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作人的“新儒学”思想,是在他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现实的体认中逐渐形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和周作人个人思想的局限,他“复兴千年前的旧明”、“化至上主义”、“儒学化中心论”等“新儒学”理论主张,虽然表达了周作人改造社会现实、抵御外来化侵略等主观愿望,但这种在传统知识分子化心态和周作人“历史轮回观”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立论依据是错误的,客观上也没有起到过任何积极作用,而它的负面影响却十分明显。他附逆期间“儒学化中心论”主张,与“曲线救国论”没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失节的思想文化解读杜春海在《对周作人失节的思想文化解读》(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周作人的各个思想层面都是以个人本位主义为中心轴呈放射状展开的,个人本位主义的思想本质已经渗透到了他思想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个人本位主义已经成为周作人复杂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由此而演绎出来的“世界民”思想、现世思想及双重人格等思想因素共同作用于周作人各个时期的人生选择。因此,我们认为,周作人最后选择背叛祖国、民族的道路是他个人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他的堕落失节不是哪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钱理群是80年代初崛起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已出版了《心灵的探索》、《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丰富的痛苦》等有影响的专著,其最大的特点是:把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思想联系起来,把文学史的研究与历史、文化、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去揭示人的存困境并不断去追寻和开掘,具有哲学和思想意义上的心灵探索和启蒙主义色彩,因而其独特的研究也就具有超出文学史研究意义之外的哲学内涵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30年来,中国大陆周作人文集的出版成就斐然。从1981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共出版各种周作人文集211种。编订周氏文集用功最勤、成就最大的编者要推钟叔河、止庵以及陈子善、张铁荣,具体标志他们成就的是钟叔河编周作人著作集、《周作人文类编》《周作人散文全集》,止庵编《周作人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陈子善编《知堂集外文》以及他与张铁荣合编《周作人集外文》。故以评述这几套大型文集为主干,然后再从周氏自己编文集、他人编文集、译文集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时至今日,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惟一一个尚无全集的文学大家,这与他在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化史上和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版本研究和校勘工作最为欠缺和紧迫,制约了周作人文集出版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的人生悲剧,有其复杂的思想根源。其中,作为"爱智者",其早期的生命与进化观、存在与历史观中,就潜伏着与鲁迅迥然不同的消极成分,加之其文化性格的独特性,使他在命运的沉浮中,呈现出人格形态的分裂情形,虽以理性自恃,热衷于"生活之艺术",仍然不能不堕入悲剧性的泥沼。探究周作人的命运与道路,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6.
周敏 《学语文》2007,(1):34-35
周作人写作《苦雨》的1924年前后,中国的思想界处于一种十分沉闷的时期。曾与乃兄一起并肩战斗、致力于思想启蒙运动的周作人,此时也愤激地对社会现状下了这样的断言:“中国反正是一团糟”,他感到了信仰坍塌的孤寂和虚无。但鲁迅是明知绝望却仍要“反抗绝望”,而周作人却走另外  相似文献   

7.
一周作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最主要的贡献还是他的小品散文,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他的名篇《乌篷船》广为人们传诵,曾经选进大专中文系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而他的另一名篇《娱园》过去和近年来出版的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都没有收过,最近在新教材的大纲(全国二年制《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中增添这篇作品的篇目。这篇作品过去也少有人评论。读最近出版的《周作人美文精选》(作家出版社),觉得《娱园》确实是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当然,鲁迅与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9.
阅读训练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杨曾宪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相似文献   

10.
陈思和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概括为"庙堂意识"、"广场意识"和"民间岗位意识",本文借鉴这一理论,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问题入手,阐述了中国早期民间岗位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周作人的思想,描述了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在现代化的框架里对庙堂与广场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取向的大胆反叛,以及对自身主体独立性的自觉和形塑。  相似文献   

11.
李妮文 《文教资料》2013,(36):12-13
佚文《惟有孟母可作女范》、《忆童年》、《中国妇女应上那儿跑》是周作人于1935年发表在《妇女旬刊》上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对于全面认识周作人的妇女解放思想、家庭教育思想及女性人格理想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周作人趣味的形成看,他吸收了西方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日本的文学思潮,并把它们都纳入了中国的传统伦理之中,纳入了儒道文学中。各种思想杂乱地掺和在一起,形成了多种矛盾因素互补互制又具有单一指向的超稳定的思想系统。周作人的趣味观深受传统的东方审美趣味的影响。他所追求的平和、冲淡、闲适,从根本上说是以中国传统的道释思想与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共生互补而形成的。然周作人的趣味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对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的坚守,到对个性主义、审美文学的守护,再到个人主义与时代的冲撞,其趣味有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针对郁达夫小说集《沉沦》写的文艺批评《"沉沦"》是现代中国文艺批评史上超越性批评的一个经典案例。在此不再停留在研究《"沉沦"》内容本身及其在中国新文艺批评史上的意义,而是研究周作人为什么会在当时的语境中撰写《"沉沦"》?超越的批评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有如下潜在原因:周作人的性观念与文学创作观、自身当时"多余人"的心境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暗合、唯美-颓废主义文学观的倾向、反对思想统一的文艺批评观。也正是这些原因,彰显了周作人"超越的批评家"的气质。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有着重要的渊源,尤其与儿童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扛鼎之作.本文从周作人晚年的《儿童杂事诗》的剖析入手,通过对其创作起源、创作过程、诗歌内涵等,旨在探寻周作人与其研究并且实践的儿童诗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和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先驱者相比,周作人参加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比较晚的。胡适所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把周作人的一些文章列在“发难后期的文学理论”部分,正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但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主张“思想革命”,召唤“平民文学”,虽然没有先驱者那种举旗冲锋的头功,而他对先驱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是一位具有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文学史上看,他是现代“美文”的倡导者和成功的实践者,是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流派的开拓者,他对散文的语言和文体笔调等也有独特的创造。其散文既有古典风味,又有现代气韵;既有中国名士风,又有外国随笔风;规范与不规范,单纯与复杂,传统与现代杂糅互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的人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周作人仅引述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作为“灵肉一致观”的代表。通过研究,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周作人虽最先接触到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灵肉一致”的文学史观,但在《人的文学》中周却将厨川I所推崇的“灵肉一致”的代表——“惠特曼”改换为“布莱克”,此改动折射出灵肉问题上布莱克之于周作人的重要性;其次,周的“灵肉一致”思想更直接地受到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结婚》中《恶魔之声》的启发;再次,周对布莱克“灵肉一致”思想的接受,是建立在对其“神人合一”的神秘主义思想的理解之上;最后,周也对布的灵肉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即消除布氏思想中的神秘气,反增灵肉思想中的启蒙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主导体制外的现代知识分子,解放后的周作人具备着理查德·罗蒂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的意义。新社会的终极语汇最终在拒绝和与求证的交替斗争中重新把周作人推回到了原本的“意象”中去。周作人有自己的话语和叙事策略以规避生活本身及社会人事的“残酷”。再描述在周作人那里具体体现为畏天悯人和顺乎自然的样式,周作人所表达出的自由主义反讽主义的关系仍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伦理框架和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一再吸引他同代人和后来者的目光,使他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焦点人物,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周作人不仅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倡导者,而且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理念的先行者,其儿童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前瞻性,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据《东方早报》消息,一批周作人文稿日前在中国嘉德秋拍会上以358.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中国现代文人文稿类新高。这批周作人文稿内收周作人《北京的风俗诗》《天桥志序》《口占赠行严先生》《燕京岁时记》《结缘豆》《自己的文章》《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