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两首     
红旗漫卷满天飘,英雄凯旋回来了,取来真经和真宝,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词坛上,苏轼和辛弃疾并称,堪为豪放派领袖;他们用各自量丰质佳的豪放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垒起了两座巍然对峙的高峰:气势非凡而风景各异。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这两位大家的代表作。如果对这两首同为怀古题材,俱属抚景伤情的传世名词作些简扼的比较分析,读者或许会产生如此感觉:它们宛若大江长河,尽管都具备持久、强劲的冲击力度,但又拥有迥乎不同的波光水包和文化底蕴,从古流淌至今,给人们以不同的艺术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母亲"是中西方传统诗歌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朱英诞作为一名笔耕一生的诗人,三千多首诗作中不乏以"母亲"为主题的作品。本文将选取《追念早逝的母亲》和《怀念母亲》两首"忆母"诗进行赏析,旨在领略朱英诞诗歌的创作特色,以及凝结在诗歌中的思母之情。  相似文献   

4.
树丫 《阅读》2005,(1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人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汴京,于是他跟随父亲几度漂泊流离,直到九岁才返回故乡。青年时期,诗人陆游曾师从著名诗人曾几学诗。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产量较多的一位作家,现存诗歌就有九千三百多首。他的诗风豪壮悲愤,是与唐代诗人杜甫齐名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一生中有两篇脍炙人口的写给自己儿子的诗,即“示儿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陆游那浓浓的父子情、爱国心。从《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读懂陆游的父子情。《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出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一首诗。诗中…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盛唐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集中那些赠别友人的抒情绝句也名重一时,这些诗因构思精巧、造境新奇、情意真挚委婉而引人共鸣,在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送元二使安西》和《山中送别》,即是王维送别诗中的名篇。  相似文献   

6.
传闻有马号乌骓,负箭满身犹急驰。慷慨项王施首后,不知遗革裹谁尸?这是郭沫若同志亲笔书写的一首七绝诗。诗无题,为一首托物言志诗。郭老在诗中深情地歌颂了忠于主人、勇于牺牲的乌骓马,也赞扬了许许多多象乌骓马一样的人,抒发了作者在国难当头之时,不怕牺牲、拯救祖国的雄心壮志,是郭老精神和人格的生动写照。全诗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7.
陆友松 《阅读》2006,(4):18-19
小书虫特喜欢语,在语学习中对诗又情有独钟。这不,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诵读着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文论看李商隐的几首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燕台》四首色泽凄艳、情调迷离。其诗用西方文论的术语来称,是一种客观的投影,是一种外观的形象,但又与作者的情意有相当的关联。要了解并把握其诗歌,必须先有一个与诗人接近的心灵,然后才可进入他的心灵的梦幻境界之中。李商隐的诗不可牵强比附,去做指实的说解。  相似文献   

9.
《党的文献》1993年第六期发表了《新发现的毛泽东诗四首》,《新华文摘》1994年第2期全文转载。这是继公开出版发表的毛泽东诗词51首后,又一次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诗。拜读之后,深受教育。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伟大的诗人。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新发现的毛泽东诗四首》,同  相似文献   

10.
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咏梅词,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不仅突破前人同类题材创作上的旧套,而且成功地实践了她倡扬雅格、崇尚清新自然的艺术主张。本文选择其中四首——间接咏梅的《孤雁儿》和直接咏梅的《渔家傲》、《玉楼春》、《诉衷情》,对其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表现手法以及自我意识流动轨迹诸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晚年写的两首词,前人认为是“林下道人语”,其实在参禅说道的背后,渗透着爱国志士壮志不酬的激愤情怀,另外也是在投降派迫害面前的一种韬晦之策。  相似文献   

12.
李白的一生诗才敏捷,才华横溢,走过了一条传奇式的生活道路,度过了光彩而又坎坷的一生.天宝元年(七四二年),因受人举荐,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不过翰林毕竟是个号称“清秘”而不预实权的职位.老迈而昏聩的玄宗,不过利用李白的诗才,为他写点行乐词章,并不加以重用.所以李白的一生虽然有远大抱负,却没有机会使他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因此他的许多诗歌中都抒发了自己的愤懑和怀才不遇的愁思,表现了强烈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3.
古典文学作品可谓浩浩瀚海,珍宝不计其数,代代有珍品,人人有杰作,汇集成中国古典文化前推后拥滚滚向前的格局。在这样的浩海里我却特别喜欢那两朵奇特的浪花,即苏轼的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和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瑾以此文谈点自己的观点,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4.
卞之琳的爱情诗数量不多。他在爱情诗中表现的主题常是爱而不得,舍而不忍,但又不得不舍的情感历程。《无题》(五首)构成了一段感情经历的完整序列,且都是两节八行,诗人在咫尺篇幅中容纳了丰富的情感,具有一种颇有深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英美诗从它的表层结构,即格律、音韵来看,和中国古典诗词很不相同;但从它的深层结构,即题材、意境、形象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来看,却和后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的英美诗,翻译成文言诗,如果译笔高超,简直同我国古典诗词无大差别。这种现象大概可以用诗歌的共性来解释吧。外国诗当然以译成白话诗为宜,但有一些译成文言诗也不逊色。如斐多菲的一首译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却意外地成了超过所有白话译文的夺魁精品。我在下面也试着用文言文翻译几首英美诗,目的在于和一些中国古典诗词作比较,供读者鉴尝玩味。我们知道,男女间的生离死别,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而眼泪则往往是  相似文献   

16.
17.
18.
无论有着诗人气质的曹禺还是诗人的郭沫若,他们在创作剧作时的心态都接近于诗的创作心态,这便是艺术的直觉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情绪的推动,情感的迫切需要这种诗人的艺术直觉在禺和郭沫若的剧作创作中有着相似的表现,使曹禺剧作充满了诗意、诗味、诗情;使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成为诗的延伸,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诗与剧作的融合处,曹禺和郭沫若的剧作产生了某种契合。  相似文献   

19.
苏 轼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他政治上失意的一生的。他初入仕途便面临朝廷改革派和守旧派势力的斗争 ,并很快被卷进斗争的漩涡。由于他始终只是从忠君爱民的思想出发 ,坚定不移地发表和实践自己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 ,而无意于依附权贵以求进身 ,不肯“府身从众 ,卑论趋时”(《登州谢上表》) ,他既不得宠于改革派 ,又常常“得罪”于守旧派 ,所以 ,不论哪一派上台执政 ,升沉不定 ,几经出入朝廷 ,“筋力疲于往来 ,日月逝于道路”(《定州谢到任表》)。他在去世前不久所写《自题金山画像》中精疲力竭地写道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辑录了明末诗人刘城的关于安徽贵池傩俗的四首"观傩诗",并对之进行了阐述.结合诗作者刘城有关生平资料的考证,本文作者认为这些诗是明末贵池傩俗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