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桂子山上俩画家1993年发行的纪特邮票中有两位作者来自位于武汉桂子山的华中师范大学。1993年4月30日,《围棋》邮票发行,这是美术系教师钱忠平首次"触邮",当年他才27岁。在回复我的征求信中,钱忠平告诉我《围棋》邮票不为人知的一段故事:当年国家邮政局为发行世界第一套围棋题材的邮票,广泛向美术界征稿。在岳父的鼓励下,不是围棋爱好者,也不集邮的钱忠平动了心。当时,围棋热正风靡亚洲。  相似文献   

2.
儿子在澳大利亚,2011年7月,我和夫人去探亲旅游。作为集邮爱好者,在异国他乡我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寻邮,一路所遇点点滴滴,说来由于语言不通造成了一些麻烦,但苦中有乐,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3.
石林寻邮     
金秋九月,我同家人到达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入住石林公园内的宾馆,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石林景区游览,作为集邮爱好者,除了欣赏石林风光,我的老习惯就是寻访“石林”邮票上的景点。  相似文献   

4.
云南寻邮     
左鹏 《集邮博览》2013,(12):48-50
一直以来,我对云南总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印象,玉龙雪山、丽江、大理、石林、腾冲……给我留下了无穷无尽的遐想。日前,我有幸到云南一游,作为集邮爱好者,云南行,更是一次寻邮之旅。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我和大多数集邮爱好者一样,开始盼望《癸巳年》生肖邮票首发这一天。熬过无比漫长的4天,1月5日总算来了。  相似文献   

6.
王新中与上海 2003年3月下旬,全国集邮联副会长、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新中利用出国访问在沪转机的时间,抽空来到上海港务邮协下属的上海港医院和港务工程公司两个基层邮协,对他们的"建家"活动进行考察和指导,并分别题了词。这是他第4次来到上海港务邮协指导集邮工作。作为一个全国集邮联的领导,王新中为什么如此重视上海港务邮协开展的集邮  相似文献   

7.
张克 《集邮博览》2013,(10):58-58
这个8月,热得出奇,虽已过了立秋,可酷热依然没有丝毫的减退,铄石流金。任凭天气多么得炎热,我的心头犹如有股泉流涌动,清凉掠过,润了这酷热的暑天。这个8月,是专属于我们的8月,集邮博览首届大学生邮学团活动,让来自7所大学的11名学子相聚京城,开始了一次我们的青春邮缘之旅。  相似文献   

8.
虞东江 《集邮博览》2010,(12):61-61
刘硕仁先生和卢天骄女士都是我国的邮票设计师,他们在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则是伴侣,被誉为"邮坛并蒂莲"。刘硕仁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同年到邮电部从事邮票专业设计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师,作品有《蝴蝶》《菊花》《奔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  相似文献   

9.
我的邮缘     
在集邮战线上我是一个新兵。 2000年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经老干部活动中心邮协的一位老同志介绍,参加了集邮协会,从此,我由一个单兵独战的游击战士,升级成为大兵团作战的主力部队成员之一,这难道不是邮缘吗?  相似文献   

10.
自应邀为沧州市邮协设计纪念邮戳一年多来,经手创意构图已有数十枚,其中也有以"铁狮子"表现沧州元素的,如为"驿路·丝路·复兴路—行走新丝路喜迎十九大"全国集邮巡展设计的戳。而名符其实、聚焦直接、突出展示铁狮子的图案设计,当属为《沧州铁狮子与巴肯寺狮子》设计的纪念邮戳了。沧州铁狮子名扬天下,早已成为沧州的精神图腾。而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美誉,不仅是一种邮资凭证,也是浓缩的百科全书,起着见证历史、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由于我在postcrossing(简称pc)网站注册过,平时会向其他国家的陌生人寄明信片,同时也会收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往来信件一直比较多,所以当时没在意这枚信封和信封上的特殊邮票,便匆匆放在一边了。直到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这些pc网站交流的封片时,忽然发现这枚信封上的邮票竟然是荷兰发行的以“pc”为主题的邮票(图1)。在pc网站上交流到一枚pc邮票,足以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2004年上海集邮节活动,上海宝钢职工集邮爱好者协会主办,《上海集邮》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网络与集邮讨论会将于2004年3月6日在上海宝钢文化中心召开。 作为2004年上海集邮节宝钢分会场系列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届网络与集邮讨论会将欢迎对网络  相似文献   

