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实习老师上“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他这样说:“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课本上表述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完全一样”和“面积相等”并不是一回事,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2.
从淡化公式探究、注重公式应用,转到注重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理解,这是新课程理念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不过,在实践中,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或理解)过程有没有一种基本方法?或者说,教材所提供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推导方式,是不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  相似文献   

3.
关于平面多边形有向面积的一些定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给出多边形有向面积的一个定值定理和多边形中线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把文[2]定理4和三角形中线定理等结论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同时还给出了多边形有向面积公式的初等证明。我们约定,本文所指的多边形是指边不自交的平面多边形  相似文献   

4.
本刊2000年第4期介绍了涉及三角形高线的不等式[1] 受其启发,笔者也得到了如下一个优美不等式. 定理设ha、hb、hc分别是△ABC的a、b、c边上的高,则有当且仅当a=b=c时取“=”号. 证明记△ABC的半周长、面积、外接国半径、内切圆半径分别为p、S、R、r.于是有 由恒等式 abc= 4RS=4Rrp,得 由欧拉不等式R≥2r.得 ≥4,即≥4也谈涉及三角形高线的一个不等式@张贇$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7371001庞耀辉.涉及三角形高线的一个不等式[J].数学 教学研究,2000(4):38.…  相似文献   

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相似形一章的重点,现举例说明它在中考解题中的应用.例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2:3,那么它门的面积比是()(A)4:9;(B)2:3;(C)/了:八;(D)2:巳(994年北京市中考题)例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4,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94年上海市中考题)..__。_、_J1。,_、:._~…‘分析例1是应用2二月(k为相似比),”““““’“S”““’“““””’”——”’应选(A).例2是应用k一^/2,应填1:2.例3把一个三角形变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边长扩大为原来的9倍,则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课堂中质疑提问屡见不鲜,教师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 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引导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相似文献   

7.
JVC产品常识答疑1.在我放一部录像带时,如果无意中动了其它键,如快进、倒带、暂停或慢进,为什么图像会变黑?在JVC录像机上边属于正常情况。JVC录像机采用两种速度:一种是SP(2小时),一种是EP(6小时),其它厂家也许会采用中速LP(4小时)。虽...  相似文献   

8.
“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以后,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一教师安排了一个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如图1)。图中三角形的底一定,过A点作一平行于BC的直线1,用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的定形问题,是指根据已知条件,判定三角形的形状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应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三角公式等相关知识内容。另外,还应注意灵活运用上述定理、公式,把已知的边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变换成只合边或只含角的关系式,化简后,再考察边或角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例l、在凸ABC中,如sinBsinC—cOSZtr,试确定三“““”一‘———’—”一‘”——””“——一2””””‘——一角形的形状。则面ABC为等腰三角形。例2、在凸ABC中,已知acosA—bcosB试确…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边之长确定后,其面积就完全确定了.工程建筑或机械制造中常焊接一些三角形来起加固的作用.除了三角形外, 梯形也是常用的一种形状,那么它是否且有类似三角形的稳定特性呢?本文导出海伦公式的一个推广形式一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回答此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积法”解题的基本思想是: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从而得到一个等式——“面积方程”,再对该方程进行整理和变换,以获得所需要的结果.为了能够列出各种图形的面积方程,就应熟悉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平面几何中的许多图形,都可以分割为若干个三角形.计算三角形面积最常用、最基本的公式有:①S△=12aha=21bhb=21chc;②S△=12ab sinC=12bc sinA=21ac sinB;③S△="s(s-a)(s-b)(s-c).(海伦公式)其他形式的面积公式均可由以上三个公式推导而来,公式中字母约定:a、b、c表示△ABC的三边,ha、hb、hc表示三边所对应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半…  相似文献   

12.
从单纯的对“教”的研究转移到重点对“学”的研究,这无疑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呢?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应该怎样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弩力使自已“贴近学生”或“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推导公式时,学生需要用到“转化”的思考方法,而这种方法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已学过。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可以首先考虑诱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是把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已知图形,从已知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为此,可复习提问:我们曾用剪拼、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15年第12期刊登了黄兆麟老师的“一个与垂心有关的三角形面积公式”一文(文[1]),巧妙利用三角形垂顶距与其外接圆半径,给出了锐角三角形的一个漂亮的面积公式。阅后深受启发,笔者另觅新径,深入研究,发现和证明了如下的三角形垂顶径定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没有此种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只要同学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就会想出多种巧妙的解法。一、“割补”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15.
吴文中  李祎 《数学教学研究》2012,31(2):51-53,60
用中学平面向量知识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种初等方法证明了三角形的一个含行列式表示的面积公式,并在平面和空间上推广了三角形面积的5种表示法;进一步推广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5个含行列式的表示法,也在证明三点共线方面给出了平面和空间两类行列式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几何大厅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现在上场的是梯形。“嘿——”只见梯形运了一下气,身子摇了摇,它的两腰慢慢伸长,最后相交于一点,竟成了一个三角形。“好!”场下一片喝彩声。三角形叫道:“你变了形,能把你求面积的公式也变得和我们一样吗?”三角形的话音刚落,梯形手一指,屏幕上出现了:(上底 下底)×高÷2=(0 下底)×高÷2=底×高÷2。梯形继续变化,只见它身子晃了晃,上底慢慢伸长,最后与下底同长,竟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哗!”场下一片掌声。平行四边形叫道:“你变成了我们的模样,也能把求面积的公式和我们……”不等平行四边形的话说完,梯形手…  相似文献   

17.
统编五年制《数学》十册86面有一道填充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编者的意图,在于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但由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理解为任意三角形,又可理解为“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学生很难得出合乎编者意图的答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硬纸板拿出来,选取两个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1]第6章中“探究与实践”板块关注的是“海伦公式和‘三斜求积’公式”.在这一板块中,简单介绍了海伦公式及其名称的来由,以及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并给出两个探究问题: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证明海伦公式和“三斜求积”公式;2.证明海伦公式与“三斜求积”公式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9.
一、新授课的实施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及计算”时,我们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运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而假设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剪拼纸版,以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最后通过MCAI进行反馈。学生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得到的三角形面积是对应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因而得出三角形面积是底x高÷2这一结论。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及计算”时,则是要求学生运用前面学…  相似文献   

20.
由三角形三边表示面积公式S=(p(p-a)(p-b)(p-c))~1/2(1),其中a,b,c是三角形三边的长,p=1/2(a+b+c),并记S为面积。 (1)式就是著名的秦九韶——海伦公式。我国宋秦九韶编撰的《数书九章》一书的卷五中曾载过“三斜求积”,它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本文曰:“问有沙田一段,有三斜,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欲知为田几何”答曰:“面积二百一十五顷”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