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2.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霄壤之别。正是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向课外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我们在欣喜于这种变革的同时,也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甚至脱离文本随意“拓展”。“用教材教”,重视拓展了,还需要“教教材”吗?本期的三篇文章。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尤其语文课堂教学则更需具有艺术性,特别是针对现实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把教与学的艺术链接起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德育教育最丰富的学科,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要把德育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仅表现在对知识的挖掘上,同时也表现在深入体会教材思想内容的过程上。要做到真正体会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但要求教师不断提…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还不同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它是更加基础的教学,而且承担着建立语文形象,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作用。而且其面对的群体还是一群刚刚正式进入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习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下面我们将要探讨的重要教学策略。一、进行角色扮演,让课堂"动"起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故事或者小短文,他们用简练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带学三点法”和“帮学三点法”进行职校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学改革的大事,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积淀,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具有内隐性,需要语文教师以专业的眼光去开掘教材内蕴的语文教学价值。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学"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基于"学"的起点,对"本"的教学价值做二度开掘。不同年级同题异构应引导教师以"学"为基点,开掘"本"的教学价值:同中求异,同样的文本,面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学价值,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同一篇课文,收获迥异;异中求同,不同年级都在"学语文",长智慧,落实共同的课程目标,追寻共同的课程核心价值;异曲同工,适切的才是最好的,当下学生能力缺失处、薄弱处,是重要的教学价值。以"学"为基点,以学定教,才能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起点上,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有新收获,真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亮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正视学情,直面文本,奏响"语用",习得语言呢?  相似文献   

10.
杜维道 《学子》2014,(2):53-54
正教后反思就是教师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检视、对自己的教学体验以及对学生的态度进行反省,它帮助教师从自己每天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认为,语文教后反思应该做到"六问"。一、问一问文本处理是否正确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和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对文本的处理,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议樊国华在学校工作中,德育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个教育者的职责。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科中渗透思想教育。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2.
郑静 《现代语文》2014,(9):25-26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一种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问题设计进一步细化落实教学目标。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师在分析课程、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策划有利于激励、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过多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唯恐学生对课文理解不透彻,将知识点进行大量分解,不厌其烦地对文本的字词句意思、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一一提问。  相似文献   

13.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叙事性作品、诗歌和非连续性文本,有其独特之处。目前的科普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对内容信息的提取上,没有经历"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全程阅读,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无趣。科普文教学要做到高效,就须教出"语文味",教出"文体特色",教出"文本特点",教出"情趣情味"。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集知识性、欣赏性、创造性为一身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呢?让学生动动手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通过文本这一教学平台,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三点做法。一、挖掘内涵,感悟文本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文章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克服传统  相似文献   

16.
"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过来的术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广义上则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言语材料,狭义上是指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教材文本通常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如果教学过程只是"忠实"地传递文本的过程,课程便为走向孤立、封闭和萎缩,而教学也将变得死板、沉闷和窒息。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解读对话的过程。因此,"求活"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理解文本内涵,感悟表达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如果“细渎点”选择不当,就会出现师生间对话脱离文本、课堂教学偏离目标的现象,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细读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语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亮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教材,正视学情,直面文本,奏响"语用",习得语言呢?一、把握学段特点,正视学情,巧妙突出"语用"纵观苏教版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要让语文课堂突出"语用",就需要教师抓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材的不断变革,教材内容除了基本的教学知识,还在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色彩鲜艳的插图,这些插图的使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尤其在小学语文低段教材的教学中,插图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插图的功能,合理使用教材插图,将插图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提升环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和组织者。教师不仅要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引领学生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