13.
我与《集邮博览》的交往,已有20多个年头了,期间有说不完的故事,这里就挑拣几个来讲讲吧。2006年10月31日,我收到第11期《集邮博览》,见到“本刊重要启示”中“2007年《集邮博览》不再编辑出版……”文字时,不禁愕然!惋惜、不解、遗憾等复杂的情感一齐涌上心头。两天来,纠结的情绪一直挥之不去,便写下了《留住心中的(集邮博览)》的文字来排遣胸中的郁闷。文稿的结尾是这样的:有诗云:“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于元月5日在大林路65号举办黄浦区第十一届迎春集邮活动日(上图)。活动日上午首发了高级(虎年)首日封、贺卡、会员卡。著名邮票设计家李斌亲临现场为广大会员、爱好者签名留念(下图)。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有近3000名会员、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流年似水。《集邮博览》创刊整整30年了。作为朋友、作者、读者。我对这本刊物怀有深挚的感情。因而,蒙编辑遨稿,义不容辞地要写点回忆的文字作为纪念。30年前.《集邮博览》的前身《北京集邮》创刊,可谓生逢其时。改革开放春潮涌动,神州处处春消息,在十年浩劫中被践踏的集邮之花也重新绽放。虽说刚出版的《北京集邮》限于当时的条件,模样还不大俊俏,但在众多集邮者看来,她是自家的闺女,怎么看怎么顺眼。  相似文献   

16.
巫国君 《收藏》2007,(7):148-149
在我的前半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是与张学良将军的一段邮缘。那是在1962年我15岁时,那年8月,我回到沪州市的老家,有一天去一位名叫李蜀生的同学家里玩耍,在他家首次见到张学良将军与这位同学的父亲李长祜的合影照。照片虽已陈旧泛黄,但两位将军当年英俊威严的形象清晰可见,李长祜与张学良是同村人,而且同在东北讲武堂毕业。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园丁,我不仅在课业上为学生们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利用我的集邮爱好为学生们打开了另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如今虽已退休10年有余,可我仍然耕耘在校园集邮这片土地上。肘年来,看着一棵棵集邮的小幼苗在茁壮地成长,心底总会油然而生出无可替代的那种成就感、自豪感和愉悦感。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与这些纯真质朴的小邮友们的交往中,  相似文献   

18.
自五十年代起,我从收集纪念邮戳转而收集火车邮戳邮品,完全是出于偶然的机会。说来也巧,有一次公出,在孤寂的车轮声中,猛然想到一件事要和家里联系。那时还没有移动电话,只好向列车员求助。一位列车员小姐笑盈盈地告诉我,本次列车有“火车邮局”,如果有信投寄,信会很快地被送往目的地。我一听这话喜出望外,马上找出随身携带的信封、邮票写了封短信。  相似文献   

19.
桑弧(1916-2004)原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本名李培林,笔名桑弧源自古诗“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功名始读书。”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之际,我国著名电影编剧、导演桑弧老当益壮,隆重推出了献礼片《邮缘》,终于实现了他要在银幕上表现集邮活动的夙愿。这是桑弧和他的老搭档王炼(1925-)以及李亦中(1951-)初次合作的一部轻喜剧片。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上海虹口区集邮协会、上海专题集邮研究会于2012年12月29日下午在虹口职工文体中心举行“祝贺徐自卫先生80华诞、集邮65年暨邮史研讨会”。上海化工、交运、闸北、杨浦、闵行等职工邮协领导和集邮爱好者80余人出席。《上海集邮》副主编张乐民、化工邮协会长童国忠等到会祝贺,沪上书法家王金海为徐自卫书写条幅:“六十五载耕耘邮坛,八十华诞再谱新篇”以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