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在教学的过程和设计上往往忽略了学生。新课标的颁布,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观念变了、教学方式变了、学生地位变了、课堂气氛变了……语文课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具优势.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在这背后.也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对待语文教学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心灵的天空都飞翔着梦想的精灵,每个学生思想的深海中都蕴含着创造的潜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掘学生的这些潜能,培养和发展其创新思维呢?这是目前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师关注的热点。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吴红阳 《中学文科》2009,(13):87-87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常常一唱到底。而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充满活力。然而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实施以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阶段性的成效,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语文教学精彩纷呈,但无论怎样演变,语文课堂始终是教师的主要阵地,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把读、听、说、写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呢?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6年以来,由于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勇于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能真正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理解上还不到位,导致种种实践行为上的偏差,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入了一些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郭静 《文教资料》2011,(28):60-61
如何上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要善于从情感、情境、情趣、激情、情绪和情节等方面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教学创新不断涌现。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理念和模式,教师们不禁思考: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课堂?此文以《仙人掌》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方面的有益做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豪迈地走进了新课程,如何利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倾听,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一项重要的能力,能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倾听还是师生的心灵之约,是生命体问的相互影响。至此,作为语文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师也由传统的传道、  相似文献   

12.
实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新课程改革至今,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已不断更新,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平时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部分语文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现象还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下面几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沈月 《现代语文》2009,(6):84-85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意义非常重大。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如何走进新课改?笔者就新教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专家可以从教学理论方面去评判一堂语文课是优是劣。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评价一节语文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评判自己所上的每一节是优是劣呢?笔者认为没有哪位教师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是无效的。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成了众多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于语文好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火热进行着,语文课堂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学习方式的变更、课堂形式的丰富化、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等。当然,在具体教学中,课堂上看似发挥了学生主体性,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收获甚少。其中一个原因,即教师的倾听行为有所缺少。本文拟通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堂中教师倾听行为的重要性,让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课前疑问,倾听学生的朗读,倾听学生的情感心声,以此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语文课堂因为多媒体的辅助运用而更加生动,过去那种乏味的语文教学模式被彻底改变。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能创设活跃的语文课堂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潜力被激发出来,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基于语文学科特性,新课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应该是:教师依据语文学科性质,制定三维教学目标,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能够相对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能等目标的教学。但是,当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本文从教学目标的既定性、教学内容的共性化、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教学过程的机械化这四个方面分析有效教学缺失的成因,并借鉴当代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应对的策略,以期对语文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05,(12B):6-6
潘涌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8期上认为,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养方式。但是,新课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教学过程空泛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的前景,还存在着走向绚丽的种种障碍。举其有三。第一,指令型课中形成的刻板化统考制度有待施以“大手术”。  相似文献   

19.
许明霞 《成才之路》2014,(36):I0006-I000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今的语文课堂节奏太快了,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效益,在教学时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有时教师刚刚展示出一个课件,学生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教师就又进入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师生问答活动中,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对答案予以提示……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节奏真正慢下来,让学生成才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更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语文课堂则要求教师把创新手段融入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创设开放性、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教材更加突出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个性教育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