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棋     
G891.3 9801109围棋在美国[刊,中,I]/谭杰∥中国体育报-1997年11月24日(XG)围棋∥美国∥现状∥计算机  相似文献   

2.
陈荣浩 《围棋天地》2005,(19):70-72
很多棋迷朋友都想知道西方人是怎么看待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围棋的。以及围棋活动在欧美地区的开展情况。本刊驻美国新泽西州特约通讯员陈荣浩先生近期采访了三位美国东部地区围棋俱乐部的主任,通过他们的自述,读者朋友们可以略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眼中,围棋具有怎样的魅力,以及围棋在美国的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3.
一所围棋学校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即使是一位九段亲自执教。然而美国的丰云围棋学校,却如沙漠上盛开的花朵一般引人注目。虽然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中国的职业棋手在美国教授棋艺,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独指导的形式。类似训练班形式的围棋培训活动,在此之前有人尝试过,但无法长久,毕竟这是在美国,还是围棋的荒漠。虽然美国围棋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却是很慢的,所以当丰云围棋学校能够坚持多年,  相似文献   

4.
中美国际象棋对抗赛于3月14日至18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该项赛事主办之一、西雅图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谢拉旺先生了解到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祖德院长是围棋高手,就把情况告诉了西雅图围棋中心,西雅图围棋中心当即邀请陈院长前去下指导棋。  相似文献   

5.
薛磊 《围棋天地》2010,(7):109-115
2009年8月1日至9月7日,受中国围棋协会的委派和美国围棋协会的邀请,我前往美国参加为期八天的第25届美国围棋大会。大会结束后我留在美国,走访了美国东部地区的几个重要城市,在那里我进行了为美国当地的棋友们做讲座、下指导棋等围棋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9月2日,美国围棋协会会长艾博拉姆森正式宣布美国围棋实行职业化。“经过多年计划,筹备的职业体系终于结成硕果。不久的将来,即将诞生的美国职业棋手将在世界棋坛上与东方围棋强国的顶尖棋手堂堂正正地展开交锋。”  相似文献   

7.
谈谈围棋     
作为一种有特色的艺术,围棋 本身具有两重特性,其一是它的娱 乐性。 从娱乐角度来看,围棋起着陶冶性灵、启迪智慧、修身养性、适意延年等作用,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人士多半视弈棋为一种益智的消遣。 围棋的另一特性无疑是它的竞技性。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现代,国际、国内各种围棋大赛蓬勃兴起,竞技性就显得高于一切了。在我国,围棋被列为体育项目;在日本,优秀棋手被赞为“胜负师”,都说明围棋竞技的重要。 凡遇上围棋大赛,人们首先关注的总是谁胜谁负。一个国家围棋事业的兴旺与衰微,也主…  相似文献   

8.
围棋触电     
电影电视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产物,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影视作品中,涉及围棋的很多。特别是在国产的影视作品中,无论现代戏还是古戏,都很容易出现围棋的影子。不管是在表现文人雅士诗酒唱和忘忧休闲处,还是高士名将江山对弈运筹帷幄时,围棋都是影视作品中一种经常出现的经典道具甚至主题。屏幕光影明暗,棋局交错纵横……触电的围棋是否依旧智慧优雅?  相似文献   

9.
围棋断想     
林伯春 《围棋天地》2006,(11):73-73
在困境中,人会选择逃跑。三十六计“走为上”。暂时的逃跑并非消极的退却。而是另辟蹊径,曲径通幽。就像没了油的汽车必须去加油。到哪里去?到积极的爱好中去寻找补偿,心灵才不会流浪。一路狂奔到围棋中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到围棋中来,可认围棋为师,围棋便如一位哲人,教你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 欧洲围棋 的发展, 斯洛伐克 这个人口 仅530万 的小国也 感染上了 围棋的无 穷乐趣。 在大、中 学的校园 中都时常 能看见下 围棋的学生,路边的花园中也会常常听见棋子落盘的声音,他们已经建立厂自己的围棋活动会馆。为了进一步椎动斯洛伐电的围棋事业,第43届欧洲棋手代表大会在斯洛伐克举行。这项活动受到了当地热爱围棋的人士的热烈欢迎。 围棋正以亚训为中心向世界传播,看到了热情高涨的斯洛伐克人,我们可以自豪一下了:围棋走向世界、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的日子已不远了。斯洛伐克的围棋  相似文献   

