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贫困学生面临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各种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障碍。本文对高校贫困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剖析,最后提出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在我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虽然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物质资助力度大大提升,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却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国内高等学校应对与解决贫困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入手,首先阐述了其一般的心理特点,接着分析了其存在的自卑心理、敏感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自我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结合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诸多因素开展分析研究,最终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新华 《教书育人》2009,(11):110-111
近几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校的学生人数已经占到全国高校学生人数的一半,据教育部门权威统计,目前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的15—25%,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学生的5-15%。随着教育成本和生活成本的逐年提高,给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资料显示,近50%的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学校及家庭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其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敏感、人格问题凸显、情绪情感失控等四个方面.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以及个人层面的自我认知模糊.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今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经是学校当中的普遍问题,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物质贫困,更重要的是心理贫困.只有把握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特征,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建全人格,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升高校贫困生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8.
佘毅敏 《考试周刊》2014,(23):154-155
高校家庭困难学生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突出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帮扶家庭困难学生,是当前高校工作的一大重点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并就如何帮扶家庭困难学生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的三大因素 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候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发教师的“心理危机”呢?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敏感的领域,而教师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就显得更复杂。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引发教师“心理危机”有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部分高校贫困生出现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因此,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坚持解决客观问题与主观问题相结合,依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力量,做到多管齐下,才能得以切实解决。  相似文献   

11.
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习成绩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宣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气氛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容迪 《文教资料》2014,(13):113-114
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独立学院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667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被试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大四贫困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贫困生。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困扰又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会去寻求专业帮助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阐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讨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人才汇集的基地,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则是高等学校教育对象中的特殊一群.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最近心情怎么样?”这句人们见面的常用问候语已代替了“吃了吗?”这充分反映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关注生活质量,尤其是关注心理健康。人们在感觉自己心情不畅、心理质量下降时。总会有意识地采取一些合理的方式减压、调整心理,保持自己的“心空”晴朗。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身心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发育过渡时期,对一些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较差,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心理受到困扰,心理问题正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在现代家庭  相似文献   

17.
校园贫富差距现象是我国社会发展问题在学校中的折射,贫困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教育均等化和社会进步。而学校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勇敢面对贫困,并转变因贫困导致的不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8.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独立学院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类型,往往处于弱势,需要重点和持续关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独立学院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重点了解部分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人际关系敏感、感恩意识缺失等特点,将扶“志”和扶“智”有机结合,提出“物质资助”与“精神激励”并举、创造和谐友善的外部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调适等改善意见和有效措施,以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勤工助学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实现的可能性,并尝试构建出勤工助学心理健康促进体系,以期实现勤工助学心理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尹霞 《文教资料》2009,(13):207-208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高校中一个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关注该群体的成长,透视该群体的心理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积极探索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逐步构建有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工作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