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效薄层光密度法测定牛黄解毒丸中大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硅胶高效薄层色谱板上,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牛黄解毒丸中大黄素的含量.本法快速简便,方法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93%,变异系数为0.72%.  相似文献   

2.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孩儿茶中消旋儿茶素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在4.0-8.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2。回收率为99.6%-102.8%,RSD为1.2%-4.2%。  相似文献   

3.
对薄层色谱法测定辅酶Q0的操作条件进行探索。选择了以丙酮为溶剂对样品进行溶解,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9:4)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密封展板后在波长269nm下进行测量。其定性检测结果:各组分分离良好,斑点集中且清晰。定量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4~6μg,线性方程为Y(μv)=10195.6+30544.6X(μg)(n=6),相关系数为0.9983,加标回收率94.6%,仪器精密度RSD:0.07%(n=3),同板精密度RSD=0.79%(n=3)。  相似文献   

4.
木立芦荟中芦荟甙的T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对木立芦荟中芦荟甙进行了提取,并用薄层色谱法(TLC)测定了木立芦荟中芦荟甙的含量.回收率为98.71%,变异系数为1.9%。  相似文献   

5.
高效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道了硅胶G高效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法对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此法快速,简便,测定结果精确,方法可靠,板间误差小,平均回收率为99.86%,变异系数为1.36%。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壮骨丸(羌活、苍术、补骨脂、黄柏、五味子、白芍、茯苓和山药)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壮骨丸中五味子、黄柏、白芍、茯苓和山药;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壮骨丸中羌活、苍术、补骨脂、黄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02~0.8g(r=0.99995,n=6),平均回收率为98.2%(RSD=3.01%,n=9).结论:所建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壮骨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胡黄连中胡黄连苷I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结果:胡黄连苷I在0.605-3.02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显性关系,回归方程Y=1431.7X+189.67,r=0.999,平均回收率98.37%,RSD=1.9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薄层双波长扫描法对玉泉丸中葛根素和大豆甙元的含量进行了同时测定。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稳定性高,板间误差小,方法可靠。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变异系数为1.30%;大豆甙元的平均回收率为99.84%,变异系数为1.31%。  相似文献   

9.
高效薄层光密度法测定牛黄解毒丸中大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硅胶高效薄层色谱板上,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牛黄解毒丸中大黄素的含量.该法快速简便,方法可靠,重现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0.
滨南采油厂王庄油田沙一段为典型的薄层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虽有一定效果,但蒸汽吞吐过程中注汽压力大、产量不高、回采温度低。根据油藏性质特点,利用注活性水开发技术对开发该薄层稠油油藏的可行性方整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该类油藏的数值模型。结果表明,活性水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其表面活性荆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能降低产水量。加入表面活性荆的关键在于乳状液中的原油比例不能超过74%,否则会使乳状液遭到破坏或变型。对王庄油田2X15等4口井的模拟结果表明,当注入流体温度高于100℃时,采用活性立吞吐生产效果较好,4口井的阶段产油量为32858.3t,阶段采收率为4.7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要提倡生态学,而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互动,但不少教师和学生对此深感困惑,误以为给学生提问就是互动。提问和互动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也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但真正的互动有多种形式,提问只是其中一种单边的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两者的不同,增进对互动的理解,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稍微和略微     
程度副词“稍微”和“略微”的意义基本相同,《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用二者互释.《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里也解释说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实际上,二者在语义上和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差别.通过对这两个词作深度的比较对照,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 ,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 ,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具有开放性、动态性 ,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教育背景的复杂化 ,使知识陈旧和能力退化的速度加快了 ,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 ,必须独立应答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 ,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对于徐讠于的成名作《鬼恋》,历来研究者都对女主人公的"革命者"身份深信不疑,并以之为出发点将小说解读为一个世俗男子和一个女性"革命幻灭者"的爱情悲剧。本文通过细读,却发现了包裹在文本表层"革命"外衣之下的虚妄,其背后隐藏着作者真正要说的主题:"都市漫游者"的心灵危机。这种对"都市"现代性的悖谬姿态恰恰是徐訏在很多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内在心理。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作品<野草>晦涩难懂,其原因并非只是外在社会环境的残酷所致,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语言学原因:鲁迅深切体悟到了语言的困境,为了突破困境,他不得不寻求新的言说方式,采用沉默、话语的正反并置和象征三种表达策略辗转在"说"与"不说"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