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永祥 《新读写》2010,(3):45-48
20从 ①跟从,跟随。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伤仲永》)  相似文献   

2.
夏永祥 《新读写》2010,(6):45-48
①头发。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古代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常用来形容细微。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相似文献   

3.
夏永祥 《新读写》2010,(1):40-43
文言实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此,我们邀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中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作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汇编成《文言实词用法例释》。《例释》收录了每个实词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全部义项,所有例句绝大多数来自现行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4.
在人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而”、“何”、“乎”等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是《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范围。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整理总结,发现“而”、“何”、“乃”、“其”、“若”、“焉”、“之”等七个虚词都可作代词,并且各有特点。这些规律值得与中学教师和学生分享,同时加深对这七个词的代词用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6.
现代汉语助动词用法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助动词意义范围的大小,将其分为多义助动词和单义助动词,并逐一举例说明其用法。  相似文献   

7.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生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一.引进动作凭借对象的"用"和"以"此种用法的"用"和"以"在出现语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故以下文语境为纲,描写二词的使用情况。 (一)出现于"作(铸)+器名,……用/以+动词……"形式中  相似文献   

11.
一、从字形上推断词义 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并结合语境来推断词义。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如《陈涉世家》中“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戍”将其一分为二,左边是“人”,右边是“戈”,人握着“戈”做什么,不言而喻,“防守”的意思自然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冯汝汉 《高中生》2014,(2):14-15
2013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判别对所选的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  相似文献   

13.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第1道试题,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究其因,制约“的瓶颈”主要有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题型考查的实词的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的义项,有的甚至是较为  相似文献   

14.
实词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它是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如何教?我认为,“对比定位找规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实词的词性及意义(职能)往往是由于它的语法位置(岗位)的变化引起的。下面以《鸿门宴》的例句为主,分析之。一个句子中不同词不同语法位置充当不同成分,一般情况下是有规律的。比如名词常在主语、宾语、定语的位置,动词形容词常在谓语的位置。如果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要考虑其词性意义也是否相应发生变化。这时我们就必须瞻前顾后,看这个实词前后有哪类词,有哪些句子成分,相互构成什么关系,从而确定它在句子中充当什么“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形旁析义、声旁猜义、结构分析、成分分析、温故知新、语境推断、排除检验等七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在备考过程中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应对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试题。  相似文献   

16.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误:睡觉正:息,止 译文: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相似文献   

17.
朱光栋 《广东教育》2010,(12):63-65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3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埘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文言实词,因为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它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义项众多,想要在具体的文段中对其进行准确释义有一定的难度。能否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将直接关系到能否读懂整个文言语段,所以,掌握一些文言实词释义的技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借助熟悉成语巧记陌生的文言实词词义,并用已识记的文言词义解释陌生成语意思,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实词与虚词都是如此。比起虚词来,实词的数量大,义项多,掌握相对困难。比较互训方法能够解决文言实词教学的诸多问题,对文言实词的教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