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观察、分析比较、活动体验等方法,使学生建立秒的概念,探究分与秒的关系,知道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  相似文献   

2.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例1。教学目标1.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禤理洁 《广西教育》2011,(19):34-3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3.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材第五册。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二)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三)情感目标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珍惜时间。三、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钟表,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出钟表上所表示的时刻;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小时=60分”,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科学地使用和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知道1小时=60分,能掌握时刻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时、分的认识。2.…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过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 (3)初步建立1分钟、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重点: 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整时”、“半时”,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由于“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在二年级教学要求中规定:“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在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改述为:“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  相似文献   

11.
一、明确内容,说教材1.《时、分的认识》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2.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知道时、分的进率。3.教学的关键: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主动地探索出1时=60分。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②使学生认识钟面,掌握看表的方法,正确地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操作、主动探索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教育学生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在开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有它的系统性,但数学知识的教学又有它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教学,要符合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还应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正确把握住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现行教材《小时、分、秒》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要求有两个:一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秒,掌握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即1小时=60分,1分=60秒;另一是通过对实物、教具的观察和演示,使学生会看钟面,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初步了解时间的计量方法。对于前一个要求,目标是明确的。但对于后一个要求,就不像前一个要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且能与普通计时法进行转换。
  2.让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整时和非整时的时间,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本册教材安排“24时记时法”的教学,意在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使他们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时间,能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并会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18.
“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赵静 《教师》2014,(27):115-116
正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一共有12大格、60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小时=60分钟。(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学生:1一组每人一页口算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66 ̄67页。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1分和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2.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意义。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以及培养估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