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捷 《小学语文》2008,(12):1-1
教书四十年,生平有三畏:一畏时代发展,二畏圣人之言,三畏自身不足。有畏,就有了读书的动力;读书,就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有了精进自修,才可能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忧不惧。”并指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这些话中的“惧”与“畏”其实都含有“怕”之意。但是为什么孔子既说君子要“不惧”,又说要“畏”呢?这其中包含着圣人的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惧”与“畏”的,又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敬畏就是对人对事“又敬重又畏惧”。自古以来,圣人贤达就重视“敬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对天道人事要心存敬畏。朱熹也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我们党更是一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4.
君子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所说的"畏",不是"惧"(惧怕),而是敬畏;所敬畏的不是大人、圣人本身,甚至也不是圣人之言,而是圣人之言所传达的"天命",即仁爱之道的无声之音。"圣"就是倾听良知的呼唤并宣讲这种本真的情感。君子意味着拥有政治权力,因此,古代社会君子少,现代社会君子多;唯有真正的现代社会,才有可能人人都是君子甚至圣人。但没有敬畏感,就不是君子。  相似文献   

5.
君子有三畏     
<正>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大人"或"圣人"也可以理解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点"敬畏"的常识。这种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求实的态度。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  相似文献   

6.
开学不久,有学生问我:“从自身角度讲,您认为教师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这样回答:“要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教书几年来,总结起来共有三畏:一畏时代发展,二畏圣人之言,三畏自身不足。有畏,才有读书的动力,才能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三册)以后,我的这种感受更加强烈,也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7.
说敬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地位高贵之人和圣贤之言的敬畏。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所敬畏,有人敬畏祖先、神灵,有人敬畏自然、科学,有人敬畏法律、正义。人常道,人要有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8.
曹操创作《让县自明本志令》时,身任东汉丞相,且受封武平侯,威望与权力达到了顶峰,但政治气氛极不利于自己,说他"有不逊之志"、欲废汉自立的流言蜚语很多。他于是怀着"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三畏"心理,创作该令文,以"分损谤议",减少别人的指责,表明自己的心愿与志向。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敬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君子三畏”思想之中。孔子在前人敬畏思想总结的前提下重构而成,深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天命”神圣性的体悟,对于“诚”的理解和深化,以及对敬畏思想的内化。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是最有影响的学派。儒家思想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在天道观上,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  相似文献   

11.
孔子敬畏伦理思想的当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仁学中,氤氲着丰厚的敬畏伦理思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古”的名句,即是这一思想的凸现。孔子的敬畏伦理思想,为今天的人们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君子三畏     
百余年前,“诺贝尔奖”会留意中国人吗?鲁迅也只得“横眉冷对”;两千多年前,写下“世界七大奇迹”的腓尼基旅行家知道东方中国的存在吗?长城也只能“无语凝噎”。何必在意争评“诺贝尔奖”,又何必在乎追封“世界第八大奇迹”,曾经灿烂的中华文化谁也不能替代。然而现代商品大潮中的中华,本土文化渐趋无光。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审视今时之中华文化,我心中亦油然而生“三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畏"是先秦儒家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这个概念最初并不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一个表达一种自然情绪的概念。"畏"的发展,经历了从"畏天命"到"畏大人"再到"畏圣人之言"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从原始的本能情绪到事神心态,再到审美心态的转变。随着"畏"的审美心态的形成,表现了中国所特有的融合本能情绪、伦理色彩、事神心态和审美心态为一体的"畏"的美学特色,从而丰富了中国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开学不久,有学生问我:“从自身角度讲,您认为教师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这样回答:“要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教书几年来,总结起来共有三畏:一畏时代发展,二畏圣人之言,三畏自身不足。有畏,才有读书的动力,才能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三册)以后,我的这种感受更加强烈,也更为深刻。一读理论,把握事物变化的脉搏,主动迎接时代发展的机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eter$enge谈到思想修炼时说:“我们不能每天消耗相当于我们体重200倍的地球资源(这是美国人的平均消耗量),而把其中的99%作为垃圾返还给地球。…  相似文献   

15.
我年轻时,有一次曾到山那边静静的树林里拜访一位圣人,当时,我与他正在谈论着美德的本质,一位盗贼疲惫不堪、脚步趔趄地沿山路走来。走近树林时,他在圣人脚下跪倒,哀求道:“啊,圣人,我要得到您的安慰!我的罪孽已成为我的重负了!”圣人回答:“我的罪孽,也成了我的重负了。”盗贼:“可我是个贼人,是个强盗。”圣人:“我也是个贼人,是个强盗。”盗贼:“我还是个杀人犯,很多人的血在我耳边鸣冤呢。”圣人:“我也是个杀人犯,我耳边也有很多人的血在鸣冤。”盗贼:“我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圣人:“我也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17.
关于错误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有了错误时,笔者就向学生讲了如下寓言:普通人问圣人:“世间什么最贵?”圣人回答:“错误.”又问:“何物最便宜?”圣人仍答:“错误。”学生想一想就能理解:会分析错误的原因,会吸取教训,错误是无价之宝;不分析原因,不吸取教训,错误一文不值.  相似文献   

18.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每个罪人都有一个将来。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圣人并非生来就是圣人,圣人的过去,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也有过幼稚,有过青涩,有过伤痛和失败。圣人并非遥不可及,圣人的过去,就是我们的现在,圣人也是从普通平凡中一路走过来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在普通平凡中不甘于平庸,在坎坷挫折中不屈于失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我们像  相似文献   

19.
在“经”和“道”的关系、或“经→言→意→道”的关系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不仅经典、文本是一个诠释学问题,而且圣人之言、圣人之意也是一个诠释学问题。所以,尽管有一个成语叫“离经叛道”,但其实“离经”不一定就是“叛道”;反过来讲,“尊经”“守经”也不一定就能“得道”。因为:不仅“经”或“书”不能穷尽圣人之“言”、圣人之“言”不能穷尽圣人之“意”,而且即便圣人之“意”也不能穷尽“道”本身。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言说,需要“意”“言”与“经”。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形成     
古人认为汉字出自圣人之手。《易经·系辞了》:“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思是:上古的时候,用结绳的方法来治理事务;到了后来,有圣人用书契代替了结绳的方法。《易经》是一部很古老的书,旧传是春秋末期孔子所作;据近人研究,大抵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