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习物理困难是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积累和工作方法上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其含义有两个:所谓"困",物理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学生的经验。使其困惑不已,不甚理解的物理原理和方法多;所谓"难",物理知识超过学生认知水平,在学习方法上也超过其技能范围。物理学习过程的知识水平和方法水平不断地向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挑战,造成学习困难。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表现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学生物理学习的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积累不足,如,解密度题时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方法不清,如,解决浮力问题时不会准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不能有效地应用解题策略,如,在解决压强问题时生搬硬套公式将计算液体的压强公式和固体的压强计算公  相似文献   

2.
“浮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力”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的内容。教学大纲要求 :知道什么是浮力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学习“浮力”时 ,要特别注意对浮力本质的理解 ,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浮力习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 ,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就学习“浮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形成正确的浮力概念教材中对浮力是这样定义的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对于这一概念 ,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条文背诵 ,重要的是对概念的理解 ,不但要知道浮力概…  相似文献   

3.
直线运动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直线运动的知识,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熟练地掌握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这是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础;其次要善于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对问题所涉及的现象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景,找出与该过程相应的物理规律.这是学习运动学知识时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下面结合例子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4.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应用物理定律、公式的基础.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及高中生认知能力的不足,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的障碍,如果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理论,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公式、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物理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很多同志对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性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过,学生的学习质量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死记硬背,理解不深,不能灵活应用。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时,没有真正动脑去研究、去琢磨;同时,自己去领会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培养起来。我觉得,当前物理教学的改革,重点要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真正地理解知识,以培  相似文献   

6.
物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下面就我们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初中物理《浮力》一节的教学尝试谈谈自己的体会。初中学生对浮力知识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等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仍是新知识。此外,学习本节内容要用到前面所学的有关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液体压强等诸多知识,这就给他  相似文献   

7.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物理,认为高中的物理学科是最难学的.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看,他们在课堂上不能主动思考,课后也不能完全消化理解知识,作业中不能灵活应用知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初中学习物理时忽视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学习.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靠其自觉地学习,有意识地去提高;另一方面要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自己对提高物理课教学能力的见解。一、提高语言和板书能力语言是教师对物理概念、规律及其本质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阐释。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1)准确精炼。作为物理教师应具有明确、精炼的物理专业语言,能体现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能传授给学生准确的概念和规律。如讲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应注意定律中的“一切”“或”等字眼的准确性。(2)…  相似文献   

9.
理解是物理学习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对物理知识、技能、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在实际中,有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牢固、灵活,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有创造性.而有的学生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地记住了某个概念的词句,对公式、法则的套用,不知道概念的本质属性,不知道原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变通.理解学习无疑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11.
学习“力和运动”这部分物理知识应该在一个“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和五个“知道”上下功夫。其中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这部分的重点 ,也是学习力学的基础。但学生对这部分的一些概念往往感到抽象、不好理解 ,尤其是对解释惯性现象感到困难、无从下手 ,因此 ,学会分析事物的现象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点 ,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见文后附图 )由图可见 :( 1 )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时 ,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物体具有惯性。( 2 )物体受到不平衡外力作用时…  相似文献   

12.
二力平衡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知识对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求平衡力中的未知力以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浮力等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学习这一定义要明确 :1 .定义中指的“物体”是指一个物体 ,而且是受力物体 ;“几个力”都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几个力”指至少有两个力。2 .由定义可知 ,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何种运动状态 ,决定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思维障碍,就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的本质;不能区分特定的物理量;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描述的全物理过程,不能对题意的分霄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不能抽象出题中的物理模型,从而确定遵循的规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只有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克服思维障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搞好物理学习至关重要。1形象思维障碍及对策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物理知识大多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时,要有…  相似文献   

14.
物理规律揭示了物理现象的本质,它是在相关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物理概念是理解物理现象的关键.物理规律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在应用定义、定律、定理时一定要弄清它们的确切含义和适用条件,以免张冠李戴乱套公式.机械运动的定义是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这里的"其他物体"就是指参考系(也就是我们认为静止不动的物体),也就是说参考系是为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只有确定了参考系,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运动的规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具有科学、严密、系统等特点 ,新颖有趣的实验固然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物理教学过程多数时间仍是依靠教学语言来进行的 ,因此 ,研究一下物理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1 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所谓科学性 ,就是要用准确无误、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讲 .例如在讲库仑定律F =kQ1Q2 /r2 时 ,要注意它的适用条件 ,不能说当r→ 0时 ,库仑力无穷大 ,从数学意义上说得通 ,但在物理学上 ,当r→ 0时 ,两电荷就不能看成点电荷了 ,也就不遵循点电荷的库仑定律了 .又如讲电场强度概念时 ,不能说E和F成正比 ,E和 q成反比 .E的大小只取决于电场本身的性质———产生场的场电荷和位置来决定 ,跟这一位置与有无电荷无关 .我们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但又不能片面地 ,一味追求似乎什么概念都要严格地科学地定义 ,那就大可不必 .应根据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 ,知识的循序渐进 ,不断完善深化 .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 ,首先只是叙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后来讲授牛顿第三定律后 ,对力的概念加深了一步 ,指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到了讲授牛顿第二定律后 ,又从力的作用效...  相似文献   

16.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感到难教 ,学生认为难学 .通常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能一字不漏地将惯性概念完整地背出来 ,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 .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 ,并能正确地运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惯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惯性的实质 ,尤其要让学生弄清惯性究竟是不是一种力 ?惯性的实质是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并且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学习了惯性以后 ,学生在回答和解…  相似文献   

17.
高考命题都是通过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条件,考查考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在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中,仅仅依靠背诵是绝对不能奏效的。近年来的高考已反复证明,背诵的知识只是“知道”而已,由于没有自己的理解,便不是“知识”。凡只是“知道”的知识,都不可能灵活运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需要在学习和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解答物理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提高解答物理试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求我们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其次要改善思维方式,讲究解题技巧,从而掌握解题的规律.要想准确而快捷地解题,就必须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题技巧上下功夫.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的解析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解物理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解答物理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提高解答物理试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求我们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其次要改善思维方式,讲究解题技巧,从而掌握解题的规律.要想准确而快捷地解题,就必须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题技巧上下功夫.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的解析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解物理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浮力》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章不仅涉及到浮力的概念,而且还跟前面学过的密度、压力、压强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还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框架,所以在学习《浮力》这章时,许多学生感到问题变化多,理不清思路,解题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本章的内容呢?一、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概念时应注意以下5点: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2“.浸在”的含义。“浸在”应包括完全浸入时的“浸没”和部分浸入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