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又平 《湖北教育》2007,(11):11-15
高中语文新课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种"大学精神",它打破了中学语文教育自成一体的格局。新课标不是灵丹妙药,但它确实提出了若干矫语文教育之弊的方略。就我粗浅的理解,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以前沿引领传统、以理论提升经验、以多样取代单一、以前瞻考量既有。也许因为新课标的酝酿、产生时逢跨世纪的缘故,新课标对"未来"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使新课标努力体现出前瞻性,并以前瞻性规划未来,考量既有。且看"前言"的"课程设计思路"中的一段表述: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有"面壁三日,恍然大悟","得意忘言,妙然心悟",这都是对于感悟的描述。在新课程改革中,感悟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敏锐的感悟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标志,是左右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效率的杠杆。感悟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积累,是感悟之根感悟是一个吸收和建构的过程,它的广度和深度更多地取决于学生个体语文的积累程度。因此,扩大阅读量,增加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相似文献   

4.
悟性乃是思考者与独创者的本性。不思考,不会有悟;无独创,不能算悟。悟性是心灵的闪光,是心智的飞跃。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种表述是对语文知识的一种误解。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相对应着提出来的。其言外之意就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6.
从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来看,构成教材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创作者的心血,都是创作者人生阅历的体验、学识智慧的结品,需要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本有感性的体悟,有整体的感知,读出作品的美感,品出作品的美质,激发真情.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公布,按此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正在各实验区展开实验.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语文知识被边缘化的趋向和语文知识教学出现的尴尬局面,笔者拟谈自己对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与建构进行的粗浅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把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作为考量学习是否有效的三个重要指标,且认为学习结果也即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是考察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但就个人的教学体会而言我认为学生的学习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领域中,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养成教育的领路人。有鉴于此.几十年来,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遵循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实行了自己的教学三部曲.即:在教课中.第一步求“感动”,第二步求“感知”,第三步求“感悟”。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种表述是对语文知识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2.
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固定了教学双方的地位和职责:一方“传道、受业、解惑”,一方“得道、修业、除惑”。看似天经地义,无形中却束缚了学生主动创造的积极性。而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主动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则必须大胆打破这种指导与被指导的传统格局,师也是生,生也是师,允许学生质疑,允许不同的声音,允许保留意见,甚至允许没有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宋代学者严羽曾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他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禅要悟,诗要悟,语文学习何尝不需要悟呢?“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们都是作者的心中之“意”,用笔下之“言”传达出来,是作者对生活、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是作者的灵感在笔端的倾诉。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形成性评价等方面来改进英语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英语课堂效率的提高。一、英语教学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学方法要富有变化,随机应变,适当删除和添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和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让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教学过程不是一味输入的过程,教学应更关注学生的吸收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要想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另辟蹊径,采用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为学生高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与之相结合,就有助于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基于此,在阐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价值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就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方式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为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要"与"能"作为对素质教育不同探索阶段的具体体现,没有"要"的阶段,就没有"能"的阶段。或许,还有比"能"更准确、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表述。或许,还有比此次新课标更先进、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理念,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去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行新课标以来,对于以往采用的目标教学法是否过时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新课标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的预定,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也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是杂乱无序的,还是“目标教学”最好;还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在新课改形式下,  相似文献   

18.
安静 《语文知识》2010,(1):39-41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需要深入理解课标的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防止从"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极端走向过度"淡化语文知识的极端",造成知识和能力的脱节,弱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基于此,做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基础;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莫雪莲 《广西教育》2010,(10):59-60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中,“感悟”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什么是“感悟”?怎样引导学生“感悟”?一些老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0.
读写是训练的手段,感悟是读写的灵魂。感悟即感想与体悟,它来源于人们的亲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悟,有的是瞬间的开悟。而感受是由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它包含着情感体验与认识理解的因素;体悟则是理解领会。阅读是从篇章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能够使人产生和发展感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