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班级中总有几个孩子不大合群。课堂上,他们没精打采,不发言,不听讲,不关注课堂过程,不参与同学讨论;没有笑容,缺乏专注,有时还低着头做一些小动作,精神和目光游离于课堂。课间休息时,他们常常远离同学,独自在一边发呆,  相似文献   

2.
一、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突出问题1.心理转型期中学生面临人际关系困惑。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2—18岁之间,正处在心理转型期,他们交往模式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为主要目的,他们对社会、对自身不成熟的认识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含有更多的任性,易于冲动,且不顾后果。2.独生子女往往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人称独生子女为“小皇帝”,这些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明显缺陷。长辈们的娇生惯养,造成他们不尊重别人,不能与人分享和合作。他们常常歧视来自农村的同学或家庭困难的同学,不能很好地与这些同学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表现出自私、傲慢的…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生歧视心理的成因中学生歧视心理的产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原因:1、经济条件的悬殊。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悬殊,致使一部分优裕家庭的孩子喜欢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合群,对那些家庭一般或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同学不屑一顾,以钱压人、以势欺人,有的甚至出钱雇人去欺侮贫困的同学,以显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富家子弟,迫使那些家庭境况不好的同学敢怒不敢言,只能积怨在胸,难以排解。  相似文献   

4.
问题学生是指具有学习障碍、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每个班级多多少少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对学习缺少兴趣,厌学逃学,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有的在集体中显得不合群,性格偏激怪异,不遵守纪律,说脏话、打架、欺负同学;还有的在校外沉溺网络世界,荒废学业,对异性出现过早的不正常关注等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我们学校也涌进了大量的外来工子女,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流动性较大,更换环境频繁,他们在语言、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文化基础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更容易封闭自己,不善于交流,有自卑心理、考试焦虑等症状,甚至有少数学生有攻击性行为,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案例1:去年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时,从广西转来一个学生叫小康。在班里,小康从来不与同学说话或打招呼,自己常常躲在角落里,显得非常不合群。班里的同学也尝试着跟他交往,大都徒劳。我进行了家访。原来,他的父母从广西来到这里后,在一家电子厂工作,由于平时工作忙,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各种困难与挫折,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校园中,每天我们要接触我们的同学。因此,与同学之间有一种融洽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你可以真诚地对待他们,热心地帮助他们,向他们展示你积极向上的风貌来影响他们。作为中学生,请你围绕着如何与同学相处这个话题展开思路谈谈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 《班主任》2012,(11):40-41
我们班有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凡是集体活动或游戏都没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宁愿一个人独自玩耍;有的平日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很少跟同学一起玩,难得和同学说上一句话。因此,他们的朋友很少,同学们常用"不合群"来形容他们。针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该怎样帮助他们?(上海黄普)  相似文献   

9.
在世间的诸多情感中,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弥足珍贵的。吉萍同学能撇开地域因素,顶住压力,无私地帮助一位乡下同学,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是,针对你目前的两难处境,老师还是建议你从乡下同学、其他同学和自身三方面认真分析一下原因,以便从中找到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乡下同学是否过于内向。乡下同学长得不漂亮,家又不在城里,衣着、举止与城里同学相比势必会有反差,这种反差极易使其形成自卑、沉默寡言、不合群等性格特征,从而只专注于学习,而忽视与同学们的交流,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果真如此,你可帮助乡下同学调整心态…  相似文献   

10.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大街小巷飘荡着玫瑰的芬芳与巧克力的甜蜜。这个浪漫的"洋节"甚至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中也流行起来。情人节前,在花店预订鲜花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2月12日中午,在城南一家大型花店,记者看到三名身着校服的男生预订了12枝玫瑰花。看见记者惊诧的表情,他们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中学生在'情人节'时给异性同学送礼物是很普遍的, 其实这只是同学之间表达纯洁感情的一种方式,不能完全与成年情侣之间送玫瑰的行为画等号。我们班上还有同学送老师巧克力呢!" 中学生是最富创意、最浪漫的"新新一族",在"情人节"这个最适合表达爱意的日子里,同学们天马行空地想出了许多传递爱心的"鬼点子",他们为父母、同学、好友、老师……送上了-份爱的心意,度过了一个另类而温馨的"情人节"。  相似文献   

11.
高一新生刚一入学,由于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情况: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也因此导致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一些懒散、自私、不合群儿的倾向就会出现。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总是回忆以前初中的"美好生活",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不适应,甚至出现抵制情绪,对整个新的集体比较冷漠,不关心,尤其是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之间同学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论家长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报纸、杂志以及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受市场经济及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我国当代中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自尊心,较强的竞争意识以及高远的志向。但同时,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独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这也是当今中学生的普遍心态。加之学生本人主观愿望常会和来自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现实的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还有来自诸如学习、考试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的压力,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感到心理紧张,抑或导致他们心理障碍、心理失常及其它心理疾患,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甚而至…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团体中的人际互动对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被班级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自己在班级团体中被重视、被承认,但是,有些学生不信任他人,他们觉得年级越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不好处,彼此戒备越多。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们在一项题为《说说心里话》的调查中,仿佛感受到了当代中学生心灵的震颤,倾听到了少男少女们发自肺腑的声音,看到了他们思想观念的新走向。学习观中学生对学习的看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问到“你的学习动机是什么”的时候,同学小A说:“从大处讲是为国家,而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解和抱负。”市场经济的浪潮,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冲击。B同学说:“我学习是为了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还有一位衣着入时的同学爽快地说:“我认为最好是一边…  相似文献   

15.
上网,目前已经成为中学生很时髦的话题。无疑,网络为中学生扩大信息量,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然而,对于学生上网,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是担忧。有调查显示:学生上网聊天的占30%,玩游戏或浏览色情网站的占30%,而上网查询资料的几乎没有。网络沉溺引发了学生的人格障碍和认知惰怠,他们长期关注人机对话,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往,导致了孤独不安、情绪低落、冷漠不合群等人格畸变,并且阻滞了认知——逻辑能力的良性发展,导致思维迟钝。  相似文献   

16.
学会合群     
有些同学每遇集体活动,就感到自己不合群,像一只“孤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时不喜欢与人交往,影响了自己合群心理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异性同学间的关系会有微妙的变化,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性意识、性心理开始萌发,男女同学对异性会有一种渴望亲近或爱慕的情感,希望多与异性接触.由于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感情也不稳定.因此,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千万别一棍子将他们的情感打死,老师、家长得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其健康的交往.  相似文献   

18.
杜均 《当代职校生》2006,(12):19-20
那些在职校里学到一技之长的佼佼者,面对就业,他们可以心态平稳,气定神闲,但还有一些同学,他们一方面感受到就业压力沉重,一方面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宿舍是他们的家,是他们在学校里呆得最多的地方,也是纠纷、矛盾相对集中的地方。因个体行为习惯、人格特征的差异使同学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紧张。迟睡或早起与入睡困难的同学之间,爱整洁与喜凌乱的同学之间,要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生的情感饥渴人际交往是健康的心理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也是当代中学生最感困惑的三大问题之一。有些中学生由于不能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使其原本认同于同辈群体的心理不能找到认同的对象而感到孤独、失落 ,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人际交往的根本在于满足人的需要。研究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需要问题能使我们理解中学生的交往行为 ,更好地帮助他们处理人际关系 ,这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为此 ,我们对初、高中学生人际交往动机进行了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见表 1:表 1 中学生人际交往需要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