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姚淦铭 《甘肃教育》2014,(21):119-119
正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说对人生有益的快乐有三种:一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要用礼节、音乐来调节,从而达到中和、中庸的境界,这种做法本来是一种快乐,而这样做的结果当然也会是一种快乐。二是以道别人的善为乐。人是很喜欢别人称扬自己的优点的,这大约即是人的特点,也是人的弱点。那么你称道别人的优  相似文献   

2.
你有快乐和烦恼吗?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我也有自己的快乐与烦恼,现在我就来向你介绍我的“三乐”与“三怕”。先介绍“乐”——第一乐:读书乐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一位名人也曾说过: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是不读书的人,世界上最小气的人是  相似文献   

3.
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外部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士舟 《中国教师》2008,(19):16-16
<正>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照孟子的说法,教师职业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职业,教师群体也应该是一群快乐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历练的过程,没有一个人会一帆风顺的走到头。无论是生活上的快乐或痛苦,我们都要感谢它们;感谢快乐,它使我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力量,感受到希望。我们也要感谢痛苦,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坚强,感受到人生的价值,感受到痛苦过后的那份轻松。生活让我们懂得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常说知足者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太多财产,但是我们心无牵挂;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人生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而只有活在今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人生三乐,金榜题名时一乐,洞房花烛夜二乐,他乡遇故知三乐。通过考试得以一举成名乃人生之第一快乐,何乐而不为呢?然自古而成的人生一乐后来却不断遭到批评。《南柯一梦》以笑话形式批评中榜人的轻浮,《范进中举》以夸张笔法抨击读书人的颠狂,《孔乙己》以冷峻目光揭示读书人的可悲  相似文献   

6.
快乐是什么     
主持: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吧?那么,你们感到每天快乐吗?你们心目中的快乐究竟是什么呢?一个快乐的人,也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愿快乐伴随你们成长的每一天!在这里,我们请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五区校区的同学们来谈谈他们对快乐的真实感受吧。  相似文献   

7.
寻找快乐     
商人以财富为乐,医生以救人为乐;学者以读书为乐……,快乐就像花儿,有千百个品种,万千种形态。拥有财富就快乐吗?但为什么《红楼梦》里不乏吃穿、披金戴银的林黛玉却会终日以泪洗面?拥有权势就快乐吗?可为何政台上的权霸布什还如此憔悴?看来,拥有这些并不代表拥有快乐。快乐真的有这么难吗?其实不然,快乐是很容易得到的———快乐来自希望。有位哲人说:“有的人没有任何的希望却害怕着一切;还有人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却希望着一切。”看上去似乎很复杂,其实,并不难理解,拥有一切的人害怕失去这一切;而一无所有的人却一直希望着能拥有这一切。谁…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想]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节选)>一文,极写了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带领学生感受文中"我"童年生活的快乐无疑是必需的;但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疑为学之始",要求能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读书,所以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思考"乐"后面的东西:作者写作本文时乐吗?"我"的童年真的很"乐"吗?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对人生的苦乐作些力所能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为人师表所独有的快乐,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方能将这份快乐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大夫在“健康就在你的心里”专题报告中提出一个观点:人要达到快乐,至少要做到三乐,即“知足常乐、自找快乐、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是对的,有的人正是不知足,明明身临快乐,却处处感到悲戚,何来快乐可言? “自找快乐”也是对的,有的人“杞人无事忧天倾”,不是自找快乐,而是自寻烦恼,自觅忧愁。此人  相似文献   

11.
妙语采撷1.俗话说,知足者常乐。难道我们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去感受因知足而得来的快乐吗?有些人常常痛恨上帝,向自然申诉上  相似文献   

12.
二哥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在茫茫人海中,能三乐  相似文献   

13.
杨哲 《师道》2007,(10):41-42
幸福,无疑是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无疑是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  相似文献   

14.
读编社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I0001-I0001
孟子概括了人生“三乐”,天伦之乐、为人之乐、人师之乐,并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的人师之乐当做是人生中更高一种层次的快乐。这点在我刊采访北京市育英学校严华校长时得到了印证,严华校长践行“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理念,努力使学校为师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舞台来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让师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快乐像一只蝴蝶,你刻意去追逐它时,总是捉不到,你安静下来时,它却会悄然落在你身上.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过一生,是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梦想和永恒追求.尼采却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实际上,人生不如意之事也的确十之八九,我们只有"把黄连当哨吹——苦中作乐".孔子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难道我们只有等到退休了,才能真正拥有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灵状态,你不需要穷追不舍,它早已在你心中.只要你想快乐,其实你已经快乐.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言:"假如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好者为乐",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进取心,快乐就会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6.
孔子带领弟子游泰山,遇见一个叫荣启期的老人,只见他坐在树下,身披鹿皮,鼓瑟而歌,怡然自乐。孔子问道:“先生为何这样快乐?”老人答道:“让我快乐的事情太多了!天地生万物,惟有人最为高贵,而我得以为人,此一乐也;人有男女之别,我得以为男人,此二乐也;人生有未离襁褓便夭折者,而我年至高龄,身体还很强健,此三乐也。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一种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无疑是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些教师体会不到教书育人的快乐,不懂得什么该拥有.什么该舍弃;不知道哪些该享受,哪些该创造;  相似文献   

18.
观点一:要让孩子快乐,就要给孩子心灵松绑。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事事包办,样样满足,孩子应该感到快乐幸福,其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限制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使孩子处在沮丧、焦虑、害怕受惩罚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观点二:让孩子快乐,就应给他“放权”。快乐和一个人的自信分不开,而自信取决于成人给予孩子的权利和孩子由此感受到的自身能力。让孩子在“我自己能够决定”和“我自己能够做到”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观点三:适度满足的孩子最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是以“感受缺失…  相似文献   

19.
<正>快乐是一种能力,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情需要智慧。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人活得快乐与否,全凭主观意念所断定,它不取决于外在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内在心理变化的历程。所谓人生风景不同,就是这个道理。快乐的人之所以永远快乐,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特别平顺,而是因为他能以坦然愉快的心情去看待人生的一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万事开头难活动之初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也是如此。刚开始,孩子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每日三问”进行到底,可是,当最初的激情退去,孩子们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