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2.
开放的课堂的特点 1.在重视接受式学习的同时,也重视体验式学习过程和发现式学习过程接受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接受前人或他人对世界的描述解释,通过阅读、倾听与研究迅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目前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体验式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加上思考与总结,最终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在中小学教育中,体验学习主要应用于情感态度的学习,技能技巧的学习,体育、艺术、品德教育、文学等等都包含大量体验学习的内容。发现式学习,也就是探究式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或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并将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这三种学习方式往往是交错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接受学习,比较忽视体验学习,尤其忽视发现学习。  相似文献   

3.
数学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找变异,对已知信息通过转移或改造进行扩散派生出各种新信息。加强培养数学发散思维,对于开阔数学视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立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建“生态平衡”的新课堂。但由于新课改刚开始实施,加上高考新方案尚未出台,因此在课改和应试这一对矛盾中,有些教师无所适从,或盲目追求新理念、新模式,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或只关注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追求一种表面上的新奇与繁荣,其实仍是老一套,似乎只要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一定会好。这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建构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引导。在网络环境中有效地创设情景,唤起学习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7.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并构成课改中学习的新方式,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是相对的概念,自主学习是替代被动学习,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揭示了人的发展和学习规律的本质。自主学习有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趣味性的特征,这四个特征从不同角度具体地指导着师生用新方式进行工作和学习。在课改中一定要抓住其实质,认真研究新方式,大胆尝试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问题式学习中,问题是获取和综合新知识的起点和中心。只有让学习者感到疑难或困难,需要学习者竭尽所能去破解和克服的不确定的状态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来自学科课程的问题使问题式学习方便教师指导、自然流畅而不流于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林初艺 《中国教师》2013,(21):69-7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变着学习模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践行着新理念、新教法、新学法。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新理念与新课堂的磨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新教学与新学法在转变中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自主学习成了漫无边际的放羊式学习。  相似文献   

10.
卿平海 《四川教育》2002,(10):22-2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新要求,是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的新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相对于仅就某一语文知识或技能的单一性学习而言的。它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项目,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对中小学师生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封闭在字词句篇语修逻、听说读写的学科壁垒里,“…  相似文献   

11.
暑假里,阅读了很多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文章。每一位作者都有一定的见解,或精辟、或独特……特别是陶老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到:“学生有注重启发作为新教育的办法之一…·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们发生兴趣是很要紧的。”总之,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对比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数学知识学完后,部分学生由于受旧知识的影响,产生负迁移,使新旧知识发生混淆;或由于缺乏思维的变通性、系统性,使新旧知识互相割裂,难以融会贯通。为了使新知识尽快纳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通过将易与新知识混淆的,或可与新知识相互沟通同化的旧知识放在一起,抓住本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探究异同,可以有效的防止负迁移的产生,促进新旧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使新知识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第八册P193)学完了体积单位换算后,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牢固掌握相邻两…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马丽馨 《青海教育》2003,(10):43-43
互动交际学习法是指学习者通过互动交际方式输入或输出相关知识,进而达到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完全认识新知识的目的。交际式学习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听课兴趣是学生对听课活动或课堂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新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愉快、轻松接受教育,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文苑中,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或蕴含哲理,或点染世情,或描摹景色,或摄取风情,极富诗意,又具画境。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全国卷三、全国卷四、上海卷、浙江卷、福建卷、广东卷都出现了新考点——对联,这对传统文化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写好对联,必须具备对联的有关知识,具体而言,对联有“三美”。  相似文献   

17.
继续教育是指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或获得相应学历后,进行的继续学习和进修,也可称为再学习。继续教育包括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目前,脱产进修仅限于学历方面或骨干教师培训方面,而更多的教师的继续教育则要依靠自己自觉自发地边工作边学习。在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继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不学习、不接受新知识,吃老本、凭经验,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那么,面对当今高科技的信息时代,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学些什么呢?一、学习音乐教育的新知识、新理论当今音乐教育体系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8.
情境创设中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所指的研究性学习在英语中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即inquiry learning或inquiry—based learning(探究性学习)和problem—based]eamlo.g(基于问题的学习)。它们二者没有实质的区别,都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新知识的能力和批评性思维的习惯为宗旨和目标,都是要求学习者实现主体性的参与,学习的过程都是在问题情景中进行的;前者突出强调学习过程的性质是探究,而不是填鸭式的说教;后者强调学习过程的组织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而不是现成内容在师生间的机械位移。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以自身活动或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已有知识确定课题,以小组或个人收集材料信息,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新的教育模式即将形成,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理应随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变化。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要求把学生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望,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