的小朋友和他发生不愉快,十有八九是他的错,任凭老师家长怎么教育,一点效果也没有。挨批评是他的家常便饭,而批评他,对于老师来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学论坛》2002,(2):16-18
1月初,苏州当地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苏州市某私立学校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位有钱的公司老总,寒假前在酒楼宴请孩子所在年级的所有老师。席间,这位家长大倒苦水,说自己一直都太忙了,忙得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最近他开家长会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成绩已是一落千丈。这位家长表示,他很想和孩子做一些交流,但工作上的事情已让他觉得分身乏术,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心无力。他希望他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很好的大学,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想请老师们以后能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关心自己的孩子,让他的孩子成绩能提高一些。酒席快散时,该家长又给老师们上了一道特别的“菜”,他给在场的二十几位老师,每人送一台高档的掌上电视。这位家长最后说,他虽然有钱,但没有时间,再次希望老师们能多抽出点时间给他的孩子一些关心。家长该不该送这份礼?老师该不该收这份礼?消息刊载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骑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家长,家长对我说:"老师,请您帮我教育教育我家孩子,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沟通,孩子压根不和我交流,我说什么她都不听,孩子自己说他就听老师的。平时我只要一说她,她就烦我,就乱摔东西,气得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听了家长喋喋的话语,我答应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我无意中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不知为什么,我孩子的适应能力总是不行,她老是跟不上语文老师的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期末考试结束了,阿风这小家伙的语文成绩居然是95分,真让我喜出望外。一是为这个曾经学习困难的孩子进步如此之大由衷地感到高兴,二是为我的“偏爱”战术结出的果实感到欣慰。看来,以后还要继续做个“偏心”的老师,将“偏爱”进行到底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钟自力 《教师》2010,(23):84-84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学习只是完成任务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不是为自己,学习是被迫的,是老师和家长让自己完成的任务。他们喜欢听到下课的铃声。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候我们老师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课堂中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