11.
古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已经在中日韩三国围棋争霸中遥遥领先的韩国,开始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忧虑。9月6日,由闵炳斗议员发起,在韩国国会小会议室举行了题为“世界围棋最强国韩国会这样放任围棋吗”的专题讨论会,从韩国围棋的发展、地位、制度、普及、体育化、世界化、制约因素诸多方面,对韩国围棋当前的处境进行了“会诊”,并提出了韩国围棋走向世界,建立名牌效应的初步方案。这次讨论会,韩国棋界名流郑寿铉、曾薰铉、朴治文等都发表了重要意见。本文将其主要部分摘录编译,供读者了解其详。  相似文献   

12.
南非围棋     
周广 《围棋天地》2004,(8):54-54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非是围棋的荒漠之地,但其实并非如此。说到南非最大、会员最多的围棋俱乐部,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是在繁华的约翰内斯堡或者是美丽的开普敦和首都比勒陀利亚,但实际上,在南非唯一拥有超过百名会员的围棋俱乐部坐落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的黑人城镇索维托。一提到  相似文献   

13.
围棋三境     
李润 《围棋天地》2005,(14):71-71
闲学围棋,深感古人将围棋语人生。黑白二子,经纬之结,真正述透人生之精妙。以下浅谈所偶悟围棋三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围棋进入捷克。在刚开始时,捷克的棋手和邻国波兰、德国棋手一起下棋。从70年代起围棋开始繁荣,棋手的数量大量增加,大约有300到400人。起步早的棋手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捷克围棋渐渐融入到欧洲围棋中去了。  相似文献   

15.
围棋美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颗明珠。人们对围棋不学则已,一学则迷,一迷则嗜弈终身。揭示围棋的内蕴,可以发现它闪耀着璀璨多姿的美学光彩,从中就可窥其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艾琳 《围棋天地》2004,(10):53-54
作为一个酷爱围棋的人,从几乎是世界围棋中心的北京来到英国——这个在围棋辞典里可以荒漠一词代之的国度,要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情来度过没有围棋,没有棋友,没有《围棋天地》,没有那种像每天都要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和习惯了的热火朝天的棋的氛围,感觉,那份沮丧和隐痛,是一般人难以置信和想象的。  相似文献   

17.
文浩 《围棋天地》2006,(8):65-68
过去有人说:东亚是围棋中心,欧洲是围棋沙漠。如今,这片沙漠上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些植被,并在不断扩大。我愿意在异国他乡为不同肤色的人提供围棋技援。衷心祝愿中国围棋事业永远兴旺,世界围棋之花越开越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日前去美国,留连月余,所见所闻,足以成书,但要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非电脑围棋莫属了。 遍布全球的“英特奈特”电脑网络 当今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人类最古老的围棋文化相结合,开创出奇妙绝伦的全球通用电脑围棋对局网络——“英特奈特”系统。  相似文献   

19.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04,(12):43-43
皇帝对围棋的褒扬,自然会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对围棋的态度。太宗的棋诗还引来弘文馆学士许敬宗、刘子翼等的唱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围棋诗歌的小高潮。上行下效,唐代围棋的繁盛,也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20.
王锐 《围棋天地》2005,(5):54-55
在众多有围棋特色的高校中,不论是从招收职业棋手的人数、水平,还是开展围棋活动的时间、厚度来说,复旦大学都显得尤为突出。“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所坐落在上海滩的百年名校享誉中外,以排球作为传统体育强项的复旦,能够与围棋结缘实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