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光梅 《广西教育》2010,(10):33-3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6页《比赛场次》。  相似文献   

2.
北师大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内容。如,"搭配中的学问""鸡兔同笼"等。许多老师看到这些内容马上会想到"奥数",认为"列式解答"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教学中,老师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在为列式法作铺垫,过早地进行解题方法的优化,概括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3.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师:课前我们交流过有关月球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弯弯的月亮》一课。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的月亮都有什么样的?生:月牙状的、弯弯的、圆的。师:同学们见到过这么多样子的月亮,可见你们是留心观察过的,学科学就需要有你们这样一双  相似文献   

4.
教学任务分析 《米饭的观察》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活动。这一单元与前面学过的植物、动物、人体、水都有联系,是作为综合性的内容出现的。在活动中主要以米饭作为观察的对象,并通过对米饭与大米的探究,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周围的事务中,蕴涵着许多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5.
数学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的形成为历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需要,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强调创新,鼓励教师在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以及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有所创新。本课堂教学课前交流环节彰显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其过程至真至简,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目标,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8.
"数学活动经验"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对数学形成更高层次认识的基础和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基于此,从动手操作、探索实践、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49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强化位值,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援经历数形对照、方法的比较与概括等过程,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我们去饲养场看一看。这是一周内新孵出的小鸡数量。师:看到这些,你有和数学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孵出只数99 223 232 239 189  相似文献   

10.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中去体验数学,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实验探索数学,和学生一起利用现代技术玩数学,鼓励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获取数学创造与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内容说明】本课教学在二年级下学期。【教学准备】同桌两人为一组。提供:一个一次性纸杯,内装12荚豌豆,杂物袋一个。表1(每人一张),表2(每四人组一张)。【教学过程】一、猜测检验,感知数据分布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1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第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周期现象中物体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优化的过程。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  相似文献   

13.
活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二·十二月花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5.
刘艳萍  杜清 《湖南教育》2000,(18):38-39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生:我国有56个民族。师:不错,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出示版图),你知道哪个民族的人数最多?  生:汉族。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民族呢?  生:苗族、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学生说,教师出示各民族的小朋友画像)  师:其他的民族人数少,我们称它为少数民族(板书)。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你能说出几个节日吗?你知道有哪些习俗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端午节有吃棕子、赛龙舟的习俗。  生2:我知道中秋节,中秋节有赏月…  相似文献   

16.
张敏 《贵州教育》2013,(8):31-34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的时候又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正是基于前面学生已有认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上的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奠定第三学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笔者执教这一课时,通过具体情境中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大胆、自由想像的愿望并进行表达。2.培养幼儿不怕黑暗的勇敢品质。活动准备:1.在卧室或储物室遮蔽阳光创设“黑夜森林”的情境(可利用报纸、长毛绒玩具等),提供有利于营造神秘气氛的音乐。2.幼儿观看过影片《哈利·波特》。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后面有一片黑森林,白天这里静悄悄,但到了晚上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森林里藏着什么东西?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立刻沉浸到故事情境之中,兴趣浓厚,迫不急待地猜测起来。有的说森林里有鬼怪…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使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性。我认为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为了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直观,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直接感知,为今后的实践和应用打下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将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纸的多样性以及多种用途。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制定研究计划,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纸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3.认识到为保护森林资源要节约用纸,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纸制品。教师准备:各种纸制品,放大镜,同样大小的牛皮纸、报纸、复印纸、餐巾纸(每组各一份),铁架台筷子,水槽,红墨水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