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清 《大学教育》2014,(1):28-29
随着"泛在计算时代"的来临,教育界提出了泛在学习的概念。通过对泛在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进行概述,从兴趣培养、泛在学习环境构建以及日语教学改革几方面探讨并提出泛在学习环境下培养日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应用问题导入,分步建构"体液"概念、"内环境"概念和"内环境稳态"概念,并联系相关概念建构概念图,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视域下,通过对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信息环境、人文环境进行重构与设计,创设支持学生进行概念建构、沟通协作、探究实践、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十分重要,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通过培养环境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意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化学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5.
以构建法生成概念为指导,通过"创设情境、分析模型、理解意义、实践应用"引导学生自主生成概念、理解概念并应用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2.0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策略梳理、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研究等,介绍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围绕概念构建、理解和应用等环节,利用虚拟实验技术,以实验为主要途径开展课堂教学,形成"引导—探究"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并通过装置模型拓展建构思维模型,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在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如"学习""课堂教学"等等。"学习"不是单纯现成的知识积累,而是经验重建和意义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将从"人(教师)—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应答性环境系统"。作为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作业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进行反思。因此,关注学生的作业问题,加强作业管  相似文献   

8.
“概念获得模式”是通过特定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概念,也就是说不是把概念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教师已知”的概念.以减少重新学习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中小学生是中国21世纪建设的主要力量,发展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根本性措施。环境教育在教学方面强调让学生在环境中学习,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调查、实验、分析、总结等实际研究活动,以培养学生明确的认知概念、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探讨问题解决和学习环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计算机学习环境的特征与概念,并指出其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硬件环境、问题解决学习资源环境以及学习者心理环境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指利用网络环境、教学模拟环境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通过网上模拟环境和教学模拟环境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解剖专业知识、认知专业知识;通过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案例帮助学生对网上商业活动过程了解、参与和分析,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掌握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学会发现需求、提出商业设想和找到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知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提取重点知识、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环境育人,即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与育人环境来引导受教育者,把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授转化为包含着教育意图的艺术与环境,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在高校中,"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通过主观行为直接实现育人目标;而"环境育人"则侧重于利用环境达成育人目的。对大学生而言,班集体是其置身于校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营造良好班风学风,建设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是实现环境育人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学生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是我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6,(24):11-12
以"细胞生活的环境"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推动着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构建,是当前教育信息技术革新的重要课题。从"翻转课堂"的概念出发,阐述其教学模式具有的诸多优势,继而结合数字化学习环境,分别从三大模块、导学一体,开发教学案例、实践校企合作,以及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评价系统三个维度,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利用该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实效性,促进教学革新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衡阳市八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态度、知识和行为等方面了解目前中学环境教育的效果以及现阶段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尚未形成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家长未能成为学生环境教育的主讲教师,学生没有普遍形成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为此提出了确立"绿色学校"的建设目标、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体系、积极开展活动性环境教育实践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农业基础科学,对于培养从事农林类高等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在"十二五规划"大背景下,以环境评价课程为例,剖析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探究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现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提高专业培养的竞争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让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指导者,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犤教学目标犦1.知识目标:识记环境、生态平衡的概念。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具体表现及环境问题的危害。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的危害,用发展的观点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环境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在环境问题上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总目标明确指出:"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Flash凭借其生成文件小、便于网络传播、交互功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与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内容联系紧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与后面的第2节和第4节共同构成生物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学生已在高二上半学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本节内容难度大,不排除有遗忘、混淆概念、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在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