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ν—t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独特的优点在于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规律,表达物理过程,内涵丰富,形式灵活多变。对于一些问题,应用已有定理、公式求解很麻烦甚至难于得出正确结论,而利用ν—t图象,则思路清晰,过程简洁,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十分重要盼意义。为此,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ν—t图象在解决有关中学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0至1993年届高考物理试题最后一道“压轴”题(第31题)都是纯力学题,其后三年的力学题又都可以用v—t图象求解。而用v—t图象求解又都是高考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之外的解法。本文拟对1993年高考物理试题第31题的图象解法作一些分析。 [题] 同一平板车,质量M=100干克,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米,一质量m=50千克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1.00米,与车扳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20,如图1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_0=2.0米,求物块落地时,落  相似文献   

3.
与物理学中的其他图像一样,v—t图像在表述质点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特征方面有着直观明了的特点。在分析、求解物理问题时,v—t图像往往具有巧妙、简便的优势。例1: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速运动,第4秒末关闭发动机,再经过6秒钟停下。汽车一共行驶了30米,求汽车在前后两段中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由凸透镜成象公式可得v=f/(1-f/u),式中v随u的变化关系可用图1所示的v—u函数图象描述,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为v=f和u=f,其中当v>0成实象,v<0成虚象。利用该函数图象对几何光学中有些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形象直观、简捷明了。现举例说明。 1 放大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1.s—t图象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位移S,用横轴表示时间t,得到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叫做位移一时间(S—t)图象,简称位移图象.  相似文献   

6.
物理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速度时间图象又称v—t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对速度公式的直观体现。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相似文献   

7.
追击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感到头疼的一类问题,而用图象法解决此类物理问题,已逐渐被高中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果用v-t图象解决追击问题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一般的常规方法相比较图象法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太、容易理解、解题速度快等特点。下面就图象法解决追击问题进行例题说明。  相似文献   

8.
该文用实例说明用v—t图巧解某些力学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物理图象在反映物理规律、处理数据、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分析和应用物理图象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运动学中S-t图象与V-t图象是同学们经常遇到的两种图象,由于同学们理解的不够透彻,时常弄混搞错,现把S-t图象与V-t图象应该注意的五大看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规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函数图象来描述。函数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使数学问题简化明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用数学图象表示更加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它能将数学、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图象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它是描述物理状态与过程的工具之一。与物理学中的其他图象一样,v—t图象在表述质点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特征方面有着直观明了的特点,在分析、求解物理问题时,v—t图象往往具有巧妙、简便的优势。运用v—t图象表述、分析与解  相似文献   

12.
S-t图象不仅可以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而且能直观地反映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理过程,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图象为直线.用S-t图象解题也是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一、定性分析例1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哪一辆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分析与解:由题可知这三辆汽车的初、末速度相同,它们经过的位移相同,而题中并不知乙、丙两车在各阶段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我们只能分析它们的一般运动,即变速直线运动·这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无法求解这一问题,如果我们利用图象法,即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做出这三辆车的v—t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乙车通过下一个路标的时…  相似文献   

14.
s-t图象不仅可以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而且能直观地反映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理过程,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图象为直线.用s-t图象解题也是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图像的意义及基本问题 波动图象表示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从波动图象中可以直接读取波长和振幅.波速、周期和波长的关系也经常与波动图象一起出现在高考题中.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波形电以速度v沿传播方向向前平移.  相似文献   

16.
追赶运动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物体,运动过程复杂,综合性比较强,出错率较高.对此类问题,应认真审题,挖掘条件,弄清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情景,画出物体运动的简图和v—t图像,再根据v—t图像的几何意义,列式求解.请看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函数图象有三大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当函数图象进行以上变换时,图象上的点必然发生变化,若能注意考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从坐标关系去把握图象变换过程,也可以将图象变换过程转化为坐标运算关系,二者相互为用,能方便准确地解决有关图象变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何万军 《教育革新》2009,(12):55-56
图象法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用图象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直观明了。图象还能用来理解、解读相关的物理情景,使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解决物理问颗的持释批茸县在话动学中利用v-t图象解决相关问题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学生对图象斜率的“疑”与“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版高一物理课本“直线运动”一章中,引入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u-t图象)。图象斜率有着一定的物理意义,在s-t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在u-t图象中斜率表示着加速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刚人高一的学生极易出现以下的疑惑与混淆。  相似文献   

20.
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对公式2作图,如图1所示.类比平面几何中y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的y=kx+b的图象,可知斜率k=a,截距b=v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