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监狱系统中自杀、逃跑、伤害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犯罪心理进行阐述:第一,犯罪心理的重要性;第二,犯罪心理的理论;第三,不同类型罪犯的心理特点;第四罪犯的个案心理咨询;以期能够对犯罪心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犯罪与大学生犯罪心理息息相关。大学生犯罪心理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在其不成熟心理、畸形需要、错误的价值观等内在不良因素的驱使下形成的。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预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来讲,犯罪心理注意是犯罪人的心理活动对犯罪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应当成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研究犯罪,就要研究犯罪人的意识、动机、目的、和手段,这就离不开研究犯罪心理注意。没有犯罪心理注意而构成犯罪行为的案件是没有的,但是,犯罪人的心理注意,决不会对眼前存在的诸多事物都去注意,而是在相同刺激下,要筛选对犯罪人极有兴趣的,也即要选择急需的犯罪目的和达到此目的的最佳犯罪手段。这种有选择地确定犯罪目的和犯罪手段,而离开其它与犯罪活动无关的事物,就是犯罪心理注意的指向。犯罪…  相似文献   

4.
厘清犯罪心理评估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定位,既是人身危险性理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犯罪心理评估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刑事定罪依据的主要是犯罪事实(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单独的犯罪心理评估不能作为入罪的理由和根据,但可以作为出罪的证据。刑事量刑既要考虑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又要兼顾考量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而人身危险性须由犯罪心理评估评定,结合犯罪心理评估做出的刑事量刑才能达成"既得公正,也得功利"。而在刑事行刑阶段,刑罚执行的依据和行刑效果的检验主要是看犯罪心理评估的结果。在犯罪防控中,根据犯罪心理评估界定的危险因素制定矫治对策,旨在降低罪犯重新犯罪能力和帮助罪犯重返社会,从而有助于犯罪防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个性人格与犯罪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是导致犯罪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的特有方式和技术,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养成积极人格,矫治人格偏差,从广度和深度上提高预防犯罪心理产生和矫正犯罪心理的有效性,消除大学生犯罪隐患,避免大学校园恶性事件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关注.构建大学生犯罪心理防范立体教育模式,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项战略措施.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大学生犯罪心理防范长效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御是构筑预防机制的基础;发挥团体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护和疏导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有效干预,是构筑预防机制的关键;加强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不良心理的自我调适与防范能力,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是构筑预防机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犯罪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大学生犯罪心理进行分析,阐述了犯罪心理的表现、诱因、自我调适和预防措施,以期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遏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分析技术及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侦查实践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两种新型技术手段.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侦查中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在侦查中共同运用,对疑难案件的侦破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要重视和加强对犯罪心理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规范与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疑难案件侦破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主观层面来看,人之所以犯罪,是因其形成了异于常态的犯罪心理结构。该结构是驱使个体发生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根据,由五大心理要素螯合而成。对之进行深入解析,有助于把握犯罪人的内心世界,为社会从主观源头上遏制犯罪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犯罪群体犯罪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主要建立在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协调、社会化过程中不适应基础上,并在社会化过程中缺陷、角色冲突、社会控制不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作用,做到综合预防。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剧变,大学生犯罪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该说社会转型是大学生犯罪的深层动因,包括宏观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等外在环境的变异以及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等内在环境的变异,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分析,文章旨在对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及预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人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尤其是对青少年消极人格的构成的探讨,指出不健康人格是犯罪的心理基础。应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来提升人格修养,从而扼止犯罪心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重状况。青少年犯罪主要有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性犯罪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以及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心理表现为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犯罪故意的突友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等几个方面。家庭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而不当家庭教育则是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是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犯罪心理诱因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犯罪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个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参与的集体协作过程。本文针对大学生犯罪心理诱因分析与防范教育展开讨论,认真分析了各类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质,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教育举措,旨在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效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月霞 《红领巾》2004,(4):70-7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文化不仅为犯罪心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氛围,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发的几种心理危机助长和推动了犯罪动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若干法律问题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在司法部门,特别是侦查机关办案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其科学性逐步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人们的认同。但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若干法律问题,却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亟待解决,如测试的应用范围、适用对象及诉讼证据等,早已引起社会各界和司法机关的普遍关注。对此,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法案,使我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早日纳入法治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达到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从微观层面来看,犯罪现象的遏制和消灭归根结底需要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存在着真与假、虚与实、浅与深、共性与个性交织混杂的不同形态,其过程大体要经历内心斗争、心理突破、心理反复和走向新岸等四个阶段。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具备由外界积极因素和内部积极因素所整合建构的动能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