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学校心理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内容“零散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忽视化”等问题,由此以校园心理剧为育心载体,积极建设“剧润童心”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群。为此,学校架构了“主题化”课程内容、“进阶化”课程实施与“三全化”课程评价的校园心理剧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生成积极的心理素养,提升心理自助的能力,促进心理问题的精准追踪,真正转变学生认知、行为与心理上的问题偏差,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的比较(一)新课程性质与老课程性质的差异本次美术新课标的颁布针对课程性质与课程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更全面具体地阐明了当代美术教育的新思潮。它将“具有人文性质”的原美术课程进行改革,开宗明义,认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凸显其“视觉性”特征,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认知性德育课程与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恒平 《天津教育》2003,(12):11-13
在我国,“德育课程”这一专业术语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在以往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多以“德育组织形式”、“德育途径”来体现。在德育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并妥善处理的,那就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性质或主体部分究竟是认知性的还是活动性的,抑或两者并重。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既是一个从未得到解决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认知性德育课程和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要义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道德知识或价值,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正规课程。顾名思义,认知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呼唤构建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美术教育人才。高师美术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地,对于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单纯注重技法训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和学生被动接受既定的课程和单一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更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并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后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求高师美术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个别差异。因此,高师美术教育通过推行师生共同开发综合课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竞争性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且运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与个性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宁教研》2002,(1):26-26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的美术教育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专业知识教育,而是汇集化百科.实现知识的大广度、高深度、综合性强的“智能式”素质教育,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使美术教育更适合人的发展,更适合时代发展的节奏。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法”是师范美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对“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定位和几个要点进行了分析 ,从新的视角研究了美术教学法课程与教学实习这一实践活动的关系 ,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同时就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更重视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美术课程的设计也不再局限于课本与课堂,而是更具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并拓展至更广泛的范围。这一切必须依靠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美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基本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美术教学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开拓学生想想空间和审美视野,更重要的是能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育的深入有赖于课程领域的拓展。心理教育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进程,它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与“五育”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本文在全面界定心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探讨与“五育”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概念是人们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概念教学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忽视其思维性价值的问题。文章基于概念性思维研究视角,探讨大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方式与功能,重点阐述概念的认知功能、逻辑功能,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静态理解,概念演变与发展,以及概念结构与理论框架的构建。大学课程教学应从概念认知“单元”开始,理解概念的多种功能。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专业素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怎样增强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如果只注重国家课程的开发而忽视参培者的内心需求,那么培训必定是低效的。本文就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如何开发符合参培者需要的课程即“校长本位”课程进行讨论。“校长本位”课程的概念笔者给“校长本位”课程作了如下界定:参培者在培训前与培训过程中,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题及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学习内容上的要求(显性课程);参培者在目标一致的学习中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后互相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观念、规范、态度等(隐性课程)。“校长本位”课程的开发“校长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3.
课程与教学内容使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了需要,即形成良好的心理匹配,但这是一个被忽视了的教学有效性条件因素。这种忽视有着复杂的情境原因,在课程与教学变革中,这些原因更显示出新的冲突性,这迫使我们在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时,进行更多的适应性调整。在建构新的课程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关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关注可提供性和可支持性的教学条件,灵活地运用心理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实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应走出专业美院的教育模式,与多种学科融合,弱化知识目标,强化人的目标。以人文引领,重建高师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理念;强调课程设置内容的多学科性、交叉性、应用性、人文性,合理配置课程资源。课程设置的主要构想有综合艺术课程的设置、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特色实践课程的设置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大文化视野,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将美术教育的“技”与“道”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而忽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亚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学生与学生这一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这些问题阻碍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梁寒冰  陈娴 《物理教师》2006,27(3):48-50,F0003
1问题的提出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一般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它具有潜在性的特点。所以也叫潜在课程.近期的研究拓展了隐性课程的范围.人们把有些预期的课程也规划为隐性课程,更注重隐性课程的“意图性”和“隐蔽性”.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已由注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这种概念的扩大对于研究隐性课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顺序授课模式忽视了课程知识的关联和交叉,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不能达到高职“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多课程融合为一教学模式实现了项目驱动下关联课程的并行授课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诸多问题,重点表现在:①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设置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是对立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是对学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要求地理教师首先要特别关注手中的新教材 ,弄清楚地理新教材“新”在何处 ,并在教学实践大胆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地理新教材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更有利于实现教师的“教”向学生能动的“学”的转化 ;二是更有利于教师调节学生内部的认知加工状况。这两个“更有利于”给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 ,体现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课程改革思路。如“综合国力竞争”的教学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就会逐一地分析和讲解各个要素 ,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