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起丁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本书主义”。五十年代,“一本书主义”是作为丁玲的反党罪证之一而被赫然公诸报刊的。从那个时候起,“一本书主义”就象一副沉重的枷锁套在丁玲的脖子上,将丁玲从精神到肉体,残酷地折磨了二十多年。1979年,丁玲复出。五月二十三日上午,笔者有幸在北京友谊宾馆拜访了不久前从山西长治老顶山下的嶂头村回到北京的丁玲。谈话间,丁玲不无感慨地提到她回到北京后哭笑不得的遭遇,她说:“我到北京来,碰到青年人,他们就说:‘你就是丁玲,我知道你是一本书主义。’我都笑了。他们知道什么是‘一本书主义’!”的确,对于多数人,特别是青年人来说,“一本书主义”的来龙去脉、原委曲直是不甚了然的。因此,有心要将当年“一本书主义”炮制出笼的事实真相,一一理清,大白于天下,为“彻底推倒强加给她(指丁玲——笔者注)的一切不实之词”作一点切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本书     
<正>~~  相似文献   

3.
一本书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自己的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里,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过她,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对他讲,曾经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不断晃动,真是有趣极了,你说是不是?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呀!”托米说:“多浪费呀!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我们的电视屏幕上给我…  相似文献   

4.
一本书     
这本书爷爷曾送给爸爸爸爸又送给我电视里朗诵过课堂上讲述过爷爷告诉我别说它只有半厘米薄读过它你会觉得沉甸甸地压心窝爸爸告诉我别看它有些旧,有些破读过它你会明白什么叫清贫的生活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我捧起了它这本书文豪的家里珍藏过①元帅的笔下咏叹过②秦淮的孤月照过高原的雄风吹过它是巍巍的昆仑它是滔滔的黄河它是岳鹏举的《满江红》它是文天祥的《正气歌》它是一首悲愤的诗它是一幅壮丽的画它是革命的暴风骤雨它是抗战的硝烟炮火它是天安门飘扬的红旗它是幼儿园含笑的花朵这本书大地作纸热血作墨墙外是寒光的刺刀身上挂沉重的…  相似文献   

5.
一本书     
正在书柜里,我珍藏着一本书,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那温馨的封面每次落入我的眼帘,总能勾起我珍贵无比的回忆。我清楚地记得这本书讲的是这样的故事:一个好爸爸很爱他的儿子,儿子想要的一切,他都竭尽所能地满足。直到有一天,儿子对爸爸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叫爸爸给他天上的月亮。爸爸煞费苦心,几经周折,终于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惊喜——湖面上的月亮。温暖的记忆历历在目。妈妈搂着两岁的我亲子阅读,那时我还不  相似文献   

6.
7.
寻找一本书     
曾经听过一场名为“寻找一本书”的讲座,主讲人是位从美国留学归来、小有名气的青年学者、教授,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教授一上台,就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阅读过很多的书,有谁能在读过的书中,挑出一本你认为对自己一生都有用有价值的书,告诉我书名吗?”一本对“一生都有用有价值的书”?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一个问题,可是,我还未曾思考过。那么多的书,是哪一本呢?我陷入了沉思。是《伊索寓言》吗?或者《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抑或《西游记》、《水浒传》、《隋唐演义》的连环画中的某一本?这些书,的确陪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本书     
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姓张,当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再三请求校领导,愿意再教一年,因为据说退休后工资会少拿50多块钱。张老师驼背、谢顶,戴一副高度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本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但内容很朴素,那一行行小字就像崎岖的路,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一本书     
站在长长的书架前,目光游弋在书与书之间,忽然觉得:人生在世,每一个人原来都是一本书,看似无序却是有序地陈列在世界这个巨大的书架上。要成就一本书,需要我们一生一世的光阴。初入人生,我们是初生牛犊,豪气冲天。不畏亦无识人间苦难,提笔作前言,落笔写序幕话开端,满篇凌云壮  相似文献   

11.
读完一本书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本书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研究组编的《自制幼儿玩具选编》一书,汇集了幼儿园部分自制玩具、教具的图样和制作方法,介绍了利用无毒无害的废品、废料和自然物制作玩具、教具的途径与方法。书中还选用了日本《利用玩具进行创造教育》一书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推荐一本书     
<正>习作要求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写好后,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交流一下,看谁的推荐能够激发起其他人阅读的兴趣。(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  相似文献   

14.
看轻一本书     
<正>喜欢读书,写点文字,偶尔拿去发表或出版,书总在身边来去,如潮退潮进,在心里起伏澎湃。平时有空就去搜书、淘书,垒满几壁还要去寻寻觅觅。要是哪本书被人借走,总是心心念念,拐弯抹角催着人家归还。有时想送出一  相似文献   

15.
寻找一本书     
有前辈学者就认为,书是读得完的。金克木先生就在《书读完了》一文中介绍了历史学家夏曾佑、陈寅恪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当然是指那些最重要的经典。而西方那些有口皆碑的经典,其实也不过几十种吧。如果读这一百多本经典,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如果一个星期读一本书,一年大约有五十多个星期吧,这样一年就可以读五十几部经典了吧!花上两、三年业余时间,读一批影响了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经典,并不是多么难的事。  相似文献   

16.
胡守文 《师道》2004,(5):31-32
多年以前,他还是一个青涩的高二学生,却早已迷恋上了学,尤其喜欢古典诗词。教语的刘老师当时大约50多岁,清清瘦瘦,也十分偏爱唐诗宋词,自然对他这个品学兼优又与自己臭味相投的学生喜爱有加,师生情谊格外深厚。刘老师藏书颇多,为了让学生们汲取更多的营养,豪爽地叫班长定期到  相似文献   

17.
寻找一本书     
寻找能够影响自己一生的书有时候一本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问题是怎么找到这本书?每个人的情况是因人而异的,所以真正找到这本书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题目叫《混乱的图书馆》。小说写出了许多读者有过的人生体验:面对迷宫一样的书林,该借哪一本呢?大家在图书馆里漫无边际地找呀,找。  相似文献   

18.
1946年,上海一位书商出版了一部章回小说,书名叫《抗日战争演义》,其中有一回目是《汤恩伯血战南口刘汝明误失张垣》。此书出版后,刘汝明大为不满,要求禁止发行。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内容照旧,只将回目中的"刘汝明误失张垣"改为"刘汝明痛失张垣",重新发行。  相似文献   

19.
<正>作家史铁生说:人生是一本书,出生是它的封面,死亡是它的封底。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也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亡,出生和死亡,都由上帝安排,而非自己决定。人生这本书,封面和封底,我们都无法改写,由我们自己书写的,是书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 )辉煌我敢担保我是一本相当精彩而且绝对值得一览的好书。我的“造物主”是位资深的社会学家 ,伏案半载 ,将满纸人际关系、如何处世的我隆重推出。从“造物主”那满意且难得一见的笑容中 ,我看到了我的价值 ,于是开始憧憬美好的生活。我被摆在一个大图书馆的书架上。比起其他同类 ,我的受欢迎程度令充满自信的我也难以相信。我从一个人的手中传到另一个人的手中 ,每次“移交” ,都要被舍不得我的读者反复地抚摸 ,伴着阵阵“啧啧”的赞叹声。我对自己很满意 ,因为我的读者数目正以n次方增多 ,而且我的名字也由报纸的无名处攀升至头版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