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1 4 0分 )一、本卷共 3 5题 ,每小题 4分 ,共 1 4 0分 ,每小题的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 1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 1~ 3题。1 .当图中a、b、c、d、e五地气压P相比较(   )A .d>e >a>b>c  B .a<b <c<d<eC .d >e>b>c >aD .d <b<c <a<e2 .d地是 2 0 0 8年奥运承办城市 ,该地此时天气状况为 (   )A .暴风雪    B .晴朗C .台风活动D .梅雨3 .此时 ,控制图中气压值为 1 0 0 0hPa气压中心附近的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    B .暖…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在如皋第一中学举行了南通市高一数学教学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在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含参数不等式的解法".这是一节新授课,内容源于苏教版必修5第71页的"思考·运用"中的第5题与第6题:5.(1)κ是什么实数时,方程x2+2(κ-1)x+3κ2+2(κ-1)x+3κ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已知不等式x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已知不等式x2-2x+k2-2x+k2-1>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κ的取值范围.6.已知不等式ax2-1>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κ的取值范围.6.已知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是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下册写话一.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春天,了解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现美景,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发挥想象力,进行适当联想. 教学重点:能抓住春天的特征来写,并运用恰当的比喻将眼中的春天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拓展教学已成为培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春天的秘密>等课文教学时设计了拓展教学的内容,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片段一<春天的秘密> 这是一篇现代诗歌题材的课文.春天对培智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因为几乎每年都要学一篇关于春天的课文.  相似文献   

5.
高中代数必修课本下册第 1 2页例 8“求证 :2 7<3 6”是用分析法、综合法证明的 .其实 ,这道题用比较法证更轻松 .证明 因为 7- 3 >0 ,6- 2 >0 ,7- 36- 2 =(7- 3) (6 2 ) (7 3)(6- 2 ) (6 2 ) (7 3)=4(6 2 )4 (7 3) =6 27 3 <1 ,所以 7- 3 <6 - 2 ,所以 2 7<3 6 .注 此证的根据是———若a>0 ,b >0 ,则 ab >1 a>b;ab <1 a<b;ab =1 a=b.请读者同学用比较法证明 :1 31 2 54 >1 1 8 2 67.看看是不是比用分析法、综合法证更轻松 .【附】 练习题答案证明 因为 1 31 - 1 1 8>0 ,2 67-2 54 >0 ,1 31 - 1 1 82 67- 2 54=(1…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1.认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小提琴,课前搜集资料。活动过程(主持人甲、主持人乙,简称甲、乙)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学过程】一、畅谈春天,激情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看,春天来了,花开了,树绿了。我相信很多同学都用眼睛看过春天,用鼻子闻过春天,用耳朵听过春天。不过,今天我们要和一个小女孩一起用手和心来触摸春天。2.读课题,用心来读。3.介绍安静。  相似文献   

8.
资料[1]中有这样一题: “103.下面两题中f(x)和φ(x)是否为恒等式? <1> f(x)=x/x,φ(x)=1; <2> f(x)=cos~2x sin~2x,φ(x)=1。”其中给出的答案为:“<1>不是,<2>是”。我们认为该答案有错,应纠正为“<1>、<2>  相似文献   

9.
靳雁 《湖北教育》2011,(1):32-3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用一个章节专门论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纲要>的颁布,意味着我国民办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如何落实<纲要>精神,让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做到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是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第一课.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学生实际,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活动;(2)感悟马克思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以春天为主题,培养幼儿发散式思维,去发现春天的美景。2.运用绘画手段表现春天,感受春天的美。3.培养幼儿想象力。活动准备:1.以春天为中心的发散式图表,用图片表现。2.“春姑娘”的花环。3.春天景色的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王龙祥 《文教资料》2005,(1):123-124
活动内容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野外去找春天。把你看到的春天的迷人景色表达出来,或讲给同学听,或朗读一些诗,或绘成一幅画,或写成一段文,抒发自己对大好春天的赞美。活动目的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观察,多阅读课外书籍,以及语言表达与应用的综合能力;3、培养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使个性得到张扬与发展。活动准备1.组织春游(田野、庄稼、小河、树林、果园、山坡……)2.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句3.排练儿童歌舞《春天在哪里》4.采集树叶…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20日<文汇报>干出了<给思维解套>一文,讲的是学校组织孩子春游以后让他们写题为<春天>的作文,多数写春天的好,而小王同学因为写春天的不好吃了老师的严厉批评.文章就老师对小王批评一事提出了反批评.我们同意此文的基本思想:"不能给学生的思维套上枷锁";但由此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思维解套以后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拜访春天”,整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寻觅春天,赞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唱、绘以及信息搜集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准备1.课外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诗词。2.学习《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歌曲。3.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察、绘画、写作。活动过程一、伴春舞1.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野外草地上,“春的使者”(佩戴春风、细雨、鲜花、绿草、小树、燕子等头饰)伴着《春天在哪里》翩翩起舞。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优美…  相似文献   

15.
<正>英文电影《弦动我心》(Music of the Heart),原名《50把小提琴》,以1995年获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小小奇迹》(Small Wonders)为蓝本。故事的原型为纽约东哈林区的小提琴教师罗伯塔·加斯帕里·切瓦拉斯。它是一部以师生关系为题材的故事电影。这样的电影在重视教育的年代里并不鲜见,《死亡诗社》、《生命因你动听》、《非常教师》、《放牛班的春天》等都是具有类似题材的电影。但这部影片之所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关键在于其独特的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课时:1课时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欣赏<单簧管波尔卡>.体验乐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活动中了解乐曲结构并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3.简单了解波尔卡舞蹈与单簧管乐器特点.  相似文献   

17.
边霞 《早期教育》2002,(11):31-34
活动六:男人和女人的爱 活动目标 1.欣赏夏加尔<生日>等作品,感受其画作中夸张、变形等艺术特点,了解好的绘画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凭借想象. 2.观看<百老汇的爵士乐>等抽象作品,初步知道抽象画这一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的] 1.了解情绪疏导方法之一--"自慰"的特点及作用. 2.学会用合理的方法疏导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狐狸和葡萄> 2.歌曲:<苦乐年华>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 师: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确,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好心帮助别人却被拒绝;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却被同学冷淡忽视;期中考试期待着能考出好成绩,结果却考砸了……瞧,生活中烦人的事儿多不多?  相似文献   

19.
这里挖掘二次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以及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性质如果二次函数f(x)=ax2 bx c(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且x10.b2-4ac>0.证明:①由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故原二次函数可写为f(x)=a(x-x1)(x-x2)且b2-4ac>0.由x10,x-x2<0,故a f(x)=a2(x-x1)(x-x2)<0,其逆也真.②由x0,x-x2>0,故a f(x)=a2(x-x1)(x-x2)>0且b2-4ac>0.其逆也真.(得证)图1图2我们从二次函数的图象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当a>0时(如…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回顾春天、欣赏春天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会对单独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说几句完整的话。3.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幅图进行描写。教学重点: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对一幅图进行描写,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看视频,听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丽。1.谈话导入。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跟随着轻快的旋律,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2.看视频,学生随着旋律唱《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的美。3.出示幻灯,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思考可以用哪些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